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践研究- 正高特级引领工作室
实践研究

Practical research

联系方式
北京市东城区沙子口路78号院A座201 - 206
电话:010-67284012 67234737 67233432
邮编:100075

武维民 - 感悟名师思想 在同伴研修中成长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武维民 发布日期:2019-05-17

2008年6月18日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启动了。做为72名团员之一的我,从此  踏上了一条追寻教育理想之路。我特别庆幸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有这样幸福的经历,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工作站是我成长的加油站。在这里有吴老师全方位的引领,有各位专家悉心的教导,有同伴真诚的互助;在这里我享受着高质量的教师研修活动,享受着专业挑战的快乐;在这里我品尝着服务、指导、成就他人的幸福。五年的研修经历,工作站不仅给予了像我这样的年轻教师一个梦想,更重要的是工作站给予了我们实现梦想的机会和力量,让我们拥有了实现梦想的实力和勇气。

一、学习---唤醒专业自信

研修中不知多少次与吴老师朝夕相处,不知聆听了多少位专家的教诲,不知参与了多少次别开生面的研修,不知走进了多少位团员的课堂……,一次次名师大讲堂,一次次外出访学……团队留下了我们成长的足迹。工作20多年的我就像一名刚入职的新教师一样,涌动着成长的冲动,品味着自我成长的快乐,不知不觉有了传播这种快乐的愿望和责任,因为我谨记工作站的宗旨:引导每位教师享受高品味的职业幸福。我也知道团队的最大愿望:让更多的小学生享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回顾工作站五年的研修经历,伴着学习和思考,五年中我一直在追问和感悟着教育的真谛。

怎样做人?吴老师说的最多的是“做人、做学问、做教师”。做教师要先做人,做好人。五年中,我感受最深的是吴老师和专家们“谦逊、平和、豁达、执着……”的人格魅力,从成为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成员的第一天开始,我就被这种氛围所包围和感染,工作站给予我们的不仅是精湛的业务, 也教会了我们如何在坚定与豁达中享受数学带给自己的幸福与快乐,在简单与朴素中享受作为一名数学教师的宁静与追求,做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首先要学会做人。只有人格高尚的人,才能成为业务精湛的人,才能成为优秀的数学教师。

怎样做教师?教师是孩子们一生经历中一位重要的朋友,是孩子们学习道路上的引路人。所以我认为做为一名教师心中要有大爱------爱教育、爱孩子、爱学科。只有心中有爱,我们的心才能与孩子的心相通,才能读懂学生的需求,才能给予学生需要的尊重,才能点燃学生内心的希望。只有心中有爱,孩子们才能视我们为真诚的朋友,教师才能成为学生零距离的权威,所以说大爱无疆,教育是付出爱也是收获爱的事业。

怎样做数学教师? 一名数学教师一定是一名好教师,同时具有深厚的数学学科素养,能深刻理解数学学科的本质,具有丰富的数学学科本土知识,有效地掌握数学教学方法和策略,具有不断引导儿童品尝“好吃有营养”的数学的能力。作为基础教育学科的数学,是我们小学数学教师的关注重点。儿童数学教学不仅仅是数学的研究,而是儿童数学的教学的研究,更是数学教育的研究,这就要求我们找到有营养和好吃的契合点,要发展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的知识与能力,同时要调和出适合儿童口味的让学生乐于接受的数学学习,实施友善儿童数学教育。

怎样做有学科见识的数学教师?一名数学教师不仅有对数学学科深刻的理解,还要有开阔的视野和眼界,要有丰富的知识和情趣,要有对数学教育的全面理解和感悟。有学科见识的老师不仅仅满足于“传道、授业、解惑”,而应该是一个充满激情,给孩子自信,给孩子智慧,给孩子力量,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幸福,为孩子获得终身可持续发展的老师。

