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场向美而行的遇见,是一段温暖人心的修行。为深入学习人民教育家于漪的独特魅力,汲取教育养分、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学能力。教育部金小玲名师工作室团队齐聚革命圣地井冈山,参加江西省教育厅组织、浙江大学承办的“国培计划”——江西省“名师名校长工作室”骨干成员培训班第三日课程——由上海市杨浦区教育工作党委党校常务副校长、上海市杨浦区教育学院教育管理培训部主任、上海市学习于漪教育教学思想宣讲团成员许坚校长带来的讲座《人民教育家于漪的独特魅力》。
许坚校长以生动的语言、鲜活的事例,立体形象地展现出了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忠诚坚定、思想深邃、睿智谦和、仁爱温暖、踔厉创新的独特魅力。
许校长通过于漪老师的视频、他和于漪老师的故事,让我们深刻学习到于漪老师在立场上,坚定忠诚于教育事业,怀着对祖国和民族的大爱,以教育的自信兴办自信的教育。
在漫长的教育生涯中,她把使命视为生命的指引。无论是教育改革的浪潮中,还是日常教学的平凡工作里,都能看到她坚定的身影。她坚信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灵魂的塑造。这种忠诚坚定,让她几十年如一日地耕耘在教育一线,用自己的生命去践行教育的使命,为培养一代又一代的人才无私奉献。于漪老师就像一座灯塔,以她的忠诚坚定照亮了教育前行的道路,成为教育工作者们学习的榜样,激励着大家为教育事业不懈奋斗。
许校长指出于漪老师的教育思想,在滴灌孩子知性与德性上,尽显深邃。
她跳出传统知识传授的局限,强调教育要让知识真正被学生内化,不只是教在黑板,更要教进学生心里,为孩子的生存与发展筑牢本领根基。这种理念,让知性教育充满活力与实效,契合时代对人才知识素养的需求。
于漪老师同样重视德性塑造,将其视为孩子做人的底线。她创新性地把德育融入学科与课堂,让知识学习有了灵魂。这不仅避免孩子成为 “知识的巨人,道德的矮子”,还能引导孩子树立正确价值观,拥有健全人格。
在教育理念阐释方面,许校长精准提炼出于漪老师 “充实学生精神世界,为其打好人生底色” 的理念内核,点明这一理念跳出浅层,着眼民族未来的睿智之处,让我们清晰认识到于漪老师教育思想的前瞻性和深刻性。
谈及于漪老师为人处世时,许校长用 “甘做铺路石” 来形容,生动展现了她助力后辈、指引学生的无私奉献精神,使于漪老师谦和的形象跃然眼前。
许校长强调教师要用情、用心、用力对待学生。老师把学生视为家庭和国家的宝贝,像母亲一样教育他们,不求学生显赫,只希望他们成为好公民,服务国家和人民 ,这体现了深厚的仁爱之情。并且认为教师怀有仁爱之情,就能敏锐发现学生优点,因势利导,促进学生成长,这对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和推动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学习于漪老师的理念,多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用爱去感化和引导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温暖的教育环境中茁壮成长。
许坚校长强调,作为教育者,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长,更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人文修养。于漪老师一生都在不断学习。在 AI 时代,教师需热爱学习、善于学习,始终站在时代前沿,唯有不断学习,才能为学生指引方向。让课堂充满亮点,使不同层次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升腾起满足感与上进心。这种对教育的赤诚热爱与无私奉献,是教育工作者的榜样。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应汲取于漪老师的理念精髓,拓宽教育视野,持续自我提升,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教学,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听完许校长的讲座,我们深受触动,于漪老师投身教育事业,用爱与责任照亮学生的成长之路。她将教育视为终身使命,课堂上激情四溢,让知识鲜活起来;生活中关怀备至,给予学生温暖与力量。
作为新时代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以于漪老师为标杆。坚守理想信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秉持高尚道德情操,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不断精进学识,给学生更好的引导;心怀仁爱,尊重、包容每一个学生。
我们要在日常教学里,把教育的初心融入每一堂课、每一次交流,努力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启明星,为培育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这场《人民教育家于漪的独特魅力》的讲座,把于漪老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育情怀讲得丝丝入扣,让我们得以深入领略大家风范。互动环节更是点睛之笔,许坚校长与学员们热情交流,耐心答疑解惑,思维的碰撞与智慧的启迪接连不断。三个小时转瞬即逝,却让我们收获满满,为我们在今后教育实践中成为有温度、有智慧的教育者,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
作者:姚海波
编辑:李强隆
初审:王利亭
审核:金小玲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