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践研究- 正高特级引领工作室
实践研究

Practical research

联系方式
北京市东城区沙子口路78号院A座201 - 206
电话:010-67284012 67234737 67233432
邮编:100075

朱莉莉 - 一本书的故事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朱莉莉 发布日期:2019-05-17

书是知识的源泉,从牙牙学语到走上教师岗位14年,可以说我的每一天都是在与书为伴,读书、教书,却从没有想过写书、编书。然而在加入工作室的两年里,我们却着实当了一回“作家”。

早在工作室刚成立时,我们工作室就定下目标,要编写一到两本代表工作室整体水平的书,其中一本就是古诗经典诵读书。当时师傅在我们第一次的工作室例会上对我们说:“这本书将来要服务于整个银川市的古诗文诵读工作,让很多孩子受益。”我们听完是无比欣喜的,因为这本书的存在将会使语文课标中古诗背诵要求得以贯彻,使六年级的古诗抽测活动更加有章可循,使所有的小学生们享受经典带来的熏陶。于是在工作室刚成立的那个暑假,我们每一位成员领回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当作家编书。

还记得那是2013年的暑假,我们十位工作室成员们用了整整一个暑假的时间,搜集资料,绘制图片,梳理文字,完成了《小学生必备古诗75首》的编写初稿,除了该有的古诗、注释之外,我们还将赏析和拓展阅读融入进来,使这本书更有可读性,知识面更广。在努力了一个暑假之后,工作室的第一本书《小学生必备古诗75首》初稿编写完毕。当工作室成员贺兰一小的达淑宁校长将这本书装订成册摆放在我们面前时,一种由衷的自豪感涌上心头。

2015年暑假,我们的书稿到了最后非常艰难的修改内容的时间。在工作室的例会中,仇老师略带欣喜又有些许不忍地说:“这个暑假我推掉了所有的活动,专心修订这本书,辛苦大家假期也行动起来。”于是这个假期,可以说我们工作室的每一位成员都在精心修改、校对、添加文稿。还记得师傅一次一次在微信平台上的沟通指导,还记得兴庆区六小的党莉校长为了一个知识点走入图书馆去查阅资料的感人画面,还记得永宁一小的胡贵荣老师等在电脑前接收文稿的专注场景。当然最令人感动的是假期在4位成员都在外出差的情况下,工作室其他成员马上承接任务,帮助梳理文稿,添加素材。正是因为有了这许多许多的来自工作室成员们的帮助、支持,有了这像亲人一样的情谊,像战友一样的关怀,才有了书稿的最后成文。

本以为书稿成文,我们的工作就完成了,可没想到出版社的编辑和仇老师又有了新的创意——增加二维码、增加音频、视频内容,使静态媒介与动态媒介交相呼应,增加书籍的知识量,增添可读性和趣味性。于是我们这些徒弟们又开始忙碌起来,阅海小学的齐玉玲老师带领7位实验小学、阅海小学和灵武四小精挑细选出来的学生,录制音频。他们还请来了银川晚报的主播童童老师,对几位学生进行指导,老师可谓用心良苦,从发音到停顿到情感的表达,一字一句、细细推敲,在经过将近一个月的准备之后,几位孩子出色地完成了音频录制,效果很好。

我们工作室成员们除了要指导和帮助孩子们录制古诗文音频,还承担了10节课的录制。说实话让我们上一节40分钟的课,我们会很从容地接受,但是让我们在电视镜头前录制一节5分钟的古诗讲授课,我们从没有干过,更不知道该如何将古诗讲授清楚。师傅要求我们要在5分钟的时间里将古诗的作者、诗意、难点、赏析、故事全部穿插进来,而且既要有古韵味,又要有趣味性,真的不好设计。于是我们在微信群中展开了与师傅、成员们的N次讨论,共同商议怎样将这件事做得更好。

时值开学初,学校工作极其繁忙,我们基本上都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在电脑前噼噼啪啪完成古诗讲授的设计的。9月9日,教师节前夕,给我们录制节目的宁夏教育厅电教中心的老师们为全区最美教师宣传节目已连续工作了很长时间,可为了我们这本书,他们利用晚上加班为我们录制。傍晚7点钟,天色已渐渐暗淡下来,工作室一行10人,在结束了学校的一天工作后来到了录制场地,今夜必定是一个不眠之夜,大家一到演播厅便对所有设备好奇起来,从没见过题字器,从没有坐到主播台上的感受,一切都既新鲜又陌生。怀着这份期许与忐忑,我们开始了录制活动。而此时感动的场景一幕一幕呈现。感动于师傅的辛劳,8点钟,师傅带着略带疲倦的神情来到录制现场,他脸色腊黄,身体佝偻,眼中满是疲惫,说话声音很轻,似乎很劳累,原来师傅刚从闽宁镇,那个距离银川40多公里的薄弱学校赶回来,师傅今天一早出门,下学校调研,听课、评课,一天劳累却没有先回家,而是赶忙赶过来看我们的录制情况,当时的一切场景,都满满地浸透着一个“感动”。感动于成员对师傅的关心,师傅的胃不好,尤其是近段时间刚开学,师傅作为教研员,连续下学校听课指导,又为了这本书连续熬夜,引起胃病发作,看到师傅坐到那里,疲惫不堪的样子,工作室成员实验小学的李婷婷老师,硬是拉着不肯离去的师傅将其送回了家。可没想到10点多,回家吃完药的师傅又出现在了录制现场。感动于成员们的辛苦、认真。灵武四小的云梅老师,是我们这些成员们中离录制现场最远的了,从灵武到银川全程60多公里,开车得需一个多小时。而且云梅老师的姥姥刚刚去世,可她为了不拖大家的后腿依然按时到达。在录制时,云老师的爱人一直在外等候,10点多钟,录制完毕,云老师携爱人匆匆离去,消失在茫茫夜色当中。可以想见,他们回去时得几点了呀!感动于成员们的团结协作,亲如一家人的情谊。因制作的视频格式不对,导致背景图片没法播放,录制出现了问题。成员们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居然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一人录制,一人打手势,一人操纵电脑,居然录制完成了。当成员们录制完所有视频后,已是深夜12点了,师傅拖着疲惫的身躯,和成员们离开电教中心,在茫茫夜色中,却还与成员们热切地讨论着,交流着。

成书过程不易,在加入工作室的这两年里,我们看到的是师傅的辛劳、坚韧、朴实、和蔼,我们感受到的是工作室成员们的团结、务实、吃苦、上进,正因为如此,这本书才得以诞生。

一本书的故事,其实就是一个工作室的成长故事。





微信

分享到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