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由我工作室成员、赤壁市地理教研员汪涛老师主持的湖北省教育学会“十四五”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初中地理高效教学的研究》(课题编号B2024004)开题论证会在咸宁市马桥中学成功举行。
首先课题组核心成员赤壁市华舟学校鲍楠兰老师主讲了一节跨学科地理研讨课《国人治水用水的前世今生——以都江堰为例》,该课依据初中地理课程标准设定学习目标,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巧妙融入学生课堂活动。以秦国统一天下为情境主线,从分析岷江的主要水文特征入手,让学生了解修建都江堰的原因、过程,熟悉都江堰工程从古至今的作用及功能变化,总结国人治水用水的方式方法,最后结合咸宁淦河进行实际应用。
随后课题负责人汪涛老师做了开题报告,他从选题背景、核心概念界定、课题研究价值、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内容、研究步骤、组织分工、预期成果等方面进行了深刻地阐述。他指出了一线教师进行课题研究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实践价值,鼓励课题组老师不畏艰难,深入开展研究和应用。他认为老师们学习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同时,应不忘教育初心回头看,践行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后鼓励课题组老师潜心研究,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和专业素养,助推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最后,咸宁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地理教研员、我工作室主持人汤标院长代表课题评议专家组对本课题进行评估和建议,他认为课题研究的目的要服务于教育教学,本课题具有研究的意义和价值,他认为研究要以事实为支撑,要用数据来检验,他建议课题组的老师要认真对比核验课题前后的研究,对课堂教学进行高效性的分析。工作室成员、咸安区地理教研员魏翠老师也对课题进行了指导,她认为一线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有助于老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本课题还得到了华中师范大学城环学院陈实教授、湖北省教育考试院张利老师的单独指导,陈教授认为AI智能课堂分析系统对课题的研究有很好的助力作用,用好之后价值巨大,张老师认为该课题可以很好的指导和促进促进初中地理的教学。
图文:汪涛
审核:蔡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