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践研究- 年度“优秀成果”案例- 第二届博览会 - 名师工作室创新发展优秀成果案例
实践研究

Practical research

联系方式
北京市东城区沙子口路78号院A座201 - 206
电话:010-67284012 67234737 67233432
邮编:100075

用四个协同打造班级共同体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北京中教市培教育研究院 发布日期:2020-01-06

德阳市第五中学  王  星

王  星  中学语文正高级教师,“第五届教育改革优秀教师”,四川省优秀教师,德阳市特级教师、德阳市优秀班主任、德阳市模范教师、德阳市优秀教师,德阳市学科带头人。国家“十一五”重点课题主研人员;省级科研课题一等奖获得者;省级课题 “基于‘学会成长’的班级共同体建设管理实践研究”主研、撰稿人,成果获德阳市政府哲学和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 

“打造班级共同体”是德阳市第五中学王星老师依托学校行政班级和名师工作室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探索出来的班级育人模式。“四个协同”指生生、师生、家校、师师协同,通过在班级建设中引入“共同体”概念,在班级管理所涉“生、师、家、校”四个要素中实现协同,将班级打造为师生成长的生活共同体、学习共同体、精神共同体、成长共同体,其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班级共同体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德阳市王星名师工作室观作为师生成长的内在动力,成为师生自我管理的基石,更成为师生自我价值实现的最终目标。

一、生生协同,建构“开放民主型”班级管理体系,把民主的种子放在学生心上。

以“生生协同”为基础,从制度建设、团队建设、心理认同、执行四个层次建立班级“开放民主型”管理体系。

建班之初由学生提出班级发展愿景、班级成长目标,提炼班级精神,确定班名、设计班徽、拟出班级口号,打造班级文化墙。在此过程中,采取问卷调查、民主讨论、试点完善的方式,由班级学生、教师、家长协商制定班级管理条例,由班级代表大会发布,由班委会具体执行。

采取画像、自荐、老新班干部传帮带、团队互助与角色定位、积分制度、年终述职、议会制、干部轮换制、班委干部系列培训课等方式,选拔、培养、激励班干部,发挥班干部的主体作用,培养全班学生的自管自治能力,实现班级生生协同。

建立班级合伙人互助制度;抓住各个学年段开学、各次假期生活、各学期家长会等节点进行学习动机教育;开设每周“心灵课堂”,建立每日晨誓制度、每日反省制度;举行系列“主题班会”“微班会”,解决班级群体性问题;开展学习方法书籍共读活动、优秀校友传授学习方法、优秀学生分享学法等系列协同提高活动。抓住时间节点(开学初、考试后、生日会、节假日等)进行不同主题、形式多样的团队活动。

通过生生交流交往与体验共享,产生班级外显文化,提炼班级一致精神,形成班级共同目标,让学生在“开放民主”的班级建设过程中逐渐对班级产生安全感、归属感,激发其自觉融入、主动建设的内驱力,让班级成为互利互助、互享互长的开放民主共同体。

二、师生协同,建构基于“共同成长”的师生关系,让友善成为师生相处的样子。

班级共同体最重要的理念是教师必须针对新形势重新定位自己在班级中的作用,一是以学习合作者的角色推动自身的成长,二是突出“多元思维”,为学生提供多种成长渠道。不论是推动自身的成长,还是为学生提供多种成长渠道,教师都应该是友善的样子。

教师的友善首先体现在“多元思维”上,指在班级共同体中,教师要拥有“目标多维、形式多样、过程多向、评价多种”的思维特质,在目标设置上不唯分数,而从多个维度设置;在活动形式上不只限于学习生活,而是多种多样;在过程上强调交流、公平,看重努力程度,认知角度,而非封闭单一;在评价上多种化,给学生长远的期待。

教师的友善还在于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自主成长,教师引社会工作进课堂,模拟社会生活来设计班级生活,建立班级积分银行、组织积分拍卖活动、实行班级建设项目承包制、组织模拟法庭和校内外志愿者等活动,同时注重合作学习,建立讲师团、首席讲师制、小组合作制,设置班级能量大师、班级整洁委员、班风督查者、美化委员等全新职务,把班级生活当做培养学生生活技能和公民意识的载体,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培养生活技能。强调学生的自主意识,在每项活动中,都让学生参与活动过程的策划、开展、反思和总结。

