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教育初心
乔一鑫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用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摇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而我,正经历着教育——这场漫长而又优雅的修行。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十九个教师节说过,新征程上,希望全国广大教师要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关于“教育家精神”到底是什么,这是一个值得像我这样的年轻教师深刻思考的问题。我知道,即使自己一生使足了劲地去教书,我都成不了教育家。但是,在三尺讲台这一方小小的天地,只要我坚守教育初心,做一名平凡而又幸福的教书匠,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儿。
2016年7月,高考成绩下来填报志愿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报考了宁夏师范学院,如愿以偿地成为了一名公费师范生,这就意味着,今后我一定会成为一名老师。每次遐想,站在讲台,用我的智慧去带领孩子学习画画,用他们手中的画笔去描绘他们美好的生活、表达美好的愿望,眼前浮现那一幕幕场景总会让我激动不已。
为了将来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大学期间,我认真学习理论知识,为了将来能成为一名学生喜爱的教师,我踏踏实实地去练习画画、练习书法,不断夯实专业基本功。但是当时,我还没有完全理解“教师”的真正含义。直到大四那年,我们开始了为期三周的实习,我才慢慢感受到什么才是教师。
我实习的地方是海原县一个叫李旺的小镇子,镇子很小,只有一条街道。初入校园时,校长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他告诉我们,这个学校没有专职的美术老师,美术课都是由班主任来带。学校的美术仪器设备很齐全,但是没有人会使用,希望我们能在这有限的时间内帮助填补学校美术教学和教师校本培训的空白。现在回想起来,那三周过得可真充实。我们开展了一周的素描培训,一周的书法培训,将我们的所学毫无保留地讲给李旺小学的老师们。那些朴实的老师们,认真学习的情景至今在我脑海都那么难忘;课堂上,孩子们那一张张稚嫩的小脸,一双双专注的眼睛满怀着对绘画的喜爱与渴求,这使我坚定了当教师的信念,给了我前进的力量,也让我明白了,教师不仅仅是上好几堂课那么简单。我想,这应该就是“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指引着我不断前行,追求卓越。
不知不觉,我走上美术教学之路已经第5年了。教学的困惑和感悟也一天天在不断地更新着。我带的班里有这样一位学生,他非常聪明,但上课的时候,他的小动作特别多。一节课四十分钟,如果老师不提醒,不叮嘱他,大概有三十分钟的时间,他的注意力都是“抛锚”状态。画画之前,他很有自己的想法,但是等他画完,那画面效果真是“离题万里”呀。但我还是努力让自己的情绪平静下来,课下单独和他来一个“君子协议”;课上,时时关注着他,肯定他与众不同的想法,在我真诚的鼓励下,这一学期,他开始改变了:课上,他没有之前那么好动了;画画时,他也能将自己的想法表现在美术本上了。那次,我们上《春节到》一课时,他画的门神很认真,我为他竖起了大拇指。他很细心地按我说的方法将画面又进行了补充和修饰。在“作品展示评价”环节,我趁热打铁将他的作品投屏到大屏幕上,同学们也肯定了他,我带头和同学们一起为他送上了热烈的掌声,他居然害羞地低下了头。我发现就是这一次次地鼓励,他的信心越来越足了,带来的惊喜也越来越多。原来,老师的每一个微笑、每一次鼓励都是有魔力的,它们像一束束阳光,可以照进孩子的心灵;老师“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就像一把把钥匙,能打开学生的智慧之门。
我认为美术课是充满创意和想象的课程。但在子明这个孩子眼中也许不是这样的。子明不是一般的调皮捣蛋,在新学期第一次美术课上,他会把崭新的美术本从头到尾画个面目全非。看着这孩子和他的美术本,我不禁头疼,我想,他实在不喜欢画画,我就不要求他和别的孩子一样必须画多好,只要他能把作业交了,不再乱画就行了,也就没有严厉地去批评他。有一次课上,我发现他居然举手回答问题了,我就给了他回答的机会,尽管他的答案不正确,但至少没有出现让我接受不了的状况。画画时,他还主动问我:“老师,这样可以吗?”我耐心地告诉他,非常棒,并在他的美术本上画了一个大大的五角星作为奖励。其实,不是他画得有多好,而是这个孩子画画的认真态度值得我为他点赞。毕竟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如同每一朵花有不同的花期一样,他们拥有不同的潜能和特长,需要教师给他们时间和耐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