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楠名教研员“同研共读”读书分享活动
——关于课例研修的发展与组织
(2022年9月第一期)
2022年9月15日晚,邓楠名教研员工作室利用钉钉直播平台组织开展了“同研共读”读书分享活动,并邀请了河北师范大学生科院于健博士作为导读人参加,活动由梧州市教科所邓楠老师主持,来自邓楠名教研员工作室的全体成员、“科学推理”课题组的成员和部分我市教研组组长参加了此次读书分享活动。
首先梧州市教科所邓楠老师简要介绍了工作室开展“同研共读”读书分享活动的初衷、目标及基本情况。工作室拟通过每月同研共读一本书,相互督促,养成读好书,好读书的学习习惯,从而构建一支终身学习型队伍。九月阅读分享的书目是齐渝华教授编撰的《怎样做课例研修》。当晚第一期活动,大家研修学习的内容是专题一和专题二。
随后,河北师范大学生科院于健博士介绍了这本书编撰的背景和核心内容,并详细介绍了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如何运用这本书。他指出课例研修就是以课例为载体,以反思为前提,观察为手段,教学问题为对象,互动对话为特征,行为改变为目的教研活动。这里的研究对象不是课,而是课堂当中的问题,是某一个比较聚焦的小问题。教师找准课堂教学中的某一个具体的“真”问题,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把基于数据的实证总结出来,并挖掘背后的本质,从而揭示一定的规律,并给出答案,给出方法,这就是课例研究的过程。
于健博士导读分享
钟蕙鸿老师分享了她对书中课例研修概述的理解,课题研究应该是围绕一个主题去学习、设计、教学和反思,然后再学习设计,在不断的改进之后,在学习当中总结提炼并且升华。她认为备课、设计和教学过程当中,都需要反复的去改进。在真正实施时可能花的时间比较多,但通过不断的花这个时间去做这个事情,并且反复的去改进,学习和修改当中,去提升自己的教学。最后依靠教师团队的力量取他人之长来补自己的短板。在分工合作的同时,做到共同提高。分享人彭松胜老师也分享了他对这本书的整体认识。在自由交流环节,邓楠老师分享了他对专题一和专题二阅读后制作的思维导图,同时也提到工作室和“科学推理”课题组后阶段的一些工作安排。
邓楠、钟蕙鸿老师交流分享
通过导读人和分享人的分享和交流,大家受益良多,对《怎样做课例研修》这本书有了全新的认识,对自己教学有了更多的启发。“同研共读”读书分享活动让大家有了一个去读书的契机和动力,也为大家提供了彼此交流的机会,大家共同期待以后通过读书分享活动可以阅读更多的好书。
文字:藤县第一中学潘燕
审稿:梧州市教科所邓楠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