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讲座】点亮AI智慧火种,共燃教育新希望——教育部金小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金小玲在全国云上优课平台直播讲座活动纪实

作者: 金小玲 发布时间: 2025-02-15 阅读:( 462 )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期,2025年2月8日19:00 - 21:00,备受瞩目的2025年度云上优课教师成长大讲堂震撼开场。本次讲堂紧扣时代脉搏,聚焦“AI赋能教师课堂教学变革探索”这一前沿主题,吸引了众多教育工作者齐聚云端,共同开启一场关于AI与教育融合的深度探索之旅,为未来教育发展注入全新活力。

67b05e573b6bb.jpg

担任本次讲座主讲的金小玲老师是莲花县城厢中学正高级教师、萍聚京城志愿者,同时她还拥有全国模范教师、教育部新时代名师培养入选名师、教育部金小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国培计划教师培训授课专家、江西省特级教师、省三八红旗手等诸多荣誉称号!在教育领域耕耘多年,她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67b05e674e7e8.jpg

作为一名一线初中英语老师,金小玲老师也处于学习如何将AI赋能英语教学的探索中,她用四个“基于”对本次讲座内容做了深度的思考。一是基于问题:1.数智时代教育:什么是人工智能AIGC?在时代背景下有哪些AI教师好用?2.AI基于中小学教师日常工作的痛点解决点在哪里?3.AI赋能教师课堂教学教研解决哪些问题?4.如何使用AI赋能教师教育教学课堂创新和优化?5.AI赋能下的初中英语愉快课堂教学课例有什么特点?6.AI赋能初中课堂教学变革下的教师如何成长?二是基于书本学习和翻转课堂教学课题研究和实践;三是基于行动学习反思分享探索思考交流;四是基于课题翻转课堂教学研究和实践。 

67b05e74b57db.jpg

67b05e7e9ac9c.jpg

67b05e88f286b.jpg

67b05e92c8908.jpg

在经过以上四个“基于”的实践探索体验后,金老师确定了今天讲座内容的主题,她主要从一是解读AI赋能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二是认识AI的内涵和系列人工智能app平台和作用;三是例举AI赋能初中英语愉快课堂教学变革的实践应用案例;四是展望AI赋能课堂教学教师发展成长路径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67b05ea220b7c.jpg

67b05ea9f286b.png

1.解读AI赋能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

金老师说:习近平主席对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主席强调:“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并指出“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要求“进一步推进数字教育,为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和教育现代化提供有效支撑”。 中国国家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教基厅函〔2024〕32号),不仅明确了人工智能教育的总体要求,还提出了具体的任务与举措。课堂教学是最基础最重要的教育变革环节,应该做为优先事项,给予重视、规划和实施——把传统课堂转型为智慧课堂,政策指引我们广大教师要回归学校、回归课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通过对时代背景的精准解读,让教师们深刻认识到AI融入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为后续内容的展开奠定了基础。

67b05ebe8f581.png

67b05ec97874b.png

67b05ed58b878.png

2.认识AI赋能教育改革的内涵和系列人工智能app平台及作用

金老师首先解说了AI赋能教育改革的内涵:人工智能(AI)一词于1956年问世,1956年的达特茅斯会议将“人工智能”定义为“使机器能够模拟人类进行感知、认知、决策、执行的一系列人工程序或系统, 通过AI生成文本、图像、音频、视频。在2024年12月27日,教育部召开2024年全国教育数字化工作总结会,谋划未来三年教育数字化安排和具体举措,其中谈到充分发挥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作用,我们的教育过去主要关注技术赋能、知识技能的因材施教,而现在则转向技术赋能核心素养的因材施教,并且特别强调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将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应用为王)     

接着她详细介绍了一系列实用的人工智能app平台及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豆包:最理解学科老师的AI教学建议,很懂各学科资源;即梦AI:绘画、插图让教学内容生动,配口型讲话;ChatGpt、 文心一言、智谱清言  天工AI、匠邦AI、MusicAI;Kimi:最具检索能力的AI手机下载app、教学课件、试题库,学术论文,教学范例;希沃AI,做课件最省力的AI。同时列举了一些AI赋能教师应用场景的实际案例。

