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践研究- 年度“优秀成果”案例- 第二届博览会 - 名师工作室创新发展优秀成果案例
实践研究

Practical research

联系方式
北京市东城区沙子口路78号院A座201 - 206
电话:010-67284012 67234737 67233432
邮编:100075

奔跑在研修路上的追梦人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北京中教市培教育研究院 发布日期:2020-01-06

银川市名班主任刘继斌工作室  刘继斌

一、扬帆起航

我的工作室成立于2017年10月。经过前期的准备工作,在2017年11月15日召开了第一次研修活动,标志着我的工作室正式起航前行。当时我是激情澎湃,信心满满,从七个方面开展了工作室的活动:

1、网络学习,凝聚团队

自2017年10月17日被确认为班主任工作室的主持人后,我便开始建立班主任工作室的微信群和QQ群,待工作室成员确定后,第一时间通过发短信、打电话让他们加入群,在群里先介绍我的具体情况,介绍工作室作用,让每一位学员先来认识和了解我;同时明确来工作室的目的和对工作室有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要求工作室各成员上交自己的情况统计表(工作简历、个人情况、对工作室的目的和认识、自己的困惑以及需要工作室来解决的问题),制订工作室的研究计划、每个学员的发展计划。根据初步了解,将工作室的各个环节分别安排给相应的学员,让大家都参与到工作室的建设和日常研修活动中来,整合资源,完善机制,特邀一些名师为工作室的理论导师和实践导师来指导工作室的各项工作,最终确定工作室的工作目标和宗旨。同时通过平台的交流,在增进相互了解的同时,加强了工作室成员之间的凝聚力,为工作室的顺利开展工作打下了基础。

2、自我诊断,准确定位

从上交的个人情况统计表反映出老师对工作室认识不清,自我定位不准。提出的问题和困惑都是班级管理中常规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而没有认识到班主任工作室的真正作用是:通过研修使这部分优秀班主任提升自我素质和能力,形成自身的班级管理理念和自我教育主张,由优秀班主任上升到骨干教师最终成为名班主任和名师的最后一段路的升华。也就是说突破最后的瓶颈,而不是教着去管理问题学生的政教处的工作。同时从上交来的个人研究计划基本是以网络为主。没有自己的主张和理念,没有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也反映不出对自己有个明确的认识(也就是说定位不准)。在第一次开班研修时,在芦所长的亲临指导和讲解下,经过大家共同讨论,逐一点评后发下去重新制定,有四个老师修改了两次,还也有改了三次的,还是不尽人意。但各位学员的学习态度发生了改变,不再是应付了事的,而是下大力气,对自己认真分析,查找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对自己的研修计划和目标重新定位:我们工作室是银川市农村学校名班主任工作室,而我是唯一一个由教学一线的班主任承担的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其它工作室的主持人不是校长、就是主任,最低也是一个地区的教研员承担。

3、《师魂》奠基,感悟师德

为了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工作室采取集中学习和分散自学、线上和线下学习相结合的形式开展研修活动:在北京市中教市培院的徐老前辈的大力指导、支持和帮助下,我们工作室的全体成员反复观看教育故事片《师魂》,从中体会《师魂》的深刻含义;观看李镇西老师的《怎样当好班主任》《做一个幸福的老师》来转变观念,提升素养;学习习总书记要求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老师”的重要讲话;学习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发〔2012〕4号);学习国务院2013年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前19条;学习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教师[2013]10号)等有关文件精神,每个人书写学习笔记三万五千字以上,心得体会十份;观后感四份,研修活动总结十份,通过这些学习极大的转变了学员的观念,提升学员的专业素养为最终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而做好理论基础。同时工作室还给每个学员购买了魏书生的《班级管理工作漫谈》,马丽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的理论与操作》,订阅了《班主任工作之友》等新教育理论专著,为工作室成员的成长打下坚实的理论功底。强德育建设

4、两源互动,共同成长

工作室先后深入贺兰县第四中学、金凤区良田回民中学、贺兰六小、永宁望远小学,贺兰县第二中学西夏区兴泾中学和这些学校的青年教师、班主任老师一起研修:在贺兰四中观看《师魂》《做最好的老师》,做《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和《教师学会与差生的沟通》讲座交流;在良田中学一起观看《师魂》,做《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方法》的讲座交流;在贺兰县第二中学观看《师魂》和李镇西老师的《如何转化差生》,同时做《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的座谈交流,这些活动,深受所在学校的领导和老师的好评。正如良田中学李向荣副校长说的那样:“你们工作室来到我们学校,观看视频,举办座谈会,交流感悟、交流经验,不仅提升自己,更主要的是带动了我校青年教师和班主任老师在感悟师德,诠释师魂的同时,学习和借鉴好的班级管理经验和方法,使我们的老师转变观念、也提升了能力”这不正是工作室研修的最终目的么”