怎样做有境界的数学教师?“成就他人,成长自己”这是工作站团员们最爱说的一句话。五年来我也有了从开始关注自身优秀到现在的带动教师群体成长的变化。积极发挥资源的传递作用,带动周边教师共同成长,这是做为团队核心成员的责任。从优秀教师向资源教师的蜕变,是提升教育境界的标志。

曾经记得有这样一句话“做教师培训最重要的是唤醒和激发”。几年的站内研修,我的职业精神、专业技能、专业情谊都在发生着“由内而外”的变化。学习不仅使我体验专业成长的幸福,具有了专业发展的自信,也具有了服务他人的勇气。

二、实践---明确教学主张

好课不是说出来的,好课是在不断地研磨中练出来的。好教师不是教出来的,好教师一定是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的摸爬滚打中成长出来的。正是吴老师的倡导,工作站把课例研磨作为重要的研修方式,在一节节优秀课的设计与研磨中我们由学术走向悟道。

故事一“精彩的一笔”

还记得2010年8月的一天,我随吴老师应邀到河南一所学校进行教学交流。下课了,当我为学生的精彩表现兴奋着,心中为自己的表现暗暗高兴的时候,只见吴老师快速起身,来到黑板前,指着一幅学生的作品:“小朋友我特别欣赏你的画图方法,刚才武老师把你画的那条长长的线擦掉了,你有什么话说吗?”他嘟囔着说:“没有”。“老师这样做,你认为好吗?”他小声说:“好”。吴老师接着问:“心里一点想法都没有吗?”他不再说话了。这时,吴老师笑着说:“我和武老师的意见不同,我认为你的长长的一笔挺好的,这是你的创造啊!你说呢?”小男孩抬起头忽闪着大眼睛,看着吴老师“哦”了一声,眼睛中掠过了一丝笑意。吴老师接着鼓励他:“大胆告诉老师你的想法。”他涨红了脸大声地说:“武老师,我不想让您把我长长的一笔擦掉”。听了小男孩的话,吴老师和听课的老师都笑了,只有我的脸红了,我快速地走向小男孩,握住了他的手说:“对不起,老师把你精彩的一笔擦掉了。”小男孩激动地使劲点点头,我们两双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回忆自己的做法和吴老师访谈的场面,不禁让我思考,我一直认为自己能读懂学生,能关注孩子的感受,今天看来自己还是理念层面想得多,而没有把理念转化为行为。其实对学生的尊重,还要落实在行为上,让学生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尊重是最重要的。

尊重学生首先要宽容,不要一味地用成人的眼光要求孩子,要给学生展示个性的机会,要允许学生犯错误,要给学生幸福的体验,这才能让学生更多地感受到学习的成功和乐趣。教师要把尊重真正融入自己的心中,这样的尊重才会自然不会刻意,这种从心而发的尊重,才能激发学生更多的精彩。

故事二“让学生走上前台”

2009年我接受了一个任务,录制一节“北京市百节名师风采课”。当时小学数学选取了10节课,我是10名教师中唯一一名农村教师,我的指导老师是吴正宪老师,我讲的是京版教材二年级《估数》一课。

我设计的其中一个活动,是让学生根据课件演示已知线段的长度,估计其他线段长度大约代表的数量,设计的目的是把已知线段的长度作为标准,学生根据已知标准进行估计。

吴老师看后问:“为什么不让孩子亲自动手试试,让学生自己找标准呢?能让学生自己操作吗?”看着我疑惑的眼神,吴老师接着说:“比如把课件上的线段移到黑板上来,你想想怎么样?”