67b05ef1b57db.png

67b05eff59f03.png

67b05f0b2c297.png

67b05f1d7c454.png

67b05f28c4bff.png

67b05f349e9a5.png

67b05f3fa63b7.png

在讲座中,金老师提到AI智能体助力解决中小学教师日常工作中的痛点:一是教学任务繁重:教师需要承担大量的备课、授课、批改作业等重复性工作,这占据了他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二是个性化教学难度大: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发展特点不同,传统教育难以满足所有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三是资源分配不均:优质教育资源往往集中在少数学校和地区,导致其他地区的学生无法享受到同等质量的教学资源;四是职业焦虑与压力:快速变化的技术环境和社会期望,部分教师感到不安和担忧,特别是对于新技术的应用存在一定的焦虑情绪;五是职称评定与科研压力:教师们还需要应对职称评定的压力以及科研论文发表的需求。 

67b05f71c8908.png

接着,她总结了AI赋能教育的意义与价值在于:一是提高教学质量:AI技术可以实现精准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质量;二是激发教师创新:AI技术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手段和工具,激发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三是促进教育公平:AI技术可以为偏远地区和资源匮乏地区的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缩小教育差距。

67b05f7fb94e4.png

3.例举AI赋能初中英语愉快课堂教学变革的实践应用

金老师也详细分享了AI技术融入初中英语愉快课堂教学的实践运用导入、呈现、操练和评价的生动案例。在这一环节,金老师分享了她使用“小乐秒阅”AI赋能的一般现在时的语法课,学生在课堂上亲自体验,感到非常兴奋和开心,受到了学生们和老师们的一致好评。她强调,使用即梦AI的步骤为:输入图片-输入文字-自动生成;使用豆包AI的步骤为:输入图片-输入命令-输入模式--自动生成。生成AI视频的步骤为:一是使用即梦AI生成需要的图片;二是使用微信小程序配音鸭生成音频文件;三是使用dreamface,将图片和音频组合,生成视频文件;四是利用剪映将dreamface生成的多个视频进行组合。在AI赋能下,可以让初中英语教学生动愉快起来,让每一位孩子都乐学和善学!

67b05f9315461.png

67b05fa19ac9c.png

67b05fb18b878.png

67b05fbf70d39.png

67b05fcbe3447.png

67b05fd7eae59.png

67b05fe5d4023.png

对于AI人工智能在初中英语愉快课堂教学的应用案例主要包括一是智能语音交互:通过AI语音技术,实现课堂上的智能语音交互,帮助学生进行口语练习、提问和答疑;二是智能推荐系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智能推荐学习资源,提高学习效果;三是个性化学习评价,AI技术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数据,为每个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提供定制化的学习路径。 

67b05ff6c4bff.png

利用AI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一是引入生动的多媒体素材,AI技术可以整合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使课堂内容更加生动、直观。通过AI平台,教师可以轻松调用这些素材,创建丰富多样的教学场景,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得到双重享受,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二是拓展课外知识资源,AI还能根据教学内容,智能推荐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和视频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这些资源不仅限于课本内容,还包括文化、历史、科学等各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学生形成全面的英语素养。

67b060069328a.png

通过AI实现个性化教学,一是满足不同学生需求,AI技术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偏好,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和资源,这种定制化的学习方式能够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节奏和难度下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果;二是针对性辅导与提升,AI还能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并提供针对性的辅导和练习,这种精准的教学干预能够帮助学生及时弥补知识漏洞,提升整体英语水平。

67b0601cdf73e.png

67b0602b430cd.png

随后,金老师也分享了一些课堂应用实例,如学生桌面直播、全学科客观题收集与批改(选择、判断、填空)、语文/英语作文收集与批改、课堂数据统计、学生个人课堂报告、班级课堂报告、凝练“小乐秒阅”智慧课堂教学评价和凝练“小乐秒阅” +生成式人工智能智慧课堂教学设计框架。这些案例让教师们看到了AI在课堂教学中所发挥的巨大潜力和实际效果,激发了他们将AI技术应用于自己教学实践的热情和信心。

67b0603c15461.png

67b0604b3f3c4.png

67b06058379b2.png

67b06069df73e.png

67b06087a26ae.png

67b06094df73e.png

67b060a4df73e.png

67b060afaa0c0.png

4.展望AI赋能课堂教学教师发展成长路径

最后,金老师对AI赋能课堂教学变革背景下教师的成长路径进行了展望。首先她强调,正确使用AI的总原则为:提升教师AI领导力,主要包括学习力、决策力、执行力、对话力、教管力和创新力。教师使用AI的基本原则为:思维力原则、创新力原则、高效性原则、AI融合原则和安全性原则。对于教师身份的转变,她认为教师要从权威到引导者、平等中的首席、终身学习者和情感链接者。对于学生能力的要求主要有:人生支持力包含理想力、规划力、猎知力、专业力,人生纠偏力包含:决策力、靶向力、沟通力、调适力。从而完成教育创新育人的使命:即培养数字化时代的人才、培育新人传承文化、推动国家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升个体的素质和能力,使其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实现自我生存与发展!

