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夫名师工作室接到了宁夏海原县教育局邀请,邀请一线教师代表前往海原县为即将参加高考的高三学生做考前指导,能够参加这次助教活动,我感到无比幸运。工作室的成立,为我们提供了学习平台,国立夫老师的敬业精神感染着、激励着我们每一位成员。工作室自成立以来,秉承爱的教育,注重对学生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学生积极情感、端正态度和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在工作室里,我认识了很多有理想、有干劲、有智慧的伙伴,一次次的工作室活动,凝聚了我们的团队,使我们在交流学习中提高了自身素养。
接到海原县教育局邀请后,工作室非常重视这次活动,为了更好地与西部地区教师探讨教育理念更新,教学方法改革,国老师组织工作室的成员对这个专题进行了研究讨论,我们苦熬了几个昼夜,不断修正方案。每个成员伙伴都鼓励我,支持我,帮我树立信心,同时用深厚的专业功底帮助我梳理和修正教学细节。他们扎实务实的工作态度让我很感动,也很感激。国立夫老师更是不辞辛劳,一遍遍地帮我磨课、评课。即使做了这样相对周全的准备,我的心中依然是忐忑不安。
同时参加助教活动的还有外校的五个教师,初次见面,他们的热情与淳朴打消了我的不安。但是,一路走来,即使已经做了充足的准备,路上的行程还是让我们有点吃不消。从银川下了飞机,汽车在高速公路上疾驰了两个多小时后又在盘山公路上颠簸了两个半小时,才到达雪山脚下。我们要助教的两个学校就坐落在雪山脚下的县城。一路上,当地教育局负责同志向我们介绍了他们的现状,海原县位于宁夏中南部,地处干旱地带,交通不便,距离银川市有三百公里的山路。很多学生大学毕业之后就留在大城市工作生活,不愿意再回到生源地。当地目前教师资源紧缺,教育理念、教育方式亟需提高。为了升学,很多学生从海原转学到银川市里学校,整个县城优秀生源流失非常严重,学校面临巨大的生源压力。
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我们当天下午展开了助教行动。我给孩子们指导的是高考完形填空的解题策略,这是高考英语当中最难以把握的题型。通过孩子们的课堂表现和沟通,我了解到,大部分的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对于一些常用的重点词汇把握不牢固;在整体阅读上更没有形成良好的方法习惯和解题思路。孩子们的这些不足恰恰是我们工作室正在思考的,工作室曾对于目前高中生英语的阅读和写作状况开展过调查研究,发现学生的阅读和写作现状令人堪忧。表现在阅读量和写作量不足;阅读习惯有待于改进;写作存在词汇,语篇多方面的困难。为此,近两年国立夫老师带领我们申请了关于英语课外阅读和课程资源的省级课题和国家级课题。针对目前学生阅读和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工作室编写了多本校本教材,帮助学生在词汇上稳打基础,同时在各个年级展开了分层次指导阅读和写作,从读前准备到阅读中习惯技巧的培养,再到读后“以读促写,读写结合”。
课后与当地的教师座谈交流时,他们介绍说现在教学进入到一个转型期,一方面教学中存在资源匮乏和学生语言基础薄弱等多重困难;一方面遇到教学信息化和国家对少数民族教育扶持的机遇。为了改变现状,提高教学效果,他们坚持网络学习,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努力达到教材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交流期间,我们讨论了两地学生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分享了我们工作室在阅读与写作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及高考备考方案,他们对我们工作室的理念深深认同,并愿与我们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和整合。
