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视界- 新闻资讯

【高峰论坛感悟】一线教师如何做研究——追求专业发展,做研究型教师

作者:程春慧 发布时间: 2023-10-27 阅读:( 5623 )  

653b26a0185e4.jpg


作 者 简 介


653b26d79db58.jpg

程春慧,2018年硕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16.8-2017.5曾任教于泰国呵叻府呵叻学院,承担大二年级汉语教学工作,被国家汉办评为优秀汉语教师志愿者。2018.9-2023.7任教于包钢九中,担任语文教师兼班主任。2023.9月入职包钢一中,担任高一年级语文教师。

精湛的教学艺术是教师的立身之本,专业发展是教师成长的第一要务。2023年10月16日,昆区教育局主办以“打造教育新高地,汇聚发展新动能”为主题高峰论坛继续在学校进行,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发展实验研究项目组副组长、江苏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蒋守成进行了《一线教师如何做研究》主题讲座,深入浅出,扎实落地,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多样化的专业发展思路。

讲座伊始,蒋老师便指出:学校和教室是一个大的"实验室",教师身处其中,时时刻刻都面临着问题。仔细梳理,就会发现很好的研究课题。他总结为“教室即研究室,问题即课题,成长即成果”。以此来说明,一线教师与“研究”的距离并不遥远。

在我看来,蒋老师对“问题与课题”“研究与发展”“研究方式与研究方法”的解读,细致精准,为我们明确了专业研究的路径。

一、问题与课题

问题是客观的,课题是建构的,课题是“问题的转换”,“原生的”“赤裸裸”的问题不是课题。如:我们可以将“生字词抄多少遍效果最好?”这个问题,转化为“生字抄写频次与数量的研究”的课题。

问题是课题研究的起点,课题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科学合理最大程度的解决问题。

二、关于“教育研究”与“教师发展”

关于“教育研究”,蒋老师指出:研究教材是教师发展的“第一必修课”;研究学生是教师发展的“第一专业”;研究育人是教师发展的“本质追求。

另外,讲座特别谈到,真正的教书不是照着书本教,而是照着人教。照着书本教是对书本负责,照着人教才是对人负责。从教书到育人,教师需要做出改变,这个改变的行为就是教学,这个改变的过程就是成长。

因此,教师需发展自己,要从教书走向育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用 “育人”的方式“育分”。

三、关于“研究的方式”与“研究的方法”

研究的方式三类:一是基于日常问题研究,如“针对学生作业本收不齐怎么办?”这个问题,教师可以进行“小学数学作业过程性评价方式的实践研究”。教师对日常问题的研究是基于个体独立思考的碎片化研究,是我们专业成长的基石。

基于日常问题做研究,教师可以对学生日常行为、对课堂教学相关事件有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可以基于思考和研究写成论文;还可以让教师从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从不会做到会做,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会研究到会研究,是一个成长的过程。

二是基于主题进行研究,如关于“五项管理”主题的研究,从不同角度研究不同因素对学生学业质量的影响程度,比如早餐对学生学业质量的影响?学生睡眠情况对学业质量的影响?不同阅读类型课外读物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教师还可以围绕“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教师对不同类别学生的关注”“选择性坐班的实践”等主题进行研究。

三是基于课题进行研究,课题研究是教师自己的事,可以不受其他因素控制,就和写论文上日常课一样。教师可以选择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学、研究课程等。

常见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行动研究、叙事研究、调查研究,然后综合进行实施。

课题研究的一般流程为:第一,确定一个好的选题(课题申报、课题方案、开题报告、开题答辩);第二,运用一种研究方法(一种为核心,其他做组合);第三,经历三年研究过程(学期计划、阶段总结、中期评估);第四,成果的提炼,如,发表一些研究论文(与课题相关的论文),提交一份总结报告(结题鉴定书、结题报告)。

“教师即研究者”,蒋老师的讲座为一线教师理清了思路,指明了专业研究的方法与方向,帮助与会老师在做课题研究时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今后,我们将以低姿态高标准走进科研的殿堂,发现问题,转化为课题,润物细无声地研究、成长,最终指导教学实践,实现由普通教师向研究型、专家型教师的转变。

653b27841006c.jpg


参与评论 共有0条评论


微信

分享到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