67b060c5dba35.png

67b060d67c454.png

67b060e269327.png

67b060ec46dd6.png

对于教师的培训与适应,她认为一是要提升教师的技术能力,即组织教师参加AI技术培训,掌握智能教学软件的使用方法,如智能语音识别、自动批改作业等功能。通过实操演练,提升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使其能够灵活运用AI技术辅助教学;二是转变教学观念与方法,引导教师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鼓励采用项目式学习、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结合AI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67b060fdbd1ed.png

67b061107c454.png

对于人工智能下教师成长路径,金老师认为老师们一是要持久地参加培训学习、读书学习理论和实操课例,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研修,名师工作室学习共同体研修;二是积极主持参加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课题研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三是积极进行AI赋能应用成果创建和反思探索,积极参加案例比赛。 

67b061227874b.png

最后,金老师指出了AI赋能下的教育模式的变革趋势,一是更加个性化的学习,未来,AI将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兴趣爱好和认知水平,提供定制化的学习内容和进度安排,这种个性化的学习模式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升学习效率;二是全球化教育资源共享,借助AI技术,全球范围内的优质教育资源将得到更有效的整合和共享,学生可以通过虚拟课堂、在线学习平台等途径,接触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优质课程和教学资源,拓宽视野,提升综合素质。

金老师的以上展望为教师们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让他们意识到在AI浪潮中,只有不断学习和创新,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

67b0613bbd1ed.png

67b0614d6561e.png

67b0615d09d46.png


 AI赋能课堂教学创新,智绘教苑新年启航。此次由“云上优课”大讲堂直播的《AI赋能教师课堂教学变革探索》讲座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这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让他们了解了AI在教育领域的最新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势,更犹如一股清新的春风,激起了广大教师对教育创新的无尽热忱和蓬勃动力。展望未来,教育部金小玲名师工作室将继续秉持初心,矢志不渝地瞭望教育改革的最前沿,精心策划一系列高品质、高规格的活动,与所有教育同仁携手并进,共赴乡村教育新征程,一起点亮智慧之光,照亮学子的前行之路,做100个有理想的人,去影响10000个乡村孩子!

67b0619d96f93.png

此次讲座魅力非凡、成效卓然,不仅收获了主办方的充分肯定,更赢得了来自云南、吉林等多地学员的高度赞誉。学员们纷纷反馈,讲座内容干货满满,极大地拓宽了视野、激发了学习热情,为他们的教学与成长带来了新的启发与动力。

67b061bac0ef6.png

67b061cf09d46.png

67b061dd6d030.png

讲座结束后,参与的老师们在交流群中热烈讨论,分享自己的心得感悟。

邓敏老师:

‍赣鄱名师金小玲,

讲坛之上绽华光。

AI赋能英语路,

理念新声韵绕梁。

政策精析明方向,

实操演示启新航。

教学设计添奇思,

专业成长步韵长。

聆听教诲如甘露,

收获满满启新章。

张华老师:

‍聆听金老师的讲座《AI赋能教师课堂教学变革探索》,深感教育与科技融合的无限可能。AI不再是冰冷的工具,而是教师的智慧伙伴,能精准洞察学生需求,助力个性化教学。它让课堂突破时空限制,拓展知识边界,也促使教师转变角色,从知识传授者向学习引导者蜕变。教育的未来,因AI而充满希望,更因教师的创新探索而熠熠生辉。

罗军老师:

‍我自认为是个不折不扣的 “拜金主义者”,不过此 “金” 非彼金,我追逐的是知识的 “金” 光,是教育领域的佼佼者 —— 金老师。2024 年的一次偶然,我在刷公众号时,被 “教育部金小玲名师工作室” 的一篇文章深深吸引,从此便开启了我对金老师教育理念的探索之旅。起初,我多次尝试与后台负责人取得联系,却都石沉大海,心中难免有些失落。

也许是命运的安排,在 2024 年末的一天,经由公众号后台工作人员的热心引荐,我终于如愿以偿,有幸加入了金老师的工作室。一进入工作室,我就被这里浓厚的学习氛围所震撼。每一位小伙伴都堪称 “卷王”,大家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习的热情,就如同 “干饭人” 看到美食时的执着,一刻都不曾懈怠。身处这样的环境中,我深切地感受到,如果自己不奋起直追,很快就会被远远甩在后面。我暗自庆幸,在蛇年勇敢地投身于这片知识的 “金海”,乘风破浪,期待能在这里 “镀金”,提升自己,绝不能掉链子!