在助教过程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在课上他们积极的态度和对知识的渴望渴求让我深深地触动。课堂上所有人的眼神专注,充满朝气活力,对老师发的指令和讲解的内容反应机敏,没有一个学生懈怠拖拉,全班同学行动一致,整齐划一,都在认真思考,专心听讲,积极跟进老师思路与点拨。这样认真的学习态度和对知识的好奇与渴求,恰恰是我们自己学生身上所缺乏的。我真正地体会到了教师跟着学生的思路和步伐上课,第一次认识到这才是理想的课堂,真正的学本课堂。两个小时的课题完成后,我蹲在了地上,学生紧张地上前询问,我说:“没事,你们太热情了,带动地我都不由声音太大,累得肚子疼。”回来后,我把我的经历和感受在课上和学生分享,同学们的心灵很受触动,学生说如果我们有这样的好奇心和这么强的求知欲望,那我们人人都会成为一只猛虎,一只乘风而去的大鹏。
回到工作室,我和同志们汇报了海原之行的所见所闻所感,讲到当地教师和我们在教学理念上的一致性,秉承爱的教育,坚持人性的培养。讲到了他们在艰难贫困的条件下注重自身成长和专业发展,努力奋斗、执著追求的精神。讲到西部学生和我们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我们研究课题和分层次阅读对他们的指导帮助。国立夫老师说这是对我们研究工作极大的鼓舞和肯定,我们更加坚定了教学改革的信念,并且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找到了目标和方向。
海原之行,我结识了很多志愿者朋友,学到了很多东西,更深刻地理解了奉献的意义。想想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青春热血让我充满干劲,教学热情使我不知疲倦,然而随着时间流逝,热情褪去,我感到迷茫、懈怠。是在国立夫老师和工作室的带动下,我才慢慢地正确认识了教师这一职业,慢慢懂得了奉献是一种责任。在这片纯净的土地上,距离苍穹更近的地方,我觉得我的心灵也得到了净化,从同行的身上看到了什么是“大爱无边”。
我不敢说,我执教的一节课会改变孩子多少或有多少影响。但是我可以肯定的说,这次助教活动是值得我怀念一生、激励一生的。国立夫老师的谆谆教导指引着我奋进;工作室同行求真务实的情怀感染着我要脚踏实地;孩子们的求知热情和朝气活力让我充满斗志。
几个月过去了,俯于桌案,立于窗前,偶尔会想起那一段海原之行,学生们的音容笑貌和求知的眼神仿佛就在眼前,辽域雪山的呐喊和贺兰山下的铮铮铁马仿佛就在耳边。我知道,这份记忆会永远激励着我,在名师的指引下和工作室的其他同志并肩共进,为了爱的承诺,不会停止追求梦想的脚步,不会忘记对职业的忠守。
国立夫名师工作室接到了宁夏海原县教育局邀请,邀请一线教师代表前往海原县为即将参加高考的高三学生做考前指导,能够参加这次助教活动,我感到无比幸运。工作室的成立,为我们提供了学习平台,国立夫老师的敬业精神感染着、激励着我们每一位成员。工作室自成立以来,秉承爱的教育,注重对学生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学生积极情感、端正态度和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在工作室里,我认识了很多有理想、有干劲、有智慧的伙伴,一次次的工作室活动,凝聚了我们的团队,使我们在交流学习中提高了自身素养。
接到海原县教育局邀请后,工作室非常重视这次活动,为了更好地与西部地区教师探讨教育理念更新,教学方法改革,国老师组织工作室的成员对这个专题进行了研究讨论,我们苦熬了几个昼夜,不断修正方案。每个成员伙伴都鼓励我,支持我,帮我树立信心,同时用深厚的专业功底帮助我梳理和修正教学细节。他们扎实务实的工作态度让我很感动,也很感激。国立夫老师更是不辞辛劳,一遍遍地帮我磨课、评课。即使做了这样相对周全的准备,我的心中依然是忐忑不安。
同时参加助教活动的还有外校的五个教师,初次见面,他们的热情与淳朴打消了我的不安。但是,一路走来,即使已经做了充足的准备,路上的行程还是让我们有点吃不消。从银川下了飞机,汽车在高速公路上疾驰了两个多小时后又在盘山公路上颠簸了两个半小时,才到达雪山脚下。我们要助教的两个学校就坐落在雪山脚下的县城。一路上,当地教育局负责同志向我们介绍了他们的现状,海原县位于宁夏中南部,地处干旱地带,交通不便,距离银川市有三百公里的山路。很多学生大学毕业之后就留在大城市工作生活,不愿意再回到生源地。当地目前教师资源紧缺,教育理念、教育方式亟需提高。为了升学,很多学生从海原转学到银川市里学校,整个县城优秀生源流失非常严重,学校面临巨大的生源压力。
