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莫奈的艺术世界
摘 要:莫奈是法国画家,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莫奈是法国最重要的画家之一,印象派的理论和实践大部份都有他的推广。他善于光和色的实验与表现。他最重要的风格是改变了阴影和轮廓线的画法,在莫奈的画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确的阴影,也看不到突显或平涂式的轮廓线。他的代表作之一《日出·印象》,创作于1874年,它突破了传统绘画的束缚,被称为印象派的开山之作,它体现了印象派的精神:画家要走出画室,感受自然。它强调笔触的变化,展现了光与色的结合,更为后来莫奈的艺术道路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通过他的作品我们能更好地追寻莫奈的艺术追求,包括他的绘画技巧和艺术精神。给后世留下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莫奈,印象派,作品,影响
一、莫奈生平简介
莫奈1840年11月14日出生于巴黎。5岁时他与家人来到了法国西部的港口城市勒阿弗尔童年在这里度过他起初在画漫画方面小有名声。在18岁那年他与风景画家布丹相识鼓励他到大自然中去画画这则成为他终身奉行的一条绘画创作原则。 不久莫奈又被荷兰画家琼坎的外光绘画法所吸引。莫奈最初就是从布丹和琼坎那里受到了基本艺术熏陶从此他一生着迷于对光与色的描绘。 1859年莫奈进入格莱尔画室学习。莫奈受到库尔贝现实主义的影响他的志向与学院艺术难以投合两年后就走出了画室开始探索如实地表现大自然。1863年在一次沙龙展上马奈的作品《草地上的午餐》将莫奈深深地打动了虽然此画在当时受到强烈的批判但马奈的那种以光色对比方法、描绘景物的技法对他的绘画启发很大从此他潜心于大自然中“光”与“色”的研究。 1865年与1866年莫奈的两幅作品《翁弗勒尔的塞纳河口》、《绿衣女人》入选沙龙这更增强了他的信心。 1874年莫奈与毕沙罗、西斯莱、雷诺阿等40多位艺术家组织了一次展览展览取名为“无名艺术家、画家、雕塑家和版画家协会”。这次展览中莫奈展出的《日出印象》一画虽然当时受到了评论家的讽刺但是它引出了印象派的称号。 1876年莫奈参加了第二次展览他的19幅绘画再次遭到讥讽。这时小说家丢朗提写了一篇名为《新绘法》的文章以最新的光学理论解释了印象派画家对光与色的表现方法是符合科学的莫奈因此受到鼓舞。从此他更加埋头于自然景色的描绘。 1879年他失去了心爱的妻子这不仅让他失去了生活与情感的支柱而且也失去了一位很好的模特。1883年莫奈移居吉维尼他的绘画开始有了销路。
二、莫奈部分作品赏析
1.《日出·印象》
1872年,莫奈创作了日后扬名于世的《日出·印象》。这幅油画描绘的是从远处观望阿弗乐港口晨雾中日出的景象.它在1874年3月25日开幕的印象派画家第1次联合展览会上展出。这幅作品本不是莫奈画作中最典型的,但是,由于一位名叫勒鲁阿的评论家,在4月25日的《喧噪》杂志上,发表了题为《印象主义的展览会》的文章之后,此画才名声鹊起。《日出•印象》描绘的是在晨雾笼罩中日出时港口景象。在由淡紫、微红、蓝灰和橙黄等色组成的色调中,一轮生机勃勃的红日拖着海水中一缕橙黄色的波光,冉冉生起。海水、天空、景物在轻松的笔调中,交错渗透,浑然一体。近海中的三只小船,在薄雾中渐渐变得模糊不清,远处的建筑、港口、吊车、船舶、桅杆等也都在晨曦中朦胧隐现……这一切,是画家从一个窗口看出去画成的。如此大胆地用“零乱”的笔触来展示雾气交融的景象。这对于一贯正统的沙龙学院派艺术家来说乃是艺术的叛逆。通过观察这幅画,你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哈佛港的晨景。莫奈用了十分粗犷的笔触来描绘海面的波光以及背景中的港口。所有形象都是朦胧的,没有写实的细节。莫奈对于传统视觉的叛逆是发自内心的,他一直在寻找的就是对大自然的直接观察和表现。在这幅画里,美丽的光线和色彩令人目眩神迷,即使在云层下,整个世界也都是明快亮丽的灿烂阳光,有着一种不可抗拒的直指人心的力量,这就是我们的眼睛对于自然生活中对光的瞬间的印象。作品成功地抓住了视觉的第一印象,新鲜,感人。在这里,画家对自我追求的坚持是极为重要的,他们不仅仅是为了画出几张好画,而是要通过不懈的努力彻底改变观众的视觉方式。
该画是印象主义绘画的开山之作,它标志着印象派绘画的产生。迅速成为一个风靡全球,影响深远的世界性画派。它强调自然界的光与色,把光与色的变化作为绘画的主流。莫奈被认为是第一个采用外光技术进行绘画的印象派大师。
