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德育中国- 德育课程
德育中国

联系方式
北京市东城区沙子口路78号院A座201 - 206
电话:010-67284012 67234737 67233432
邮编:100075

主题班会 《我是小学生啦!》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 发布日期:2019-04-03

北京市朝阳区垂杨柳中心小学  郑丹娜

一、设计背景:

这是一份“入学教育”的班会方案。面对刚刚从幼儿园走来的孩子,这时候要特别注意做好两件事:一是尊重孩子的好奇,保护好孩子兴趣,使孩子对学校和学习充满了向往。二是帮助孩子们建立好规则意识,潜移默化的培养孩子们好的行为习惯。

我们的教育,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语言上,都要尽可能的符合孩子们的童趣,尊重儿童快乐的情绪主调,这样才能让孩子对学校满怀兴趣,对老师产生感情,对新的生活产生渴望。

因此,我们要充分选择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的方式——诵读规则儿歌等方式,悄无声息的让“规范”落到孩子的心里。

二、教育目标:

1.学生刚刚从幼儿园走来,通过此次班会使学生顺利做好过渡:了解学校的生活,迅速融入新集体。

2.培养孩子们的规则意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上课时间、适用年级和活动准备

上课时间:新生入学的第一天

适用年级:一年级小学生

活动准备:

1.给孩子准备好一份礼物:一个漂亮的带卡通图案的“成长本”

2.准备一颗大大的心形展板、写有学生名字的心形小卡片。

3.校园一天生活的电视纪录片:(大约10分钟)

早上同学们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上学来,见到老师主动问好。同学之间互相招手打招呼。

同学们上课的情景,课上孩子们认真听讲,坐姿端正,积极举手发言,举手姿势规

范。站起来发言站的姿势好,声音很洪亮。

课间休息的情景:同学们在教室里、操场上愉快的游戏;教室里,下棋、拍手游戏、眺望远方、抓子、调小棒……;操场上,老鹰捉小鸡、跳皮筋、投沙包、跳房子、抖空竹……排队上操场、认真做眼保健操、放学排队和老师同学告别的情景等等。

四、实施过程:

(一)班主任亲切的致欢迎词:(2分钟)

亲爱的孩子们:

今天的天空格外蓝,

今天的心里格外暖,

我又有了42个娃娃,

我就是你们共同的妈妈。

         

告别幼儿园的伙伴

新学校是我们的乐园,

我加上你们 42个娃娃,

43成员组成我们的阳光之班。

 

知识会温暖你的心田,

老师和同学是你最好的伙伴,

今天你还是个娃娃,

六年后你就是有知识的少年,

 

高高兴兴一起玩,

快快乐乐做伙伴,

大心是我、小心是你,

心心相连,手相牵!

(二)走进我的新“家”(8分钟)

在班主任的组织下孩子们贴“心”。

老师先来贴,把自己的“心”贴在正中间,同学们的“心”贴在大心上。

5ca45e98d1390.jpg

老师在“心”的中间写上“我们共同的家”。

(三)走进我的学校:(13分钟)

教师:学校的生活不同于幼儿园的生活,你想知道学校的生活是怎样的吗?

1.观看录像——《我们的一天多快乐》播放事先编排好的录像带,背景音乐《我们的生活多么美好》

2.参观校园——带领孩子参观一下校园,了解这个全新的环境。

3.说说体会——学校的生活是怎样的呢?

孩子们自由发言:

可以围绕以下几个内容:

(1) 学校的生活是快乐的。

(2) 学校有学习知识的课堂。

(3) 学校有纪律要求

4.教师小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纪律是学习的保证,学校里有许多快乐,但是也的确要遵守纪律,下面我们就来通过几个小儿歌了解学校的一些纪律。

(四)走进学校的纪律:

老师带大家一边看图一边拍着手学习儿歌

5ca45edc8953c.jpg

(五)接受我的礼物:

老师送给大家一份特殊的礼物——一个带卡通图案的“成长本”

孩子们:老师相信你们每个人都能做一个遵守纪律、热爱学习的孩子,老师送给大家每个人一份礼物——“成长本”。我会每天帮你记下你成长的足迹,看谁的本子得到的奖励最最多!