听了吴老师的建议,我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说:“吴老师,我好像明白了,您是告诉我要让学生动起来”,听了我的话,吴老师高兴地说:“对呀,让学生走向前台,老师要退下来,这样我们的数学才好玩,学生也会在活动中越来越聪明啊。”

在吴老师的指导下,原来15页的课件只剩下三页了。三个活动都由教师的调控变成了学生自主的活动。

最后课件中估计线段的长度改为小动物找家的游戏。在黑板上用一条红线作为小动物回家的路,其中一段是200米,在故事情境中使学生自己想办法分别找出200、400、500、600、950米的长度。由于为学生创设了自主的空间,学生找标准的方法多种多样,有的用书量,有的用直尺量,有的用黑板擦量,有的用手卡……孩子创新的火花一下就点亮了,对如何找标准、创造标准一下子就更加明确了……

这正是“让学生走向前台,教师要勇敢地退下来”的力量所在。教师勇敢地退下来,把主动权真正地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也许是对为人师的真正的挑战。

正是这样不断地研磨、不断地反思,一次次地摸索蜕变,我逐渐形成了简单、轻松、厚重的教学风格。在课堂教学中我坚持上有情感的课,为学生创设宽松的氛围,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尊重,在师生的情感交融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打造快乐的小学数学课堂;上有过程的课,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在合作、探索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愉悦,注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打造厚重的小学数学课堂;上有价值的课,使学生充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注重对学生思维价值的培养,力求让学生多角度的思考,多渠道的解决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打造智慧的小学数学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把数学“冰冷的美丽”与“火热的思考”有机地融合,使学生既体验着学习数学的快乐,又感悟着数学学习过程中理性的思考,力求数学的科学性与教育性完美的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几年中,我在人教社举办的五省市教学评优中获一等奖,录制的百节名师风采课在中国教育台播放,在北京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录像评优中获一等奖,先后到大兴、密云等区县上展示课,并应邀到河南、内蒙古、兰州、合肥、重庆等地做教学交流,受到了老师们的欢迎。在一次次的历练中,我终于感悟到:

三、研究---积攒教学底气

在工作站中我学会了研究,在研究中我学会了合作、学会了思考我们经历的研究的全过程。在研究中团员们最害怕的就是动笔写。吴老师鼓励我们说:“做为一名优秀教师首先要做得出来,做出来了还不够,还要说得出来,写得出来,这样才能在深化理性认识过程中促进我们的专业成长。”

2010年的3月,团队开展关于优秀教师资源价值分析的研究,我所承担的任务就是分析吴老师的资源价值。但作为一名团队的成员,我有这样的能力和高度去全面的论述吴老师的资源价值吗?吴老师四十年丰富的教育人生经历我能从一篇文章中阐述清楚吗?我应该以什么样的视角来阐述吴老师的资源价值呢?……这些问题都在我脑中萦绕,笔拿起又放下,正是知道这篇文章的分量所以迟迟不能下笔。

自己下水

无奈之下,我拨通了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张铁道校长的电话。张铁道校长是我们团队的指导专家之一,他和团员们更像是朋友,在我们遇到困难时习惯从他那儿得到指导和帮助。当我叙述完自己的困惑之后,张校长在电话中说:“建议你重温吴老师40年的教育生涯,要真正读懂吴老师后再动笔。”我找来吴老师的教学专著、以及其他教师、专家等对吴老师的评价文章等认真阅读。我和专家和团员们座谈交流,在对话中寻找灵感。我采访一线教师,听来自一线的声音……在10天之后,我完成了解读吴老师的资源价值这篇文章的初稿。

头脑风暴

写完之后我把文稿发给张校长,我立刻接到张校长的信息:维民下午三点办公室见面谈。我如约来到校长办公室,校长先阐明了自己的观点:“看了你的第一稿,我看到的是一位粉丝的情感,用感性表述着对吴老师的崇拜。作为一名团员经过两年的亲密接触,我们是不是应该用理性的眼光审视吴老师的资源价值呢?” 听了校长的阐述,我似乎有点明白了。这时,张校长拿出了一张白纸:“说到优秀教师的资源价值,你认为都有哪几方面呢?”短短的十分钟满满一张纸记满了我们讨论的内容。最后张校长进行了归纳建构,为我梳理了要撰写和呈现给大家的观点和内容。短短半个小时的时间我找到了撰写这篇文章的主线,明确了主要的内容,这时的我心里轻松了许多。