年前,我有幸聆听了金老师以 “数智时代的教育变革” 为背景的讲座。讲座结束后,我迫不及待地将所学与自己的教学案例相结合,虽有了一些收获,但总觉得意犹未尽。年后,我又一次迎来了学习的机会,再次聆听金老师关于这方面的讲座,深入探索人工智能(AIGC)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这一次,我深受启发,对 AI 赋能英语教学有了全新且深刻的认识,也更加坚定了我在教育领域借助 AI 不断创新的决心。

‍金老师的讲座围绕五大核心问题,从理论探讨逐步深入到实践应用,层层递进,为我们呈现了一场知识的盛宴。在讲座中,金老师先是详细介绍了 AIGC,它不仅是单纯的技术革新,更代表着教育理念的升级。金老师列举了诸如 “豆包”“即梦 AI”“Kimi”“ChatGPT”“文心一言” 等实用 AI 工具,它们凭借个性化功能,为教师 “减负增效” 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接着,金老师指出,AI 能够有效缓解教学任务繁重、个性化教学难以实现、资源分配不均以及教师职业压力大等教学痛点,它可以自动化批改作业、生成个性化教学方案,甚至辅助科研写作,让教师从重复性劳动中解脱出来。随后,金老师分享了 AI 在备课、课堂互动、课后反馈等环节的实际应用场景,例如希沃 AI 一键生成课件框架、“天工 AI” 将文字转化为口语练习音频、“即梦 AI” 通过配口型动画提升英语对话教学吸引力等,这些案例让我们清晰地看到 AI 在英语教学中的巨大潜力。

学有所思:AI不仅是工具,更是教育“爱的延伸”金老师的讲座让我意识到 “AI 不是替代教师,而是让教师有更多时间去关注‘人’”。AI 的终极价值在于赋能教师回归教育的本质,即以学生为中心,用 “爱” 与 “智慧” 助力学生成长。在资源整合方面,“豆包” 等 AI 工具大大提高了效率,过去我耗费数小时寻找教学素材,如今借助这些工具,能快速筛选出符合学情的资源,还能获取拓展阅读推荐,丰富课堂内容。在个性化教学上,AI 的智能分析功能,如试卷自动批改与错题归类,帮助教师精准定位学生的薄弱点,通过 “匠邦 AI” 生成分层练习题,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在创新课堂方面,AI 让抽象知识具象化,“即梦 AI” 生成的插画和动画,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知识积累与趣味表达得以兼顾。

行有所向:AI不仅是资源,更是教育“爱的伙伴”展望未来,我制定了将 AI 融入英语教学的实践计划。课前,使用“希沃 AI 百宝箱”一键生成课件框架,结合“Kimi”检索最新英文教学范例,如 TED 短片,再利用“即梦 AI”设计互动游戏插图,打造高效且有趣的课堂。课中,借助“天工 AI”将课文对话转化为配音任务,利用“可灵 AI”将学生编写的故事脚本转化为短视频,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让语言学习“活起来”。课后,通过“豆包”布置分层作业,AI 根据学生水平推送练习题并自动生成错题解析,利用“文心一言”分析学生作文中的逻辑问题并给出个性化修改建议,实现 “因材施教”。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AI 虽无法替代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联结,但它能让教师从琐碎的事务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 “育人” 工作中。未来,我期望成为一名 “懂 AI”“懂ai” 的英语教师,让技术成为传递知识与爱的桥梁,正如金老师所说,让英语教学因 AI 而更有 “爱”。我相信,只要我们合理运用 AI 技术,不断探索创新,英语教学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期待能与更多的株洲的、湖南的教育工作者交流分享,共同探索 AI 在英语教学中的无限可能。

  崔根萍老师:

