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美容,女,出生于 1978 年 11 月,中共党员,南昌大学本科学历,中小学一级教师。2015年8月起任莲花县保育院副院长,2023年8月起任莲花县城北幼儿园园长。她是江西省幼儿园班主任评审专家,萍乡市学前教育学科带头人、萍乡市师德先进个人、萍乡市安全管理先进工作者、萍乡市家庭教育讲师团讲师,莲花县学前教育学科带头人贡献奖获得者,莲花县人民政府聘任的第三届和第四届督学,莲花县教育局教研室学前教育兼职教研员,县先进工作者,县优秀党员,县优秀班主任,县学科带头人,县骨干教师等。她共参与七个课题研究,其中四个课题已结题,三个课题正在研究中,主持了一个省基础课题和一个省规划课题。撰写的多篇论文分别在《教育》《江西教育》《文渊》等国家、省级刊物上发表并获奖,积极参加微课、课件制作、案例等各类竞赛活动并获得省、市级奖项。在家庭教育宣讲方面,先后在学校、社区、村委会等地进行讲座,曾多次在县进修学校开展讲座和在全县范围内上示范课。
研修感悟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给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多便捷和高效的功能,同时也给我们教育者带来了不少挑战。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激发学习内驱力,学习好AI应用,掌握相关操作技巧,以减轻工作量。只要肯深入学习,必会越学兴致越高,越学越有新发现。自从确定从创意写作这个角度来探索AI,我一路摸索一路欣喜。以下是我的一些感悟:
一、勤学才是硬道理
在智能 AI 写作这方面,我是在去年的数字化培训中知道可以在电脑网页中搜索 “智能 AI 写作”,然后一步步根据提示操作。我曾借助这个工具写过几篇文案,没过几个月我发现360浏览器搜索框下直接自带了“AI智能写作”标识,用起来更方便了。但是如果不在电脑边急着写文案怎么办呢?于是我通过豆包查阅资料,在手机上下载了一个“创意写作AI”软件。经过反复地尝试、操作,慢慢地我熟悉了流程,也利用这个工具开始撰写并进行个性化加工,发现这个工具确实好用,又可以随时随地使用。由此可见,只有不断学习,尝试新工具、新方法,才能掌握更多技能,更好地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工作需求。
二、多用才能出成效
俗话说:“打不离手,说不离口”,意在强调持续练习对掌握技能的重要性。掌握一门技术亦是如此,长期不用便会生疏,尤其在AI技术更新迭代迅猛的当下,更需要与时俱进地学习与应用。在录制过程中,我就遇到了不少挑战。比如,在记不住稿子内容时,我摸索了几天AI提词器的使用方法。当近视的我看手机版提词器总会不由自主地眯眼时,我尝试将iPad放置在录制手机后方,但又发现字太小,于是开始研究如何放大字体比例,直至能在合适距离清晰看清。然而,经测试发现,当字体放大至100%时,AI逐字跟读速度过快,将其调整至85%-90% 区间时,效果更为理想。此外,录制时语速的把控也十分关键,如果语速太快,字幕会一行行快速跳过,只有保持合适的语速,才能实现人与工具的配合默契,真正做到熟能生巧。
三、活用才会更灵动
录制好口播和课件后,剪辑是个非常细致的活儿,而且要不断去操作。我一般使用“剪映”软件。其中要用到的关键功能是分割、抠像。此外,还必须让口播和录屏一一对应,一秒都不能有误差,并且每完成一项任务要记得打勾或导出。这次我还学会了使用人声美化和智能打光,以弥补录制过程中的一些小失误。因为 AI 应用的微课难免要用到操作视频,当播放视频时,时间的把控很重要。录屏时点开视频的动作也要利索,要不然就要多空出一点时间,在剪辑时好分割删除没用部分。因为首次添加视频素材,所以在时间的对应上我费了比较多的精力。当终于完全对应上时,我油然而生满满的收获感和成就感,这股喜悦驱散了我一整天的忙碌和疲倦。
那么,不妨让我们一起走进创意写作 AI 的世界吧!相信你也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
图文:刘美容
编辑:钟 云
初审:王利亭
终审:金小玲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