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践研究- 三名工作室新秀成果
实践研究

Practical research

联系方式
北京市东城区沙子口路78号院A座201 - 206
电话:010-67284012 67234737 67233432
邮编:100075

王涛 - 工作室小课题研究案例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 发布日期:2017-01-12

许成良教育国际化工作室   成都石室初中:王 涛

本人2000年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毕业后任教成都石室初中,教授语文 ,2010年评为成华区语文学科带头人,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由国家汉办外派到斐济唯一一所华人学校(逸仙学校)任教汉语,在斐济两年教学过程中,除了汉语教学以外本人还承担了斐济汉语桥初赛的评委、侨办汉语乐园活动助教老师、斐济孔子学院助教老师等工作。在斐济两年的工作获得逸仙学校、中国斐济大使馆、斐济孔子学院好评。2013年回国后(继续担任石室初中语文教师),2013年6月有幸加入成华区教育国际化许成良名师工作室,本人和其他研修成员一样积极参与名师工作室工作规划、名师培养学习、成华区外

教风采大赛、国际理解教育成华区读本(高中部分)编写、送教大邑、名师工作室小课题研究、国际理解观摩课展示等活动。名师工作室从事国际理解教育方面的研究为主,由于成员是具有国外教学经历的英语、语文教师组成,所以几位语文教师在小课题研究方面主攻语文教学研究。通过小课题语文教学研究,本人近期撰写了《小初衔接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培养的策略》案例分析。

案例一:小学生学习习惯情况分析

学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基本情况:小学阶段学生年龄小,基本上靠家长老师督促学习,自学学习习惯基本还没有养成,尤其没有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之后自觉读书的习惯;小学语文学习的内容相对简单,又以老师教读带读为主,学生普遍没有独立思考,自主感悟的习惯;写作方面,老师给出范文,学生按照模子写的情况比较严重;小学的基础知识底子夯得扎实,字词积累很好。对于前三点,进入初中以来需要花大力气纠正,并慢慢培养好习惯,最后一点初中比较忽视,其实它很重要,需要延续小学的做法。

初中语文教学情况分析:

但是中学语文教学与小学不同:首先能力要求发生改变,小学语文注重基础汉语知识的教授,能力等级以识记为主,而初中语文注重的是理解,分析、欣赏与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发生改变,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比较简单,知识较少、一般是字词识记和文章内容浅层的理解,而初中语文教材内容的广度、深度都有增加。教学方法改变,在教的方面,初中教学速度快、课堂容量大、许多知识点一带而过,加之班额普遍较大,教师不大可能逐一做过细的辅导。

普遍小学生升入初中后遇到的困境:

1.学生阅读面不广,知识缺乏,但又没有时间阅读,没有阅读的习惯,学习语文的广度和深度远远不够。

2.学生理解能力不强,初中课文容量加大,文章理解难度加大,尤其是B卷的课外阅读题,学生普遍感到很难得分。

3.学生写作视野狭窄。由于小学生阅历浅,中国应试教育下,孩子们读书少,注意力都在课本上,考试上,家长也只在意要考的内容,孩子普遍在阅读方面“营养不良”,再加上应试的作文训练,孩子的作文比较模式化,从而导致小学生作文视野狭窄。

4.中国班级教学普遍采用大班教学,人数较多,学生能举手发言的机会不多,再加上许多教师为了抓成绩,超进度,本来可以给学生多一些时间思考的课堂变成了他的“一言堂”,导致学生基本上没有说话的机会,所以很多学生成为人们眼中的“书呆子”,学了很多知识,却是“茶壶里装汤圆倒不出来”,在笑话这些学生不会表达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反思造成他们说话能力差的根源是什么?

小学生刚升入初中,因为小学生自身的特点,刚开始会对初中语文学习会有诸多的不适应,如果对自身情况不了解,对上初中后会面临的困境不预设,那么适应起来是会很困难的。如果教师能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根据初中的语文学习特点,有意识的进行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那么语文的学习就会更加容易一些,最重要的是可以为未来的语文学习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案例二、小升初学生应该养成的语文习惯分析

由于小学生未养成一些初中学习所需要的习惯,初中教学的实际需要让许多小学生刚刚升入初中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如何解决这些困难呢?其实养成良好的初中语文学习习惯是小升初学生首当其冲应该做的事,语文学习习惯好了,语文的学习才会真实、有效。下面就来谈谈我对刚上初中的孩子如何养成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几点看法: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就是: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就叫语文了。所以我把养成语文学习习惯归结为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养习惯:

(一)“认真”“思考”的听话习惯

生活中要学会倾听:与人交谈时,要用心领会别人说话的意思,不要着急打断别人的话,要听清别人的真实意图,抓住主要信息。别人谈话时,如果你注意倾听你就会学到不少东西,有人说话生动,优美而有文采;有人说话幽默风趣;有人说话思辨性强逻辑清晰;有人说话通俗但却不低级……

当然,我主要讲的是在语文课堂上如何听。首先要学会听老师讲,小学时候经常被家长和老师要求要认真听讲,“认真”二字讲得的是态度,没有讲方法,怎么做才是认真听呢?其实我认为,听讲并思考,那么具体表现在听的内容上,要听要点,听差异,听方法。老师讲的多是知识性的总结和思维的启发,情感的诱导,文辞的感悟,还有许多对同学们发言的点评。老师在讲的时候,你们要保持绝对的安静,这是基本要求。然后是思路跟上老师的节奏,知识性总结该做笔记的要做笔记(具体的笔记为了便于提示,老师都有统一的要求);思维启发部分必须认真主动地思考;情感诱导和文字感悟部分要领会于心;对同学们发言的点评更要注意倾听并有自己独到的思考和评价。在小组讨论的时候,仔细倾听别人的意见,明白意思,做出判断,并就自己的判断发言讨论。积极参与到课堂当中去。

