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县第六中学 韩静
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2024湘美版美术新教材的出现,为初中美术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与挑战。作为一名初中美术教师,参与新教材的培训研学活动,让我收获颇丰,对美术教学也有了全新的认知与感悟。
一、理念革新:素养导向,全面育人
新教材紧跟时代步伐,以落实核心素养为主线,打破了传统教材过于注重知识技能传授的局限。它更加强调学生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等多方面素养的培养。在研学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美术课堂不再仅仅是教学生画画,而是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美、理解美,进而能够创造美。例如在“民间手艺看非遗”单元,教材通过对扎染、剪纸等民间手艺的介绍与实践,让学生在了解传统文化的同时,培养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对传统技艺的传承意识,真正实现了美术教育的育人功能。这要求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从素养导向出发,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获得全面发展。
二、内容重构:大观念统摄,单元构课
新教材以大观念统摄,进行单元构课的方式,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这种编排方式使教材内容更加系统、连贯,有助于学生对艺术体验形成整合认知,形成深度理解与迁移能力。比如“走进自然,描绘风景”单元,以描绘自然风景这一大观念贯穿始终,从不同角度、不同表现手法引导学生学习。在研学中,我学习到如何围绕大观念,设计一系列有层次、有逻辑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完成一个个小任务的过程中,逐步达成单元教学目标。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三、学科融合:打破壁垒,多元共生
新教材注重艺术各门类融合,展现艺术与社会生活、科技及有关学科的关联。在“数字艺术与创意表达”单元,将美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让学生利用数字工具进行艺术创作,既拓宽了学生的创作途径,也让他们感受到了科技与艺术融合的魅力。同时,美术与语文、历史等学科的融合也体现在教材中,如在欣赏古代绘画作品时,结合历史背景和文学作品进行讲解,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作品内涵。通过研学,我意识到在教学中要积极打破学科壁垒,引导学生从多元角度去理解和创作美术作品,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
四、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激发潜能
面对新教材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在研学过程中,我学习到多种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法、项目式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可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在“校园文化创意设计”项目中,采用项目式学习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为校园设计文化标识、宣传海报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提高了美术技能,还锻炼了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等能力。同时,我也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启发式教学,鼓励他们大胆创新,表达自己独特的想法,激发他们的艺术潜能。
五、评价多元:关注过程,激励成长
新教材强调教学评价的多元化,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重视学习过程。除了传统的作业评价外,还包括课堂表现评价、小组合作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等。在研学中,我学习到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从多个维度对学生进行评价。通过多元化的评价,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他们的优点和不足,给予针对性的反馈和指导。同时,评价也是激励学生成长的重要手段,积极的评价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这次对2024湘美版美术新教材的研学,让我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把所学所思运用到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努力提升美术教学质量,引领学生在艺术的海洋中遨游,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美术学习中发现美、创造美,收获成长与进步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