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辟全国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发展实践研究新天地
全国名师工作室发展实践研究课题已经进行12年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始于2013年,是国内较早对名师工作室这一事物以课题形式进行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学术团队。一大批工作室主持人、骨干教师伴随着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发展实践研究课题一路走来,从优秀走向卓越,从区域骨干成长为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型教师,并将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和经验辐射到更多的地区,引领、带动一批批教师向专业化发展。
2013年至今,先后在佛山、北京、深圳、银川、上海、成都、呼和浩特等地教育行政、业务部门及学校的支持协助下,举办了十七届“全国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创新发展论坛”。七届全国名师工作室学术年会,四届全国名师工作室创新发展成果博览会,多批次促进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成长研讨会议,由于每次充分考虑到工作室发展遇到的各种瓶颈问题及解决策略,受到一线教师普遍欢迎。
课题研究期间,相继出版了《名师工作室发展实践研究》,《名师工作室成长的足迹》、《引领卓越—百家工作室发展启示录》、《名师工作室卓越发展实践方略》等专著及70余万字的名师工作室发展实践研究成果文集。
课题研究更是凝聚了一批致力于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教育专家和正高级、特级教师,他们为教师发展和促进我国教师队伍素质提升不懈努力,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3年9月在广东佛山创办首届全国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发展论坛。创办论坛的主要目的是激活中小学名师工作室自身健康发展的积极性,总结与推广先进名师工作室成功的经验。自2013年到2025年共举办了十七届全国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发展学术论坛,参加成员达2万余人。在创办、发展过程中,初步形成以下经验:传递党和国家相关信息,进行方向和目标的引领;通过知名专家、学者报告,从理论高度上进行指导;进行优秀的名师工作室发展成果经验展示交流,以榜样示范引领;进行优秀名师工作室、名师名课的展示和教学主张的介绍、交流, 引领名师工作室聚焦课堂,在课堂的改革实践中历练成长;每次论坛进行教师新秀汇报课、论课展示交流、专家名师点评,以此为青年教师搭建成长展示的平台。
实现共融、共研、共建、共享,集思广益,推进中小学名师工作走向卓越之路,引领卓越教师的成长。
名师工作室学术年会已举行六届,不断接纳项目新成员参与研究,同学段同学科名师工作室发展成果交流研讨;名师工作室发展实物成果展览等。还举办了四届全国名师工作室创新发展成果博览会,既有实物的静态展示,也有现场互动的经验互动交流,由于每次充分考虑到工作室发展遇到的各种瓶颈问题及解决策略,受到各地名师工作室的普遍欢迎。
论坛、博览会、学术年会进一步激活了一批地区教育部门领导推进名师工作室事业发展的积极性。他们主动宣传名师工作室建立发展的意义,主动发展周边地区教育部门参与名师工作室发展的研究,主动申办承办包括论坛、博览会等重大活动,主动相约各地域名师工作室的经验交流 ......这些活动极大地提升了工作室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二、在实践研究中全力推进名师工作室发展
针对一线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成员、地区主管名师工作室的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及期盼成为名师的年轻骨干教师的强烈需求,2014年9月由知名教育专家、学者及全国知名的的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倡议下发起成立了名师工作室发展实践研究专业团队,以课题的方式进行实践探索。在受邀到全国各地调研指导过程中,我们深为一大批名师工作室发展优秀成果所感动,这些成果破解了工作室发展进程中一系列有共性的难题,探索了许多有效发展策略、机制,创新了多种室本研修模式;这对全国名师工作室的发展有着十分现实的指导意义。
从2013年至2025年的12年时间,我们先后到20余个省市自治区、50多个地区县进行探索研究、总结经验、现场指导,涉及万名名师工作室成员及教师。我们着力对参加论坛活动的名师工作室进行个案研究。研究个案接近800个,遍及全国(台湾、西藏无)、涵盖高中、初中、小学、幼教、职教及所有学科。数百个地市区县,各学科、各学段,呈现出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水平名师工作室。这作为宏观研究的一个大数据,具有普遍性、代表性,为探索研究名师工作室引领骨干教师走进卓越之路提供了极宝贵的个案、经验。
研究中求教专家、学者50余位,聆听指导,这项措施保证了我们探索、研究的内容及方式的科学性和理论高度。
坚持有针对性的文件、文献研究,伴随课题研究全程。为了探索研究名师工作室的理论、职能,我们收集了100余件有关名师工作室专家学者名师的相关记述,以及报刊发表的名师工作室案例。2019年进行了卓越教师的文献研究,选出来其中的80篇文献汇编成集,供学习参考。跟随名师工作室各项研修活动的开展,我们又收集到60个名师工作室及20个地区教育部门的名师工作室章程。编纂了《名师工作室制度文化汇编》供大家参考。
为了从理论学术的高度进行提升。在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领导的关注下,我们立项了科研课题《基于名师工作室区域教育领军人才培养的实践研究》引领名师工作室向深度、高度发展。课题组核心成员有吴正宪、徐长青、潘建明、李宝玉、蒋守成等来自各地特级、正高级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及相关专家13位组成。该项课题研究于2022年结题。
2024年8月29日,在北京第二十二中学举行了“名师育人长期效果研究”课题的开题会议。该课题是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立项的重点课题,是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背景下的一项实证研究,填补了国内外名师育人长期效果研究的空白,是一项具有学术和历史价值的课题研究。
边研究、边实践、不断发展创新。在研究中对于局部的突出性的关键项目,我们又通过创办针对性强、主题单一明确、较小范围的高级研修班来进行指导、研究。近12年来共举办50多次有针对性主题的高级研修班(与教育局合办)。创办上述有针对性的专题高研班的目的,一是解决推进名师工作室发展过程中的难题;二是进行培训教师工作理念与模式的创新。
在实施研究中探索建立名师工作室实验区。为了有效推进地域性名师工作室发展,深入探索研究名师工作室推进教师走上卓越之路的规律和操作方式,我们与辽宁省海城市教育局、与呼和浩特市土左旗教育局、银川市金凤区教育局、宁夏宁东学校签订了地域性名师工作室组建与发展的项目协议。在实施研究中我们总结、凝练名师工作室发展经验,物化、推广探索研究成果。2015年在论坛活动三周年时,我们主编的一本专著《全国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发展实践研究》正式出版,此书对一线名师工作室发展路径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2017我们主编的第二本专著《名师工作室成长的足迹》正式出版,虽然比较稚嫩,但是反映了名师工作室成员中发生在春天的生动的故事,为一线初级建立中的名师工作室所欢迎,对推进全国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发展起了很好的作用。
2021年我们出版了《引领卓越——全国百家名师工作室发展启示录》,前期进行了广泛的征稿、约稿,一批正高级特级省市级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纷纷投稿,大大提升了我们研究理论学术水平。
名师工作室创建时间不长,但已取得初步的成效,这充分说明名师工作室在引领教师走向卓越上有着十分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
研究过程中不定期举办具有针对性的各种研讨会、及学术沙龙活动,组织各地各工作室分学科、学段异地交流经验,为各工作室搭建展示平台,推荐多个各地区工作室优秀成果和名师在规格较高的学术会议上进行展示交流,受到各地工作室一致好评。有些地区的名师通过我们的推动和培养、当地教育部门的支持加上自身的努力,已经走出区域、走出本省,将经验成果辐射到更多的地区,成为名副其实的名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