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元化创新人才评价开题报告

作者: 蒋玉清 发布时间: 2022-04-24 阅读:( 923 )  

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参与人员等)

《基于多元化创新人才评价机制的策略研究 》课题于2017年5月7日开题,地点:南昌市第三中学科教处办公室,参与人员:蒋玉清、姜颖、高彩凤、李玉红、徐春云、陈立明

二、开题报告要点

(题目、内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限5000字,可加页)

题目:基于多元化创新人才评价机制的策略研究

内容:主要内容:

(1)确立发展性评价,关注学生成长的过程,形成诊断、反馈和激励功能。

(2)构建多元化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3)建立全面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经

方法:

1.文献法:检索国内国际关于创新人才评价最新研究成果,把握研究方向。

2. 调查法:调查当前我国中学生创新人才培养和评价的基本情况,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3. 案例研究法:研究国内国际在人才评价方面的典型案例,找出共性和规律性的成果。

4. 对比研究法:比较不同地区、不同阶段、不同中国家在人才评价方面的差异,形成可推广和借鉴的经验。

组织:主持人蒋玉清担任课题组长,负责课题总体规划;姜颖作为课题组副组长,负责协调各成员按步骤推进研究进度。

分工:蒋玉清、姜颖负责撰写开题报告;高彩凤、徐春云负责查阅文献、撰写中期报告; 李玉红负、姜颖责撰写中期成果;徐春云、蒋玉清负责数据分析,协调各成员工作;蒋玉清、陈立明负责撰写结题报告。

进度:

1.筹备阶段(2017年1月——2017年2月)

根据课题《人才多元化培养的实践研究》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成立课题研究人员,联合不同学校参与课题研究,注意收集相关资料。

2.申报阶段(2017年3月——2017年4月)

对课题研究小组,提出问题进行论证,讨论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完成课题立项申报书,落实课题申报工作。

3.研究阶段:(2017年5月——2021年5月)

(1)召开课题“开题大会”

(2)制定阶段性实施计划,组织实施课题研究。

(3)根据阶段实施效果,及时调整研究方案。

(4)邀请总课题专家组成员来校指导研究工作。

(5)形成阶段性研究报告。

4.结题阶段(2021年6月——2021年8月)

经费分配:自筹款。

预期成果:1、构建多元化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论文集)。2、创新人才评价的中期研究报告3、基于多元化创新人才评价机制的策略研究的研究报告

 研究目标

          立足于中国国情与文化,在国际视野下寻找创新人才评价机制的一般性规律和策略。

课题研究基础

一、课题组成员已结题简述

1.蒋玉清,省级课题《关于高中数学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结题;

2.蒋玉清,中央电教馆(国家级)课题《高中数学优质课堂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教学技艺运用的研究》结题;

3.蒋玉清,市级《专家型教师特质及成长规律研究》结题

4.蒋玉清,省级《关于普通高中国际化办学的实践研究》结题

5.高彩凤,省级课题《新课标下高中数学导学案的应用研究》

6.李玉红,市级《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标准的研究》结题

7.李玉红,国家级《高中数学优质课堂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教学技艺运用的研究》结题

8.李玉红,市级《提高学生主动获取和处理信息研究》结题

9.高彩凤,市级《校长工作室运行机制的研究》结题。

二、已有相关研究

(一)南昌三中国际化办学的实践与思考

回顾南昌三中开展基础教育国际化课程建设的历程,我校在关注学生的差异;民主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作为人的多元发展的前提,提供更多选择以适合每一个的发展需求;以及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等方面收益颇丰:

1.国际化过程中师生共学——开发了师生的能力与潜力

近三年,我校连续扩大了与国际友好学校的交往,同时建立了更多友好学校。这么做的最主要目的是为学校创设一种国际化的氛围,让师生获得一种国际视野。教育国际化不能仅仅满足于几个老师或学生的几次国际交流,首先要从课程入手进行国际化,因为97%的学生不可能出国,国际化要求教师、学生出访、交流,但更需要的是在校园内的国际交流。因此一定要创设一种频繁交往的氛围,通过师生的广泛参与,实现师生视野下的不断拓展、境界的不断提升。当然,这一切的基础是师生外语水平的提高。特别是英语角活动,广受师生的欢迎,参加的师生人数众多。

通过基础教育国际化课程建设,我们的学生对于全球化问题越来越感兴趣。同时我们积极尝试、鼓励学生参与学校或班级里开展的关于全球性话题的讨论。在参与广泛的国际教育交流中,我校的师生越来越能意识到在世界其他国家人们眼中中国国家的形象,还需要我们做出更积极的努力,为中国国家形象增光添彩。目前我校的多数学生有能力说出和理解至少一个重大的国际性事件,并说明此事对自己国家的影响。我校的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有兴趣也有能力讨论来自不同背景的人的信仰和观念。在与不同宗教信仰的国际教育交流中,我校的学生逐渐认可和理解非本族宗教或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外师生的观点、行为。在长期坚持的国际交流后,师生有能力发现学校或他们所在社区里能够被改进的一个地方,并积极思考如何参与其中,这成为我校开展国际教育交流的一个重要的附产品。

