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育者,读书是教育前行路上的生命养料。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取决于此。”为了提高工作室成员们的综合素质,咸宁市中学地理名师工作室于4月6日开展了本年度第一期网络读书研讨会,工作室成员们结合自己的工作生活、教学经历等,讲述书籍内容,畅谈读书收获,分享心得体会。
成员们阅读广泛,涉及种类多样。如:漆学远老师的《非洲的故事》、游瑾老师的《做不抱怨的教师》、黄国敏老师的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杨道义老师的《魏书生教育教学理论》、黄渊老师的《什么是最好的教育》等;并通过写读后感表达自己的读书感受,有袁国忠老师的“学习强国”有感、万彤松老师的《小王子》读后感、汪涛老师的《当我遇见一个人》读后感、刘芬老师的《孩子,你为自己读书》随笔、金玛娜老师的《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阅读笔记、卢伟雄老师的读《中古欧洲史》有感、余婷老师的《社会心理学》随笔、魏翠老师的《变革的力量》读书笔记、杨碧涵老师的《看见》读后感、叶会芬老师的读美国中学地理教材心得、魏翠老师的《变革的力量》读书笔记及读后感等。
时光漫卷书页过,只觉芳气满闲轩。读书是一场心灵的旅行,也是一场心灵的洗礼。咸宁市中学地理名师工作室本次网络读书研讨会不仅展示了老师们的读书成果,达到了交流共享,互促互进的目的,同时也让老师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启迪了智慧。阅读聚暖意,书香润心田。就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与书相伴,向美而行!
文字:金玛娜
审核:万彤松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