5、问卷调查,提高认识

工作室以“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为主题设计问题,以家长、学生和老师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在全体成员所在的九所学校(其中有两个在同一所学校)共发放学生问卷2600多份,家长问卷2400多份,老师问卷1200多份,同时还收到一定数量的学生的绘画作品。每个成员对自己的调查问卷现在正在统计和分析阶段,同时工作室向每个学校还抽取一定数量的样卷来由工作室统一分析和统计。从而为下一步工作室的建设和教师的研修活动做到有的放失,精准定位。

6、引领互助研修有效

工作室成立之初,我们就邀请银川市教科所的芦所长来给成员讲解有关工作室的职能和发展过程,让成员明确工作室来的目的,邀请北京市中教师培研究院的徐安德老师做我们的名誉导师,徐老师经常来电询问工作室的发展状况,指导工作室的日常工作,还聘任贺兰四中的党支部书记赵煜新、政教副校长王占忠作为工作室的特邀导师,直接指导工作室的各项工作。使工作室的研修活动始终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同时,根据银川市三名工作室的有关规定和本工作室的宗旨:研修的平台、成长的阶梯、辐射的中心、师生的益友。采取集中学习和分散自学、线上和线下学习相结合、自我研修和专家引领相结合的形式。每次都是上周五提前在群里公布下周研修活动的内容和相关要求,等到下周天上交研修感悟或心得体会,周周有安排,次次有记录,学后有总结。分阶段进行自查和互查;将自己的研修感悟放到群里,每个老师都要对其他老师的总结感悟进行观看和点评,最后将共性的问题集中研讨,成为下次集中活动时的主要研修内容。使研修活动落到实处,使研修活动真实有效。对工作室的工作计划、个人计划和目标定位都在不停的改进和完善,并要求每个成员在自己学校培养2-4名学员,使其尽快向优秀教师成长,从而体现了工作室的辐射作用。

7、课题立项走进科研

强化教育理论研修和加强教育实践积累,是一个优秀班主任成长的必备条件。据了解,我工作室的十个学员没有一个参与过课题研究,感谢马峰老师提供了一次学习如何做课题的机会,使工作室的部分学员了解了有关课题方面的一些知识。在集体研修活动中,专门进行课题方面的研修活动,结合工作室老师自身的特点和工作的实际情况,将本工作室的研究课题为《基于银川地区农村学校优秀班主任专业成长过程与策略的研究》。同时结合各成员自身的实际情况,提供了如《农村小学集中到城镇后班级管理的方法与策略的研究》、《开放课堂、家长参与管理的新模式的方法与策略的研究》、《移民学校学生管理的方法与策略》、《农村孩子进入城镇学校后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与研究》等等相关课题,

二、进入瓶颈期

当这七部走完了后,我的工作室发展进入“瓶颈期”,也就是我们仇千计老师说的,进入“高原期”、“缺氧地带”,主要表现为:1、自己能力有限,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2、老师自我研修进入“倦怠期”网络研修和读书学习没有吸引力,感觉加入工作室来就是读书学习写笔记,或者交流座谈谈感悟。3、班主任整天忙于学校和班级事务之中,根本没有时间来参加每月一次的集中研修活动。4、对工作室的认识不清,目的不明,不清楚加入工作室对自己有啥作用。

我已经是黔驴技穷,工作室发展将何去何存?

三:迎接黎明

正在我处于进退两难,迷茫彷徨之际,银川市三名工作室召开《2018年银川市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工作汇报会》,通过听取各个主持人的工作汇报和马学明主任,芦所长和塘中的杜殿川校长的点评和指导,帮我理清了工作思路和工作室研修的方向,特别是杜殿川校长的发言:“首先要明确我来工作室能干什么?加入工作室是为了什么?我能给学员带来什么?”,“工作室的各项工作要踏实扎实落到实处,要放大工作室的引领作用,要立足于过程的研修”“作为主持人要做到“一会二能两有””即:一会(就是会学习);二能(能创新、能示范);两有(有思想、有爱心)。

我便静下心来,与工作室的成员一起,重新回顾与反思我们所做的工作和研修活动,然后我亲自深入学员所在的学校,实地了解学员平时的研修情况,与学员所在学校的德育校长,政教主任交流,了解学校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学校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实地调查和研究,依据我们农村中学的学生德育教育情况,特决定将工作室的工作重点就集中在“家校共育”和“心育班会”这两个方面。重新解读工作室的活动计划和活动安排: 