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我们当天下午展开了助教行动。我给孩子们指导的是高考完形填空的解题策略,这是高考英语当中最难以把握的题型。通过孩子们的课堂表现和沟通,我了解到,大部分的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对于一些常用的重点词汇把握不牢固;在整体阅读上更没有形成良好的方法习惯和解题思路。孩子们的这些不足恰恰是我们工作室正在思考的,工作室曾对于目前高中生英语的阅读和写作状况开展过调查研究,发现学生的阅读和写作现状令人堪忧。表现在阅读量和写作量不足;阅读习惯有待于改进;写作存在词汇,语篇多方面的困难。为此,近两年国立夫老师带领我们申请了关于英语课外阅读和课程资源的省级课题和国家级课题。针对目前学生阅读和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工作室编写了多本校本教材,帮助学生在词汇上稳打基础,同时在各个年级展开了分层次指导阅读和写作,从读前准备到阅读中习惯技巧的培养,再到读后“以读促写,读写结合”。
课后与当地的教师座谈交流时,他们介绍说现在教学进入到一个转型期,一方面教学中存在资源匮乏和学生语言基础薄弱等多重困难;一方面遇到教学信息化和国家对少数民族教育扶持的机遇。为了改变现状,提高教学效果,他们坚持网络学习,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努力达到教材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交流期间,我们讨论了两地学生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分享了我们工作室在阅读与写作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及高考备考方案,他们对我们工作室的理念深深认同,并愿与我们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和整合。
在助教过程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在课上他们积极的态度和对知识的渴望渴求让我深深地触动。课堂上所有人的眼神专注,充满朝气活力,对老师发的指令和讲解的内容反应机敏,没有一个学生懈怠拖拉,全班同学行动一致,整齐划一,都在认真思考,专心听讲,积极跟进老师思路与点拨。这样认真的学习态度和对知识的好奇与渴求,恰恰是我们自己学生身上所缺乏的。我真正地体会到了教师跟着学生的思路和步伐上课,第一次认识到这才是理想的课堂,真正的学本课堂。两个小时的课题完成后,我蹲在了地上,学生紧张地上前询问,我说:“没事,你们太热情了,带动地我都不由声音太大,累得肚子疼。”回来后,我把我的经历和感受在课上和学生分享,同学们的心灵很受触动,学生说如果我们有这样的好奇心和这么强的求知欲望,那我们人人都会成为一只猛虎,一只乘风而去的大鹏。
回到工作室,我和同志们汇报了海原之行的所见所闻所感,讲到当地教师和我们在教学理念上的一致性,秉承爱的教育,坚持人性的培养。讲到了他们在艰难贫困的条件下注重自身成长和专业发展,努力奋斗、执著追求的精神。讲到西部学生和我们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我们研究课题和分层次阅读对他们的指导帮助。国立夫老师说这是对我们研究工作极大的鼓舞和肯定,我们更加坚定了教学改革的信念,并且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找到了目标和方向。
海原之行,我结识了很多志愿者朋友,学到了很多东西,更深刻地理解了奉献的意义。想想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青春热血让我充满干劲,教学热情使我不知疲倦,然而随着时间流逝,热情褪去,我感到迷茫、懈怠。是在国立夫老师和工作室的带动下,我才慢慢地正确认识了教师这一职业,慢慢懂得了奉献是一种责任。在这片纯净的土地上,距离苍穹更近的地方,我觉得我的心灵也得到了净化,从同行的身上看到了什么是“大爱无边”。
我不敢说,我执教的一节课会改变孩子多少或有多少影响。但是我可以肯定的说,这次助教活动是值得我怀念一生、激励一生的。国立夫老师的谆谆教导指引着我奋进;工作室同行求真务实的情怀感染着我要脚踏实地;孩子们的求知热情和朝气活力让我充满斗志。
几个月过去了,俯于桌案,立于窗前,偶尔会想起那一段海原之行,学生们的音容笑貌和求知的眼神仿佛就在眼前,辽域雪山的呐喊和贺兰山下的铮铮铁马仿佛就在耳边。我知道,这份记忆会永远激励着我,在名师的指引下和工作室的其他同志并肩共进,为了爱的承诺,不会停止追求梦想的脚步,不会忘记对职业的忠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