2.《睡莲》
《睡莲》是印象派绘画最具代表性的大师克劳德·莫奈晚年的作品,以令人叫绝的技法,在垂直的平面上描绘出波光粼粼的水面向远处延伸的视觉效果。《睡莲》这个标题,是1909年在迪朗-吕埃尔画廊展出作品时,莫奈自选的标题。这48幅画作于1903年至1908年间,用莫奈自己对画商说的话,这是“一次不寻常的画展”。在大师的笔下,叶子是纯绿色的,而花朵却像暗红的火焰。看似随意的彩色线条笔触柔美,似乎让水流动起来,又像是捉住了一瞬间水面似真似幻的光和影。参观者站在画旁,就如同伫立在池塘旁边,竟能领略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莲花别样红”的唐诗意境。
莫奈《睡莲》系列的印象派油画特征是以令人叫绝的技法,在垂直的平面上描绘出波光粼粼的水面向远处延伸的视觉效果,在这位印象派大师的笔下,是纯绿色的,而花朵却像暗红的火焰,看似随意的彩色线条笔触柔美,似乎让水流动起来,又像是捉住了一瞬间水面似真似幻的光和影,参观者站在画旁,就如同伫立在池塘旁边,竟能领略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莲花别样红”的唐诗意境。
《睡莲》其实就是作者以画家的笔触描绘了一种诗人的情态,是美,是绿,是超脱,是祥和,也是幻想。
3.《干草垛》
进入90年代,莫奈创作了若干组作品,即“组画”。所谓的“组画”,就是画家在同一位置上,面对同一物象,在不同时间、不同的光照下,所作的多幅画作。这大概是莫奈晚年作品中的一个特色。比如1890—91年间,对同一干草垛,画家分别对在不同季节的早、午、傍晚的阳光下,物体所呈现出的不同色彩,任职多达15次的描绘。
《干草垛/冬季早晨时的干草堆》是莫奈《干草垛》系列组画中较为出色的一副,在画中,光与影完美融合,冷暖色调互衬显得十分动人。天际,淡淡的鹅黄色映着轻盈的白色,连绵起伏的群山被涂上了紫色,还有星星点点的白色。山势的不平与凹凸,就在两种颜色的互衬中体现了出来。山的右边是稍浓些的紫色,左边则是浅一点的紫色,两种颜色的对比,表现了光芒照耀群峰的不同。
这幅画的主角不是山,不是田野,甚至不是干草堆,而是那些灿烂明亮的光芒。作为印象派创始人的克洛德-莫奈,特别喜欢画光,甚至是终其一生都在找体现光之美、空气之美的方法。莫奈比任何画家都喜欢捕捉一瞬即逝的景象,然后用神奇的画笔记载下来。就像这幅画《干草堆》。在阳光照射过来的那一刹那,天、山、屋、草垛都是什么样的?默奈通过自己细致地观察,画下的这些物体的变化。他并不注意物体本身的轮廓,因为光是主角。
三、莫奈对后世的影响
我眼中的莫奈,莫奈的绘画对自身的影响,莫奈作为一位了不起的艺术大师,他这种对画画的热情对艺术追求的执着精神值得学习,从莫奈的绘画生涯中让我领悟出一个简单的道理,虽然我画得不好但我能画则画,多多益善。大胆进行绘画尝试而不去担心结果如何因而让我摆脱了以往绘画的拘谨。通过对莫奈大师绘画风格的深入了解后,对我在油画学习中对光和色彩的理解以及用笔技法的尝试启发很大。
莫奈的人生经历了许多坎坷与磨难,但是他对艺术和美的追求却从未停止脚步,他将毕生精力献给了对西方画界产生了重要影响的印象主义,是以他为首的一批艺术家的不懈努力,突破了此前学院派的保守思想,极大地冲击了19世纪后半叶占据西方画坛统治地位的官方艺术,从而为掀开西方现代绘画史新的一页,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善于从光和色的相互关系中发现前人未发现的某种现象。并从而找到了最善于表达光与色的明暗差别变化的形式,把光与明暗差别变化从绘画的其他因素中抽象出来,把它提到了不可攀登的高度。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
应该说莫奈是印象派画家中最先获得成功的人,尽管后来的野兽派、立体派、超现实主义等艺术流派,并未遵循印象派创立的一些原则,但创立这些流派的艺术家,都从印象派那里汲取过营养。他的影响对现代艺术的形成起到了启发性的作用,他对光与色的研究为现代艺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傅雨箫.吉维尼:莫奈的梦幻花园[J] .中国三峡, 2019.
[2] 克劳德·莫奈.克劳德·莫奈作品[J] .健康世界, 2018.
[3] 罗鑫.莫奈笔下光与色的世界[J] .收藏界, 2019.
[4] 陈迟.莫奈-世界艺术大师[M] .河南教育出版社, 200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