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征程中,始终怀揣着对探索更高效教学方法的热忱。近期,我研读了金小玲老师主编的《真课题 真研究 真成长——初中英语愉快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中《研究初中英语愉快课堂的教学模式》一文,虽聚焦于初中英语教学模式,却如同一束光,为小学英语教学照亮了新的思考方向,引发了我诸多深刻的感悟与思索。
金小玲老师在文中明确指出,“以活动为中心,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基于对教材与学生实际情况的深入研究,设计并组织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和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旨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思考、探索与创造,进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整体素质。这一理念与新课程标准中英语教学要实现认知、情感和技能三大领域目标高度契合,特别强调在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过程中,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从小学英语教学的角度审视,这一教学模式为我们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借鉴。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启蒙时期,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和自主学习意识至关重要。“以活动为中心”能够极大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好奇心旺盛,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如英语游戏、角色扮演、歌曲演唱等,能够迅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触和学习英语。例如,在教授动物类单词时,通过开展“Guess the Animal”(猜猜是什么动物)的游戏活动,教师描述动物的特征,让学生用英语猜测,不仅能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还能加深他们对单词的记忆和理解。
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当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浓厚兴趣时,他们会更主动地去探索和尝试。在活动过程中,学生需要自己思考、表达和解决问题,这正是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过程。比如在英语短剧表演活动中,学生需要自主理解剧本内容、记忆台词、设计动作和表情等,这一系列的过程能够锻炼他们的自主思考和实践能力。
《新目标英语》教材为“以活动为中心,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了可行性,这也给小学英语教材的选用和教学活动的设计带来了启示。小学英语教材同样应注重内容的趣味性、多样性和实用性,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便设计出更多符合学生兴趣和能力的活动。例如,一些小学英语教材会以日常生活场景为主题,如购物、家庭、学校等,教师可以围绕这些主题开展模拟购物、介绍家庭成员、校园生活分享等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英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文中提到的“以活动为中心,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实施原则,即激励性、实践性、自主性和开放性原则,对于小学英语教学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激励性原则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尤为关键。小学生正处于需要大量鼓励和肯定的阶段,教师的积极评价和激励能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表扬和鼓励,如“Great job!”(做得很棒!)、“You're so creative!”(你真有创意!)同时我还采用班级优化大师设置不同的分值,30分的倍数可以换头像,60分的倍数可以换奖品,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和进步得到认可,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
实践性原则强调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增加感性认识。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听英语歌曲、看英语动画、做手工制作英语卡片等方式,调动他们的听觉、视觉和动手能力,使他们更深入地体验英语学习。比如,在学习颜色类单词时,让学生用彩笔给不同颜色的物品涂色,并说出对应的英语单词,这样的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记忆单词。
自主性原则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造力。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教师应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例如,在进行英语故事创编活动时,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创作属于自己的英语故事,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
开放性原则倡导营造开放的教学环境,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小学英语教学可以拓展学习资源和活动空间,如组织英语角、英语竞赛、英语文化节等活动,让学生在更广阔的平台上展示自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将这些原则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实践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既保证活动的充分开展,又能完成教学任务;如何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设计分层活动,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等。这就需要我们小学英语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金小玲老师关于初中英语愉快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为小学英语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积极借鉴这些理念和方法,以活动为桥梁,搭建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爱,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英语学习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让他们在英语学习的海洋中快乐遨游、茁壮成长。同时,我也期待与更多的教育同仁共同探讨和实践,不断完善小学英语教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图文:李海群
编辑:张钰娟
审核:金小玲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