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德育中国- 德育课程
德育中国

联系方式
北京市东城区沙子口路78号院A座201 - 206
电话:010-67284012 67234737 67233432
邮编:100075

以《品德与社会》学科为例浅谈课程资源的整合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联盟秘书处 发布日期:2017-06-14

主题课程整合的背景:

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落实《北京市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意见》、《北京市基础教育部分学科教学改进意见》精神,切实解决基础教育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进一步扩大各区县和学校课程建设自主权,特制定《北京市实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课程计划(修订)》,课程计划指出:关注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以及学科内、学科间的联系与整合,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学科平均应有不低于10%的学时用于开设学科实践活动课程,在内容上可以就某一学科内容为主,开设学科实践活动,也可综合多个学科内容,开设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课程的整合涉及到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各个方面,这种整合当然离不开相关学科知识的支撑,但并非单纯面向知识层面,而是融合各学科知识,将其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教学的各个层面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观念和综合等实践能力。无论是理念层面还是具体操作层面,这对教师、学生、教学本身都提出了更高综合性要求。 下面我主要就品德与社会这门以国家小学科课程为主,其他国家课程为辅来谈谈课程资源整合的相关情况。

一、主题内容的相互整合

首先在同一年级里,对具有与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相同的其他国家课程内容进行梳理,选取相同内容,并确定一到两个主题,以主题的形式呈现。

例如:《勿忘国耻铭记历史》这一主题的确立, 是基于品德与社会学科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个主题中的一个小课题“万园之园”遭劫难, 整合了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圆明园的毁灭》,美术第21课:京剧脸谱的绘制,数学面积换算以及方位,和音乐《我是一个中国人》的戏歌相关内容。更加凸显了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综合性开放性的特点,使主题内容更加丰富,拓展了知识面,学生可以多角度的进行思考和学习,使知识更具系统性全面性。

二、主题内容与主题实践相整合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在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过程中不断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发展的综合课程,通过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主题内容与主题实践相整合可以真正意义上实现学生学以致用,也是实现道德的知行统一的必要一环,单一依靠课堂的教与学是很难实现的。以主题《勿忘国耻,铭记历史》圆明园实践活动为例来深刻体会这一点。

1、有效指导、任务明确、提升效果

实践前各学科老师进行了相关学科任务的布置和提示,并制定了详细的任务学习单,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走进圆明园遗址公园进行考察学习,这样很好的保证了实践性课程任务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活动目标明确;活动计划具体可行,学生分组合作完成任务的高效。学生在参观考察过程中充当了一个个的小小解说员,迎来了很多游客参与,并在导游的指导下,使解说词以及解说的内容更具实效性针对性,给遗址公园的游客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并得到了老师学生们以及游客的好评,同时增添了学生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2、 加强兴趣、激发情感、提升能力

社会实践学习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学生学习的兴趣。当同学们站在大水法遗址旁,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勿忘国耻铭记历史”的宣誓仪式,更加激发了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那种眼神、那份深情、那种誓言表达出学生有责任,有决心要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并感言中国一定要强大!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育人目标!

平时在活动课上学习摄影的学生,充分发挥了他们的兴趣参爱好。参与了整个圆明园遗址的拍摄,他们装备齐全,信心十足,宛若一个个真正的摄影师。在实践中感受摄影艺术之美同时提升了自身的专业技能,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增强了他们的荣誉感。在讲解中提升了他们语言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资料整理分析能力,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以及观察、思考能力。

实践作业的布置——制作圆明园实践手册,加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同时为自己留下了一份实践美好的记忆也是一份很好的参考学习资料。从封面的设计,资料的选取,版面的设计,题目的选取,内容的编制,到最后的印刷都是由学生来完成。充分的发挥了学生们的兴趣爱好,发展了他们各方面的能力。(附PPT社会实践小手册成果展示)

3、领略方法

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实践一定是在具有一定的关于圆明园知识储备的基础上,才能够通过活动真正地领悟,体验,最终达融会贯通,达到实践的目的。正因为有了前期知识的铺垫,面对圆明园的废墟学生才倍感忧伤,学生的情感才会悠然而发。 

三、主题内容与汇报展示相整合

汇报展示是对主题内容进一步的巩固学习,拓展以及提升。从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要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遵循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认知发展规律,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进行多元、多层面的教学活动,给学生提供多种自主思考、交流、感悟、体验,参与的机会和空间,发散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引领学生经历合作探究的学习和实践,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道德体验, 激发道德情感,落实道德行为,固化道德修养。

以主题《勿忘国耻铭记历史》圆明园主题教学汇报展示课为例,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的舞台,创设舞台背景,让学生对这一主题能够进行再一次的回顾,能够激发他们的情感,让他们通过这次主题学习,更加热爱学习,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更加树立一种荣誉感,更加自信,更加坚定作为一个中国人是骄傲的。

主题课程资源整合的反思

存在的问题有在整合设计应该更具体、更加紧密;在整合组织方面应该更加考虑全员参与,人人有收获;在整合实施过程中发现,各学科学习课时超出了应有设计的课时。

改进的方向:迎合学生的需要,切实考虑整合的内容是否对学生的发展有意义有必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遵循学生的生理,心理以及认知发展规律,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进行多元,多层面的教学活动策划,给学生提供多种自主思考,交流、感悟、体验、参与的机会和空间,启迪学生思维,引领学生经历合作探究的学习和实践过程,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获得道德体验,激发道德情感,落实道德行为,固化道德修养。

主题课程整合学习中的讨论

课程资源的整合,有利于学生拓宽不同知识的领域,使得知识更具联系性、系统性、全面性和综合性,提升学生的整体观念,并且有利于学生心理需求,以及兴趣的发展和挖掘,好奇心的激发,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霍华德・加德纳根据现代科学的研究成果,指出“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的方式。对于一个孩子的发展最重要、最有用的教育方法是帮助他寻找到一个使他的才能可以尽情施展的地方,在那里他可以满意而能干。” 所以说学校教育再也不能片面地向学生展示某几个智力领域,向学生展示的智力领域应该是全方位的,是能够在真正意义上保证学生全面发展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提升自我的专业素养,培养自我成为一专多能型教师,以便在研究课程设计时能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给予每一位学习者充分的尊重和理解,力争达到使其“才能可以尽情施展”的目标。




微信

分享到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