‍今晚,有幸聆听了金老师《AI 赋能教师课堂教学变革探索》的讲座,我深受触动,收获颇丰。

讲座中,AI 在教育领域的巨大潜力让我大开眼界。AI 智能语音交互功能,能为学生创造沉浸式的口语练习环境,这对小学英语教学意义非凡。以往,受限于师资和教学资源,学生口语训练机会有限。有了 AI,每个学生都能随时拥有专属的口语陪练,大胆开口说英语,这无疑能极大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AI 的智能推荐系统也让我眼前一亮。它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精准推送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的英语基础和学习兴趣差异较大。借助这一系统,我就能为基础薄弱的学生推荐基础知识巩固的资料,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拓展性学习内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金老师分享的利用 AI 融入初中英语愉快课堂教学的实践案例。在备课上课时,借助即梦和豆包生成的视频、图片,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真实语境中轻松理解和掌握语法知识,受到了学生的好评。这种创新的教学方式,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强了教学效果。我不禁思考,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同样可以运用这些方法。比如在学习动物相关单词时,利用 AI 生成逼真的动物图片和有趣的动画视频,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此次讲座为我指明了方向,我深知将 AI 融入教学并非一蹴而就,但我会积极学习,勇于尝试。我相信,只要我们合理运用 AI 技术,一定能为学生带来更高效、更有趣的英语课堂。   

王燕婷老师:

2025年2月8日晚上,我参加了教育部名师金小玲老师《AI赋能教师课堂教学变革探索——以初中英语愉快课堂融合AI创新教学实践研究为例》的专题讲座,深受启发。讲座围绕如何将AI技术与快乐英语教学理念相结合,推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变革与创新,为我们一线教师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实践经验和未来努力的方向。

一、快乐英语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习兴趣

讲座着重强调了快乐英语教学理念,其核心在于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内在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主动探索知识,而非被动接受填鸭式教学。这一理念契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在充满趣味与活力的课堂中,学生更易集中注意力,积极参与互动,从而提升学习效果。AI赋能教学正完全契合了金小玲老师的快乐英语教学主张。

二、AI赋能初中英语教学:技术助力,提升教学效率

金老师通过自身使用各自AI软件为例,给我们展示了AI赋能教学的乐趣。讲座中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AI工具优化课堂教学,例如,在口语练习中,学生可以通过AI语音评测系统实时反馈自己的发音准确度,并根据系统建议进行调整。通过VR技术,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英语语言环境。例如,在学习“My School”这一单元时,学生可以通过VR场景来感知校园建筑物的方位,增强语言运用的真实感等。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可以利用AI软件,如:豆包,Kimi,文心一言、希沃AI等进行备课、课件设计、思维导图生成等,助力我们的一线教学,提升教学效率。

三、对一线教师的启示

讲座为我提供了许多关于AI赋能教学的启示,也让我对未来的教学实践有了更清晰的方向:

1.转变教学观念,拥抱技术变革

AI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一线教师,我们需要积极拥抱技术变革,学习并掌握AI工具的使用方法,将其融入到日常教学中,提升教学效果。

2.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

AI技术能够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教师应充分利用AI工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分层教学任务,帮助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学习节奏中取得进步。

3.创设沉浸式学习环境

AI技术为创设沉浸式学习环境提供了可能。教师可以通过VR、AR等技术,为学生打造真实的语言运用场景,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和语言实践能力。

四、未来努力方向

结合讲座内容和我自身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未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加强AI技术的学习与应用

主动学习AI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尝试将其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例如,利用AI语音评测工具优化口语教学,或通过AI推荐系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

2.设计更多趣味化、互动化的教学活动

在快乐英语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设计更多趣味化、互动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结合AI技术设计英语配音比赛、虚拟场景对话等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升语言能力。

3.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与学习成就感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还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体验。通过AI技术的支持,及时给予学生正向反馈,帮助他们建立学习自信心和成就感。

此次讲座让我深刻认识到AI技术对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作用,也让我更加坚定了将快乐英语教学理念与AI技术相结合的决心。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积极拥抱技术变革,探索AI赋能教学的新路径,为学生创造更加高效、有趣的学习体验。未来,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技术应用能力,为学生的英语学习之路保驾护航。

钟芳玉老师:

参加金老师关于AI赋能教师课堂教学变革探索的讲座,我深受触动,强烈感受到AI带来的巨大挑战。上次听金老师的讲座仿佛还在昨天,仅仅三个月,AI领域又有了新的突破,Deepseek的火爆更是让我意识到,AI已经全方位融入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作为教师,唯有不断探索和应用,才能在这个时代的浪潮中掌握主动。