七易其稿

头脑风暴让我重新定位文章的核心内容,并试着搭建了文章的结构,进行了第二、三稿的撰写,从介绍吴老师的成长历程开始,再撰写吴老师的实践经验和教育理念观点,发给张校长后第二天收到了张校长的邮件:

按着校长的提议我对文章进行了调整,修改出了第三、四稿,张校长一一进行了指导,第五稿很快成型,我也认为自己撰写的基本满意,但当收到校长的反馈时心里咯噔了一下:满目的红字,仔细看:有不通顺句子的修改、有错别字的订正、有参考文献的正确标注格式、甚至有“的地得”的修改,有标点的修改,我汗颜和惭愧。在第六、七稿修改过程中张校长对每部分的撰写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在第七稿结束后张校长发来信息:

3个月的时间终于完成了,当时的喜悦是无法表达的。

因为我知道我完成的不仅仅是一篇关于吴老师资源价值的文章,

更是对吴老师40年教育生涯的细细品读。当我们已经习惯于用感性的话语表达对吴老师的喜爱的时候,现在要用理性的眼光深刻体悟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感悟吴老师40年的成长历程带给我们的启迪:

启迪之一:对教育事业全心地热爱,努力实施友善儿童教育。

启迪之二:对教育有独到见解,形成自己的思想和实践体系。

启迪之三:能够全面把握学科知识,有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

启迪之四:会研究和会反思,把传播和带动做为己任。

2010年6月18日,在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总结会上,我撰写的《我们心目中的吴老师——谈吴老师的资源价值》一文作为会议交流材料,受到了专家的肯定。五年中,我得到了太多专家的指导,专家们的真诚和友善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是这样一次次的锻炼,自己的研究能力,写作能力有了明显地提高。其中《让思维历险》、《在课题研究中成长》、《解读吴正宪老师的教学特色》等15篇文章发表在《人民教育》、《小学数学教育》、《小学数学教学》等国家级刊物上。《关于“百以内加减法单元”学生运算能力的调研与分析的研究》在2012年12月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评比中获一等奖。回顾5年的经历,是研究带给了我不断的成长。

1. 要有接受挑战的勇气。这样才能在不断地迎接挑战中感受不断成长的乐趣。

2.要有坚持不懈的耐力。在坚守中加深理解,提升品质。

3. 与人合作中练就三种品质。“智力的勇气”、 “理智的诚实”和“明智的克制”。

四、辐射---传播教学资源

五年中我享受着吴老师和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体验着不断成长的职业幸福,我时常在想,把吴老师和专家的理念传播出去,把自己学到的感悟传播出去,把同伴好的经验传播出去,要让更多的一线老师享受到职业幸福。于是,我把“在成就他人中成长自己”作为自己职业生涯的又一目标。

(一)传播积极向上的职业状态

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作为一名教师更要有精神。吴老师常说:有的工作可以出工不出力,有的工作既要出工又要出力,唯有做教师不仅要出工出力用心,还要付出真感情,所以良好的职业状态是做好教师的基础。五年中我一直被团队的精神所感染,主动、积极、向上已经成为我们的工作习惯。所以在工作中我们把成长的愿望,积极的状态,幸福的感受,传播感染一线教师,把幸福的职业状态传播给教师们。

(二)传播“友善” 儿童教育的理念和实践

在工作站学习的五年,我也逐渐理解了吴老师的课堂观、教师观、儿童观等内涵,还记得吴老师通过课告诉我们:儿童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设法调动儿童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实现教育目标。儿童是发展中的人,既有潜力又尚未成熟,教师要注意开发挖掘学生的潜能,又要包容学生的错误,并利用错误这种教育资源促进学生的发展。数学教育不仅要传递知识,更要启迪学生的智慧,完善学生的人格,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这正是友善儿童教育的内涵。我把这些理念和做法通过各种形式传播出去,讲座、做示范课、评课、教研,使老师们真切地感受到:教育的最高境界是用一种生命的精神去浸润许多生命,用一个智慧的生产去创造另一个智慧。友善儿童教育就是要走进儿童的心灵,让儿童在学习的幸福中成长。