在乐曲声中老师为每位孩子颁发“成长册”

五、教后记

九月份,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格外重要,从这个月开始他们正式告别幼儿时期,从一个自然人成为了真正的社会人,是他们一生学习生涯的开始。这个月既是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又是孩子学习兴趣形成的重要时期。

本节班会我注意做到了一下两点:

1.沟通情感:

(1) 让孩子“爱”上我,而不是“怕”上我。

孩子们刚刚从幼儿园走来,面对新的学校、新的老师、新的同学、新的学习形式,心中写满了有趣的问号,我朗诵了为孩子编写的小诗歌,把他们称为我的孩子,把我看成他们的一员,把彼此陌生的几十名孩子用“家”的称呼连在一起。

一边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一边我注重采用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童趣的方式,从而消除了孩子们的疑虑,调动了孩子们的情感,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把孩子们的心态调整到最佳点,让孩子“爱”我,而不是“怕”上我。因为孩子爱上我,在某种意义上,就等于爱上了学校、爱上的学习。

(2) 让孩子爱上学校,而不再怀念幼儿园。

人很难从熟悉的环境中走出来,从幼儿园到小学,孩子们虽然很小,但在他们的小小的心眼里却在不断的比较幼儿园好,还是小学校好。通过本次班会我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到学校是来学习知识的,上了小学就意味着自己长大了。在此基础上,再让孩子了解学校的生活,学校的规则,使得孩子们把兴趣点转移到学校中来。

2.培养习惯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而开学的第一个月正是学生了解要求、学习规范的重要时期。我采用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儿歌诵读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规范,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1)诵读儿歌,知规范。

一颗颗充满童稚的心,呼唤“童趣”的教育。在入学教育中,我们可以把各种规范编成童谣、儿歌教孩子们诵读。这样既丰富了孩子们的语言,又潜移默化地把学校的纪律渗透到学生们心里。

5ca45f0de799a.jpg

为了强化学生的规则意识,老师在后续还可以和学生约定一些口令:

比如:

排队时老师说:“快静齐——”学生接着答:“让我们的队伍静悄悄。”

在楼中行走老师说:“靠右行——”学生接着说:“不跑不跳不打闹。”

写字前说“三个一”.学生可以边摆姿势边回答“一拳,一尺,一寸。”

儿歌的诵读,口令的强化,能够帮学生们逐步建立起规范意识,但要真正形成习惯,还需要一个体验和训练的过程。

其实班会只是个培养习惯的“引子”,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还应给落实在训练中。

可以采用规范训练四法:

(2) 体验训练,见行动。

 “演”中训练,让做得好的同学进行行为表演,“怎样向老师鞠躬问好”“怎样有礼貌的进办公室”。

“赛”中训练,比如:排队以男女生竞赛的形式进行等等。

“听”中训练。把学生中的好行为编成故事,讲给大家听。

“树”中训练。树班里表现好的同学为小榜样,用榜样的力量来激励其他同学。

体验训练是一个理解要求的过程,教师要把训练贯穿于习惯培养的始终。

(3)评比制度,来激励。

养成习惯,还需要评价的激励。“成长本”实际上就是激励大家的一种评价方式。

总之,要让我们的教育深入孩子的心,不能简单说教,而是要采用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方式,去打动孩子的心灵。让孩子们爱上我们,信赖我们,乐于接受我们帮助,而不是怕上我们,被动接受我们的教育,只有这样,教育才会在孩子的心灵中产生积极的效应。

六、资料补充

附件:

我的成长册:

在孩子们刚刚入学阶段,我们的成长册,主要有两个表格组成,“在学校里我最棒”主要由教师来填写,“做好‘三个十分钟’”主要由家长填写。

5ca45f71d979b.jpg

孩子们入学一段时间以后,成长表的内容可以根据实际进行调化,并且逐渐加入自评、互评。




微信

分享到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