首页 - 实践研究- 年度“优秀成果”案例- 第二届博览会 - 名师工作室创新发展优秀成果案例
实践研究

Practical research

联系方式
北京市东城区沙子口路78号院A座201 - 206
电话:010-67284012 67234737 67233432
邮编:100075

核心素养:推进学校特色发展的核动力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北京中教市培教育研究院 发布日期:2020-01-06

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区邵艳涛工作室  邵艳涛

邵艳涛  吉林省四平市第三中学校教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全国基础教育科研骨干教师,吉林省首届初中物理学科中心教研组成员,“国培计划”项目培训专家,吉林省中小幼培训专家。 

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5月2日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北京正式发布。“如何将核心素养落实到具体的学校发展中”?我们坚持“大师大校”的理念,认识核心素养的深刻含义,结合实际,制定符合学校特点和发展需求的校本核心素养模型,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施学校管理的根本基础和目标依据。悟道核心素养,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一、以校为本、科学谋划、追求特色,建设幸福精神家园。

秉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核心素养引领学校发展方向,我们在工作中奉行“快乐、健康”的原则:即学生层面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教师层面快乐工作,健康生活。积淀人生幸福,享有阳光人生。回顾我校的特色创新发展之路,开创四平教育三次先河。

一是构建阳光自主课堂。基于课堂及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带给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

2012年,我校率先进入课改3.0时代,首开四平教育先河。2013年加入全国名校共同体,成为全国高效课堂理事校、新生态教育实践校。

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发展之路,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2013年7月--2016年7月,仿学阶段。。

2016年7月--2017年7月,创课阶段。我们关注阳光课堂的三个评价:看自主程度、看合作效果、看探究深度。评价一个课堂是否高效,要抓住三个要素——“老师、课堂、学生”。首先是教师付出多,教师要精心备教材、备学生、备课堂,要呈献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要有常流水。教师要广泛吸取知识,认真萃取,去粗取精,综合归纳,以智慧和汗水精雕细刻每一个堂课环节。第二是课堂效率高,要有好的导学案,讲究好的教法,追求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课堂效益的最大化。第三是学生收获大,学生收获越大,课堂效率就越高,就越是成功的课。

二是设置阳光校本课程体系。阳光校本课程是基于“阳光教育”理念,并与学生需求相结合,与各学科特点相结合,与学校实际情况相结合,逐步建构的课程体系。

2015年底,我校率先开设了阳光校本课程,再次开创四平教育先河。学生自主选修课程内容,主动参与课程设置,通过参加校本课学习,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为自主成长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愿景。

学生自主选班、自主参与校本课学习,实行跨年部走班制,上课时间为每周五的七八节;开设的60门课程,涵盖了体育类、艺术类、科学类、人文类等四大版块;除了充分挖掘我校潜在的师资力量外,还有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源汇聚我校,为学生义务授课,如沙画、街舞、吉他弹唱、器乐演奏、黏土、机器人、朗读、礼仪、跆拳道、篮球、轮滑、心理俱乐部等。

校本课扎实有效推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一年一度的阳光体育艺术周活动中,以社团为单位,进行集中展示,让学生在校期间学有所乐、学有所长,快乐成长。

三是开展核心素养落地活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

2018年伊始,我校开展了核心素养一月一主题活动,以大视野看世界,以大思维求发展,第三次开创四平教育先河!

二、以师为本、智慧引领、追求实效,打造和谐育人环境。

我们坚信教师是教育之本,是兴校之本。我们始终把对教师专业成长当做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抓。

我们充分挖掘三中自身蕴含的深层次的精神,总结出三中人在发展中积淀下来的独特的“六种精神”即: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从严治校的负责精神;脚踏实地的苦干精神;爱校如家的奉献精神;克已奉公的自律精神!每次校务会议我们的老师都会庄严地举起右手,铿锵的誓言是我们从业的宣言,更是对三中、对教育的庄严承诺。我们就是要让老师们明白:学校不仅是我们的工作单位,更是我们生命质量的所在。学校不是某一人或几个人的学校,而是全体三中人的利益共同体。从多层面唤醒教师的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意识,不断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提升素质,适应需求,号召教师努力做到能够被依靠、值得被依靠、经得住被依靠。

(一)精神引领,打造阳光创新型团队

我们坚持抓领导作风建设,树立领导的服务意识、大局意识、带头意识。

1.召开中层领导述职大会。2018年寒假前,组织了十四位中层领导,面对教师代表进行了工作述职。2.带头参加家访帮扶活动。3.带头深入一线开展服务。我校坚持领导包保楼层、学科制度。我们还积极营造典型引领氛围,激励全体教职工立足本岗为三中发展建功立业。