(二) “有序”“得体”的说话习惯

小学生刚刚升入初中,变了环境,比较怯生,再加上初中教材广度和深度的增加,有可能学生在课堂上不知道该如何发言。其实课堂发言就是训练学生说话的好机会,在发言的时候应该给学生提要求,我一般会提以下几个要求:1、发言要大声,让大家都能听到。2、发言要有条理,可以分成几个重点来说,也可以按照时空顺序来说,还可以按照主次和因果的顺序来说。3、发言时候如果要结合课文一定要指出是在哪一页,哪一段。4、如果对别人的发言要补充和发表不同的意见,不能随意打断别人的话,而是在倾听别人的话之后再发言。

由于是大班教学,不可能所有学生都有课堂发言的机会,所以我还会创造更多让学生说话的机会,例如我会做课前三分钟演讲,让每个同学轮着到教室前面来给大家做演讲;其次会在每节课组织大家就一些问题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让每个同学都有在组内发言的机会。当然每天都会找一个同学谈心,这是我多年教学的习惯,在谈心的过程中交流他们对我教学的看法,同时也交流他们的困惑和需要我帮助的地方,在谈心的过程中也指导他们说话的技巧。与人交谈的说和在课堂上说是有区别的,所以我会指导他们看对象,分场合,说话时要看着对方眼睛,语速自然,思路清晰,语言得体等方法。

(三)、“精读”“博览”的阅读习惯

精读可以对自己知识结构的形成、智慧的开启、情感的熏陶起到很大的作用,所以应该选择一些好文来精读,这些文章可以是教材中的文章,也可以是与教材相关的一些作者的名篇名目,也可以是经过历史考验,众家推崇的好文。除了精读以外,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我们还应该波兰群书,广泛吸取有益成分,拓宽眼界,提升阅读和思考能力,并积累文笔和素材。

在教学中,我会把大多数课文作为学生精读的篇目,先布置学生去自己阅读并圈点勾画,早读课的时候会让学生调动一切感官神经来读这篇课文,在课堂上也会让学生进行朗诵表演。读过后,还要用多种方式让学生来赏析和点评。逐步养成学生精读的习惯,并且布置相应的课外篇目,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精读训练。广泛阅读方面,会结合教材背后的中考必考篇目,布置学生利用周末和假期阅读指定篇目,在书上或本子上做摘录和读后感。

(四)、“真诚表达”“长期坚持”的写作习惯

有很多小学生刚刚升入初中,由于初中写作字数,要求不同,很多学生感到害怕。其实,这是孩子们对写作的认识不够正确,再加上老师和家长过于功利的看待语文学习,只注重考试,只注重应试作文的训练导致学生完全丧失写作的兴趣。所以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写作的真实意义。写作实际上跟说话一样是人内心世界的对外表达,有可能是对自己记忆印象深刻的记录,有可能是对自己观点的一个分析和思辨,也有可能是某些人、景、物的追述和感触等等,总之是自己最想说的,只是用笔来说,可以存留,可以修改,传承下去。如果这篇文章是真实的,那就很可贵,因为那是一个人思想和情感的真实表达。有了对作文这样的认识,学生首先不会害怕作文。既然不怕了,咱们就要思考如何来做的问题了,要想写作写得好,就要训练学生的观察力,仔细观察、细心体会周围的人、事、物,所以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作业,每天积累一段话。这段话可以来自于街道、家里、同学间、课堂上下、电影里、歌词中、江湖上等等地方,每天养成积累的习惯让自己在生活中有取之不竭的源泉。其次要训练学生的表达方式,如果一个人要使自己的表达更吸引人就应该经常去倾听内心的声音,让学生去找到自己的语言,不断塑造自己的语言风格,只有找到属于自己的语言才能快乐而自如的表达。这一点我想通过每天练笔来实现,每天一小段的练笔,可以是摘记、墙记、信、日记、故事本,形式不必拘泥,最主要的是要有这样的一个环节。最后一个环节是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评价,老师一定要对学生的练笔持鼓励,支持、忠实阅读的态度,一定不要妄加贬低,否则一切都毁于一旦了。因为小学生刚刚升入初中,他们的表达一定还是像小学一样稚嫩,思想和认识也不够深刻,但只要学生是真实表达,老师就应该表扬和鼓励学生,呵护学生每一点灵光闪现,每一星智慧火花,每一滴真情流露……直到他们成长起来。

许成良工作室引领我们参研教师尽快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参研教师在教学中立足①以学生为本;②以培养学生综合语用能力为主;③以学生为主休;④以学定教;⑤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五种教学观念。    

工作室作为合作互动的发展平台,是优秀教师的合作团队,是共同成长的愉悦空间。追求的是师德修养,专业素养,教研能力,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通过以上两个案例研究,工作室同仁一致认为:语文是一个博大精深的学科,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学习和积累才能学得更好。所以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比任何其他急功近利的做法更重要,同时把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坚持到底,相信学生的语文素养会自然不断得到提升,学生语文成绩提高会自然水到渠成。



微信

分享到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