(三)传播团队的研修理念和方式

2009年,我调到房山区小学教研室担任主任,如何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在问题的解决中不断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成了我新的研究课题。我把团队研修的理念和多种方式带到教研室,把明确主题——巧在设计——重在过程——成在后续的研修模式移植到教研室的教研工作之中,使我区的研修方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在教研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认为:有效教研一定是打动人心的、能改变教师教学行为的教研活动。作为教研员首先要有资源意识,要把教师和学生作为重要的研修资源,使个体的教学经验升华为群体的专业资源;其次要满足教师的需求,解决教师在实践中的问题,满足教师真实情景中的体验;第三要开展连续性、跟进性的教研,通过有后劲的、连续性的行为干预,提升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自觉性,形成良性循环;第四是教研活动的起点是学生,从学生的行为和表现中挖掘教师的需求,以此找到教研的起点。几年来,小学教研室的活动丰富多彩,受到了教师们的欢迎。

(四)传播延伸总站研修成果

2012年9月27日,房山区教委和教师进修学校为充分利用“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的专家资源,搭建房山区小学数学教师成长平台,积极探索教师专业成长的研修新机制,成立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房山分站。做为总站的核心成员,我担起了分站负责人的任务。为把分站的工作落到实处,我们采取网络培训为主,网上与网下相结合、分站与教研室相结合、专家与基地校相结合的培训方式,构建“1+6+N”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树立706名教师一个都不能少的工作理念。工作站从全区范围内选取49名有良好学科素养和工作热情的数学老师作为工作站核心组教师。将市、区、校三级骨干教师全部纳入工作站这一平台。重点进行专题研究,进行研修活动设计,在成长自身的同时辐射到全区所有数学教师;选取六所学校作为工作站基地校,49名核心组成员分别依托六所学校成立研究小组,做到总站指导---分站实施-----校校联动----师师互动的研修机制。以此带动所有教师的共同的发展,通过实施最终让我区的孩子们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让每一位教师享受到高品位的职业幸福。

在半年多的研修中收到研修体会400余篇,做研究课38节,录像课58节,大事记10本,录BDS课43节。录制了吴老师八大课堂2章。1篇论文获全国一等奖、4篇获北京市一等奖,教学设计获北京市二等奖,研修成效刊登在《现代教育报》。

回想自己工作站的经历,我获得了太多太多,先后应邀参与教育部农村教师远程培训、小学数学课标网络培训、国培等项目的培训工作。作为主编或编委参与了《吴正宪儿童数学教育》、《听吴正宪老师评课》等10本书的编写,《让思维历险》等26篇文章发表在《人民教育》等国家级刊物上。并应邀在北京、河北、河南、内蒙古、兰州、合肥等地做教学交流。先后被聘为 “北京市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研修远程培训项目指导专家”、“促进北京市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项目的指导专家”等。由于成绩突出连续三届被评为北京市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2008年成为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核心组成员,2013年被评为北京市首届名师发展工程培养对象。由于业绩突出,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珠算教师 ,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先进工作者,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北京市优秀德育工作者, 北京市紫禁杯班主任,房山区教育之星等称号,我的先进事迹刊登在北京市《铸就师魂--首都师德楷模先进事迹系列丛书》中。

回望工作站研修的历程,一段难忘的人生岁月,心中满是成长的幸福,在成长的道路上得到了太多人的帮助,感谢的话语汇聚成沉甸甸的两个字“感谢”,我想最好的形式是延续这种感谢,将自己的获得毫无保留地传播开去,让更多的老师享受到职业的幸福,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良好的小学教育。

 





微信

分享到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