我们启动了“人人都是领跑者”的活动,激发了大家主人翁的责任感;学校美化与绿化又有了新亮点,新课程改革有了新突破;校本课程有了新变化。广大教师转变了思想观念,引领着学校朝着可持续发展之路载誉前行。

我们开展教职工个人愿景规划活动并结集成书《心语心愿》、《馨语流芳》,将教师个人目标的设定与学校整体发展构建和谐统一;搭建评先选优平台,组织开展“校园最美教师”、“大美三中 卓越功臣”等活动,学习身边的先进典型,通过点点滴滴的小事对师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

(二)培训引领,构建阳光学习型团队。

我们引导教师要拥有完整的知识体系,对教师业务的具体要求是实现“四个突破”,以六个“是否”来反思自己。

1. 开展系列讲座活动。

系列讲座一:《立足本岗创特色 求真务实谋发展》教育教学经验交流会。

系列讲座二:《学习提升 发展创新》外出学习教师汇报会。

系列讲座三:《阳光自主课堂教学模式》培训会。

为适应学校发展的新形势,将原来的系列讲座统一命名为《阳光教育大讲堂》。

2.我们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强化常规管理,促进教师业务提高。

(1)开展教学基本功训练活动,通过考试促提高,奠定扎实基础。

具体项目分别为:教育教学(含学科)理论、书法展示、演讲能力、课堂教学、语言文字基本功考、计算机知识等。每学期开学第一天的下午,教师拉单桌进行笔试考试,领导监堂。最近还增加了教师通识题等考试内容,因为我们致力于倡导教师做“智慧型教师”,我们要培养一只教育家型教师队伍,好老师还应该具备学习、处世、生活、育人的智慧,能够在各个方面给学生以帮助和指导。

(2)开展学科组教师单项竞赛活动,让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如:理科的解题思路大赛,文科的阅读理解大赛,政史地生学科的课堂导言设计大赛等。

(3)师生同步考试,让教师处于学生的位置仔细认真答卷,查找自身教学漏洞。

3.开展名师工程系列活动

(1)实施培养后备力量的“青蓝工程”。

我校加强名师建设工程,对教师设定阶梯式发展目标,对教龄不满三年的青年教师,明确第一年站稳讲台,在“稳”字上下工夫;第二年站好讲台,在“好”字上下工夫;第三年做出成绩,在“成绩”上下工夫。实施“青蓝工程”,培养后备力量。实施“六个一”工程,即结对子、签合同、议措施、带业务、帮思想、传作风,为青年教师搭建舞台。为保证师傅带徒弟“青蓝工程”的效果,我们对师徒对子进行成果验收。检验方式为抽取一半的对子进行讲课竞赛,师徒讲同一课题,分数捆绑评比,奖优罚末。

为确保青年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提出阶梯式发展目标,采取类似游戏升级版公开课形式促教师提升(新教师入门课、青年教师磨砺课、研培结合研讨课、教学新秀展示课、教师特色风采课)。

(2)举办名师系列公开课活动,发挥名师示范辐射作用。以课为“媒”,展示骨干名师的新成果、新理念,引领专业发展,比如教学标兵示范课、新课改探讨课、教态示范课、作文研讨课、名师风采课、亮点引领课、同课异构课、学科融合探索课等各展风采。

为了给青年教师创设学习交流的平台,整合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技巧,我校开展了“采葑杯”特色课活动。鼓励青年教师走上讲台,展示自己的教学特色亮点。在磨课的过程中,青年教师逐渐走向成熟,所以我们有必要给他们搭建这样一个展示的平台,助力他们从这里腾飞!