另外,教师的友善还在于在指导学生的同时以学习合作的方式与学生一道学习、共同提高,形成教学相长、生师互动的学习共同体。

三、师师协同,建构“群体互助”的专业成长之路,让敬业成为教师的准则。

建设班主任工作室,让班主任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单打独斗走向借力群体,工作室通过带团队、抓项目、做展示、建网站、出成果等协同方式推动其教师的专业成长和专业化发展。在班主任工作室建立群体修炼和个体修炼的“共同研修”制度,打造工作室群体的协同效应,促使班主任走专业化之路,促使其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既创造出更优秀的自己,又推动工作室群体进步。

四、家校协同, 建构“平等合作”的育人共同体,让平等成为家校共育的基石。

确立家长学校育人的主体地位,将家校关系定义为“平等合作”的育人共同体。建班之初,召开家长会,分析学段情况,研究学生身心特点,提出建班理念,共商班级精神,以“平等合作”为原则,以“共同的精神信仰、一致的教育目标”为宗旨,突出家长委员会在家校合作中的桥梁纽带作用,由家长委员会组织家长参与班级发展愿景、成长目标、班级精神、三年规划的确定,参与学生校园生活、参加学生集体生日,开展“家风家训”研究,组织每周“家长寄语”激励活动。组织家长开展共读教育书籍、共听教育类音频节目、共看经典影片等共读共听共看活动。组织家长共同策划“好习惯让我扬帆远航”“十八岁成人典礼”“元旦典礼”等活动。

建立家长微信群、QQ群,动态通报学生在校情况,重大活动向家长在线直播,重大事件及时和家长沟通,提升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存在感、成就感。让拥有不同能力和资源的家长服务学生成长,也实现家长之间的共同进步,使家校教育同心、同向、同行。

“四个协同打造班级共同体”实施以来,我们取得了以下成绩。

一、培养了一批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生。

班级实验班级在班级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方面进行了丰富的实践,班级学生通过每天阅读、每天练字、每天运动、每天反思,综合素养不断提升;通过开发培养好习惯系列活动自身素质不断提升;班级集体协商、高度自治,班级管理和谐高效。  

王星老师班级多名学生获得全国全省作文、语文知识能力、数学、物理、化学、英语大赛一二三等奖;多名学生成为中共预备党员;多名学生获得省市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称号;多名学生参加校、市志愿者、学生社团工作;出版班级文集《成长密码》《一路花开》《未料之遇》。工作室多个班级被评为“德阳市优秀班集体”“德阳市优秀团支部”、校“精神文明班集体”“博雅示范班”。

高考成绩优异。王星老师所带两届班级(入口最好成绩为全市一千名)高考超一本线40分以上学生占全班40%以上,全班一本达标率为85%以上,全班100%上本科。工作室成员所带班级有2012年在通江招收的学生,这些学生入学成绩处于通江中等水平,三年后高考最高分超过同年通江县高考文科状元。成员所带班级在2017年高考中获德阳市文科第一、二名,5名学生进入全市前十名。

二、培养了一批积极进取的“成长性班主任”。

2018年1月王星老师被《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联合评为“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教师”。2017年两项教学研究成果在全国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创新与发展论坛获“优质成果创新奖”。教育专著《学会成长》获德阳市政府第八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第十六次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王星老师为德阳新进教师、骨干教师、班主任以及达州市班主任、中山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北师大教育培训中心、全国名师大讲堂2000余人次作专题培训。

2016年、2017年德阳市王星名师工作室被全国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发展实践研究专家委员会先后评为“全国优秀名师工作室”“全国先进名师工作室”“全国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发展建设成果一等奖”;2016年被德阳市教育局授予市级名师工作室,2018年被德阳市教育局评为“优秀工作室”;2018年6月省级课题“学会成长班级共同体实践研究”顺利结题并获德阳市政府教学课题一等奖;工作室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上传文章千余篇,点击率超过十万人次,关注人群涉及全国各个省份。

2017-2019年,工作室成员在由大夏书系出版面向全国发行的班主任培训用书《高中主题教育28课》《魅力微班会》《创新微班会》三本书中发表11篇文章。九位班主任分别在第八、九、十、十二届全国中小学班会课比赛上获全国一等奖;近十名成员在《德育报》《现代教育》《名师工作室的故事》《新班主任》等报纸杂志书籍上发表16篇文章;十余名成员在全国全省全市德育研讨会、名师讲坛做专题发言或交流。



微信

分享到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