在寒假开发三年级和七年级课件与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自己在AI知识和应用方面的不足。我尝试使用AI工具辅助教学资源的制作,本想借助AI生成生动有趣的教学素材,丰富课堂内容,可结果却不尽人意。生成的内容要么与教学目标不太契合,要么缺乏针对性,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这让我明白,虽然AI工具功能强大,但如果不了解其特性和使用方法,就无法发挥它的优势。

今天看到金老师手机桌面上满满当当的AI相关APP,不少于10个,我由衷地敬佩。这不仅仅是数量的体现,更是金老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新技术追求的执着。金老师在讲座中分享的案例和经验,让我看到了AI在教学中应用的无限可能,也激发了我深入探索AI的决心。

金老师的分享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我认识到,AI不仅是工具,更是推动教学变革的重要力量。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积极学习AI知识,掌握AI工具的使用技巧,将AI与教学深度融合。

我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系统学习AI基础理论知识,了解AI的运行机制和应用场景;二是深入研究适合教学的AI工具,如智能备课软件、个性化学习平台等,并将其运用到日常教学中;三是积极参加相关培训和研讨活动,与同行交流经验,共同探索AI赋能教学的有效途径。

我相信,只要保持学习的热情和探索的精神,我一定能够掌握AI这一强大的工具,为学生带来更优质、更高效的课堂教学。

赖小燕老师:

在聆听了金小玲老师关于《AI赋能教师课堂教学变革探索》的讲座后,我深受启发,对AI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有了全新的认识,也对未来课堂教学的变革充满了期待。

金老师从AI技术的基本原理入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其在教育领域的多种应用场景。她提到,AI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特点,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学习方案。这让我意识到,传统的“一刀切”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而AI技术的介入,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关注到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AI提供的数据分析,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调整教学策略,让教学更加有的放矢。

讲座中,金老师还分享了一些AI赋能课堂教学的实际案例,这些案例让我看到了AI技术的强大功能,它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还能创造出更加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以虚拟实验室为例,学生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各种实验操作,无需担心实验安全问题,同时还能反复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然而,金老师也指出,AI技术的应用并非万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完全依赖AI,而应将其作为一种辅助工具。教师的角色依然是不可替代的,他们需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AI技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这让我明白,教师在AI时代的责任更加重大,我们不仅要掌握先进的技术,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以更好地引导学生。

通过这次讲座,我深刻认识到AI技术对课堂教学变革的重要意义。它为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教师,我将积极学习AI技术,将其合理地融入到教学中,努力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为培养新时代的创新型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梁程珺老师:

很荣幸聆听了金老师分享的有关人工智能(AI)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特别是如何赋能教师课堂教学变革,以及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融合AI创新教学实践。AI技术在教育改革中的时代背景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中金老师分享的AI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案例,如智能备课、作业批改、教学设计等,以及如何通过AI技术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兴趣。既符合我们一直坚持的快乐英语教学的理念,又紧跟时代潮流。很好地提醒我们作为教师要积极适应在AI赋能下的角色转变,包括从传统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转变,以及如何利用AI技术进行个性化教学。这是一次很有意义的学习机会,为我们打开了一座新的大门,希望它就像一道光一样引领我们参与到AI赋能的课堂教学变革中来。

李海群老师:

又一次听金老师讲AI课堂赋能,我深受触动,深刻认识到,作为教育工作者,唯有不断学习,紧跟时代步伐,才能跟紧教育发展的浪潮。

如今,AI发展迅猛,已在教育领域初露锋芒。金老师的讲解十分细致,从智能工具的使用,到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制定学习计划,都让我看到了AI给教学带来的新可能。过去,教学资源的搜集和学情分析繁琐又耗时,现在借助AI,这些问题轻松解决。智能平台能快速生成学情报告,助力因材施教,互动课件等教学软件,把晦涩知识变得直观有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这让我反思自身教学,不能再因循守旧。未来,我会把这次所学运用到教学中,借助AI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打造更高效的课堂。 

张钰娟老师:

聆听金老师的讲座如同接受了一场知识的洗礼,收获满满,让人感到充实和满足。这次学习经历为个人的教学和专业发展开启了新的篇章,让人充满期待。受到金老师讲座的分享和鼓舞,未来会更加积极地探索AI与教学的深度融合,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以此次金老师的讲座为起点,继续在专业道路上稳步前行,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总之,这次讲座不仅带来了知识和技能的提升,更激发了对教育创新的热情和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图文:张   瑜

编辑:钟芳玉

审核:金小玲

参与评论 共有0条评论


微信

分享到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