(3)成立大学区名师工作室。2017年3月,我们提出要打造教育家型的教师队伍,成立了十九个大学区名师工作室,加上原有的姜丽霞省名校长工作室、邵艳涛铁东区物理名师工作室,侯玉梅由大学区升级为铁东区数学名师工作室,我校现有名师工作室21个。凝聚众力,旨在打造“课改研究共同体”,协同教研、协同发展,共享课堂成果,掀起“课堂教学改革”的高潮。

工作室开展的活动有:姜丽霞省名校长工作室、邵艳涛铁东区物理名师工作室、侯玉梅铁东区数学名师工作室、童笑颜大学区语文名师工作室联合一中、一实验、六马路小学致力于异学段衔接课题研究;邵艳涛工作室举办的示范课活动;杨君梅、朱志辉工作室开展家校共育活动;王维薇工作室成立了“晨曦文学社”;各工作室开展的专题讲座、送课上门等。

(4)开设“助推工程阳光一班”。

2018年4月12日,四平三中举行了“教师助推工程阳光一班”开班仪式,85名教师自愿加入“阳光一班”。我们希望用三年的时间培养一批不同层次的优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打造一支名优教师团队,为我区、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这些做法丰富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形式和内涵,形成了教师渴望成才,教师努力成才,教师皆可成才,教师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让所有的老师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

三、以生为本、励志博学、追求卓越,构建多元发展模式。

用阳光之心育阳光之人,我校“阳光德育”主要突出两条主线,以培养阳光少年为宗旨,抓载体、重活动,校园艺术节、体育节及研学活动的开展,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又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教育和历练。

一是主题式德育实践,教做德智双馨阳光学生。

1.广泛开展德育渗透教育。学校每周在升旗的时候举行国旗下的讲话活动,每周一个主题,结合各种重大节日、纪念日,历史上的今天等知识进行爱国主义、卫生习惯、文明礼貌、纪律观念、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渗透教育。对学困生、行为习惯不好的学生进行学习上的辅导,生活上进行帮扶,在行为进行引导,心里上进行疏导。通过德育工作的开展,学生未出现违法乱纪的现象,学生巩固率达100%。

2018年,我市做出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工作部署,为响应市政府创城号召,我校以“做文明人,创文明城”为主题开展了系列创城活动。路有文主任制作了两块“创城”活动宣传展板,发出倡议书,安排学生志愿者进行义务宣传。双休日带领学生走上街头,向家长和市民发放“创城”活动宣传单,通过小手拉大手活动,把“创城”工作辐射到家庭和社会,引领市民积极参与到“创城”活动中来。切实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我校还积极投身垃圾分类活动。各班利用班会对学生普及垃圾分类认识,学校通过电子屏循环播放宣传标语,召开“垃圾分类我先行,共同创建文明城”主题班会、至家长一封信等形式,营造全员参与垃圾分类的舆论氛围,各班将回收的废纸、饮料瓶等变卖后用来购置班级清扫工具或资助特困学生。

2.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我们重点开展了各类生动活泼的主题教育活动,将德育工作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活动和实践中体验感悟,从而提高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

开展特色文体活动。如冬季的校园足球争霸赛、春季的三对三校园篮球赛、拔河比赛、羽毛球赛、跳绳等体育单项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我校创编的大型团体操《中华魂》、《和谐大家园》、《永远跟党走》和《大课间素质操》多次在市区大型活动中展示,得到了市区领导共同赞誉,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三中形象。另外,我校参加市区大型运动会的观众组字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以往需要几周时间才能完成的任务,通过我校周洋主任的技术创新,半天即可完成。整个活动鼓舞了师生势气,提高了学校的影响力,得到了全市人民的高度赞誉。

我校体育课采用“大合班(两个班同时上课)小分班(男女生分开)”的教学方式,充分考虑男女学生体质、性别差异,采取不同的授课方式和锻炼强度,使教学效果更有效。

二是落实社会实践主阵地,拓宽阳光德育思路。

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形成一股巨大的教育合力,助推阳光德育以更快、更稳的步伐向前迈进。

我们鼓励教师进行家庭教育专题研究,并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家庭教育培训,让更多家长近距离、更有效地接受家庭教育培训,为学校、家庭、社会共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我校的名师工作室中,杨君梅、朱志辉两位老师的工作室均以家庭教育为研究方向。杨君梅老师在班主任工作中发现:家庭教育重要性,自学考取了“全国家庭教育培训师”证书,多次在我校家长会上为全校家长作培训:“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相处”、“如何让孩子做更好的自己”等;还受邀请为一实验小学、六马路小学、中央路小学、十二中学的家长、老师做家庭教育方面的讲座。

我们东区的六马路小学,每年都会邀请我校的名师为他们的毕业年级学生及家长做关于做好中小衔接,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主题讲座,孙光美主席、杨君梅、杨柳等老师都曾做过盛况空前的演讲。

我们探索有益的家校共育新途径,家长义工走进校园,与学生一起进行行动学习。这不仅让诸多家长了解学校,更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成为校园的主人,对学生进行精神层面的引领。

 




微信

分享到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