1、对名师工作室的认识和感悟

通过“单车与管理”来明确工作室这一平台的作用和成员个人、成员之间的互助作用。

5e16e676a1c2c.png

通过研究“立”、“德”两个字的含义,使大家进一步明确工作室的最终目标是立德树人,也是教育的根本,最终对名师工作室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名师” 是教师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经过自我追求、自我成长的升华和必然结果,名师之 “名”不在于 “名”,而在于“明”,作为名师,应通过带动引领和示范作用,使不明事理的人变得明白起来,使明白的人变得更加明白起来。而作为名师,他追求的目标和理念是“为学清清楚楚,做人明明白白”。而名师工作室则是教师合作发展的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将优秀教师依据一定的章程、程序组织起来,成为教师合作发展的共同体,而每一个成员应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动和专业引领”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端正态度,使自己在教师成长的过程中得到升华和提升。在这个平台上,每一个学员首先要形成和改变自己的学习态度,增进合作学习的技能;其次是创立紧密结合与整合学习为一体的学习方式;最后是发展批判性思维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形成自己的教学主张和教育理念。

2、开展家校共育活动,促进家校协同发展

我们的成员所在的学校主要是银川市的农村中小学,这里的学生主要有这样几个部分:(1)移民吊装的孩子(贺兰二中、永宁闵宁二中、西夏区兴泾回民中学);(2)失地农民的孩子(贺兰四中、、贺兰六小、金凤区盈南小学、永宁望远小学);(3)进城务工农民的孩子(贺兰二中、金凤区盈南小学、永宁望远小学);当地本乡本土的孩子不多,而这些孩子的家庭,由于父母忙于生计,很少关注孩子的思想品德,没有事了连学校门朝哪个方向开,自己孩子在哪个班、班主任是谁,是男的还是女的都不知道,更不说来学校与老师交流孩子的情况。有的常年不在家,老师家访也找不到人。所以我率先改变传统的每学期一次的家长会,成立家长交流会,根据不同家庭、不同学生组建不同的家校活动小组,让家长进入校园、进入课堂,参与班级活动,通过家长群来交流班级管理、孩子教育的方法和措施,形成共识。并在工作室成员所在班级、学校推广,收到良好的效果。贺兰六小的杜萍老师先在班里试行,随后全校推广,并在期末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与贺兰回校、贺兰三小集中培训的大会上做经验交流,赢得好评和肯定。望远小学的钱海侠老师,贺兰二中刘晓英老师,兴泾回民中学的马玉英老师都在实施,得到学校的领导的大力支持,他们现在都是当地家庭讲师团的成员,经常深入家庭、社区进行宣传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3、开展微班会和心育课堂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通过心理教育来引起学生的心理感触和对事物的真实认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思想意识。工作室成立初始,我便给每一个成员购买了马丽老师的《点亮心灯》、廖静瑜的《怎样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心理教育方面的书籍,和老师一起学习交流,每周六早晨九点是我们共同研修、读书交流的时间,老师通过网络,在网上交流自己这一周来的学习心得、感悟和存在的困惑,同伴共同研修和相互帮助,然后将共性的问题集中起来,在集体研修时讨论解决。同时邀请银川市教科所的心理教师马丽老师来给工作室老师讲解如何召开心理班会。我们一起学习《教师如何开展心育班会》 等。 通过这些前期的准备工作,我率先给老师上心育课和微班会,通过我的示范和引领,我们工作室的每一位老师都积极实践,每个人将自己的微班会和心育课的教学设计、说课稿和PPT发到群里,然后大家阅读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改进方法,然后让老师深入班级,做课后老师自己先对这节微班会或心育课堂进行自评,其他老师再次互评,最后形成共识后老师再次实施,从而提升了教师的能力,通过这一年多的研修与实践,工作室的所有老师都能很好的开设微班会和心育班会,从而使班级心理教育走上了正轨。这一年来,我们工作室展示微班会20节,心育班会12节,其中刘晓英、施丽老师多次展示,还参加银川市举办的中学生心育班会课的比赛,取得二等奖。

四、获得成绩

经过这两年的研修活动,工作室的成员不论是思想意识、业务能力还是教育教学、班级管理方面都取得优异的成绩,受到学校领导老师和学生及家长的认可和好评。其中刘继斌被评为自治区百名“师德标兵”、银川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第二届“凤城名师”、马继宗评为“最美永宁人”,刘晓英、施丽、盛伟评为“银川市优秀教师”或“优秀班主任”,有8人次获得县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参加比赛成绩斐然,10人次获得一师一优课,银川市举办的“推变课”一、二、三等奖,辅导学生参加的各种比赛获得国家级、区、市、县级的好成绩。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今后我将会更好地加强工作室的建设,要发挥好示范、引领、辐射的作用,通过两年的时间,有效推动本工作室10名骨干班主任向专业化、规范化、特色化、个性化方向发展,力争成为在市区内有较大影响的、具有引领和辐射作用的优秀班主任研修队伍。



微信

分享到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