2.课程共建—建设具有国际化元素的校园文化,丰富了学校的课堂与课程

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给出了两个关于国际课程和课程的国际化的概念:国际课程是指课程在内容上具有国际取向,目标是培养学生能够在一种国际和多国背景中行动(包括职业和社会方面),课程是面向国内以及国际学生设计的。课程的国际化含义是课程发展或者变化的过程目标是将国际因素整合到正式课程和课程操作中,所谓正式是指课程的内容和资料,而操作是指教和学的手段、学生群体、课程时间地点等。教育国际化有多种形式和内容,但其核心在课程上面。中学的使命是教学,而课程的国际化将有助于实现这一目的。课程国际化,即将国际跨文化内容引入教学,研究社会服务,其目的是要培养适应一个全球化的,变化不断加剧、联系日益紧密的世界所需求的人才。

课程共建项目突出了课程的探究性、实践性、创新性、综合性,着眼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和实践体验,使学生敢创意、想创意、能创意,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能够与时俱进,坚持改革与实践的精神,做到了“课程适应学生”,实现了培养目标。

通过开展中英课程共建项目活动,我们尝试根据每个学生的要求、兴趣、能力的差异来开设一些课程,使学生能在具有多种教材、学具、知识以及趣向相似而年龄不求一致的同质群体环境中,自由地展开自主的学习活动,探讨他们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在广泛的人际交往核对社会的探索活动中,在各自的基础上获得人格的真正发展。

3.教师国际化的专业素养得到提升

参与国际化项目挑战了教师的教师观念,并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他们日常的教育实践。在交流活动中,老师们发现:在英国的校园里,多才多艺的小孩会受到最高褒扬,而不是在标准化考试中高居榜首的优等生;在美国的课堂上,老师们发现“活动”而非“讲授”成为贯穿课堂的显性线索,随着活动的一步步展开,隐性的知识脉络才渐渐显露出来;在新加坡,课堂教师和“电子教师”通力合作打造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数字化课堂;在澳大利亚的语言课上,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诵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而非大书特书语法、句法、修辞。南昌三中的老师在观察、思考,在吸收。教师的思想在震荡后意识到对外交流是改进、提升、重塑自我的极佳机会。了解的越多,吸收的越多,在学生身上倾注得越多,学生就能得到越多。今天,教师们纷纷主动要求参与国际交流项目的策划组织和学生社团的组建指导,对赴海外学习考察的热情更是势不可挡。

参与国际化项目让我们更有信心帮助我校老师教授学生世界公民的概念,同时让我们更有办法帮助我校老师开展世界公民和其他课程领域的有效教学;对于课程的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中外教师教育交流与合作项目结束后,我校将继续在世界公民教育学习上投入时间。

通过参与中外教师教育交流与合作项目的培训,我们的教师学到至少一个新的管理学校和师生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到日常工作中。在国际化课程的设计开发和教学中的具体操作上,教师不断探索改进教学方式。比如案例研究、研讨会、小组学习等。其中一种模式是融合国际学生和本地学生一起从事小组学习,另一种模式是基于信息通讯技术的网络学习,通过互联网,异国的学生对共同感兴趣的课程内容进行交流和讨论。在中外教师教育交流与合作项目的培训中,我们的教师已能做出至少一个改变课堂教学的方法,从而提升我校学生的学习质量。

4.运用国际化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1)资源共享,扩大了学习的时间与空间

课程共建的实施突破了“学校—教室—课本”三位一体的封闭状态,而融入了社区、家庭、友好学校等外在因素。课程共建项目的实施涉及诸多因素的整体协调。项目主体既包括教师、校长,也包括学生、教师、家长以及社区人士等。大家秉持一种整体的观点,相互尊重,相互调试,形成合力。因此,项目实施处理好学校、社会、家庭三者之间的整体协调关系,这样课程共建项目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持久力,才不至于被视为“花边”教育而受到排斥。

(2)外籍教师和实验班英语教师的合作教学

一支具有国际化素养的专业教师队伍是南昌三中学子成长的肥沃土壤。要走国际化之路,就不能拘泥于传统教师角色的划分。只要有一技之长,有一颗热爱教育的心,不管中国人、外国人、专家教授还是职场干将,南昌三中都想方设法将他们请上学校的讲台,与学生交流互动,为教师讲课培训。往往,常规课堂以外的外来智力资源反而能为学校注入更多活力与生机。

我们在起始班作研究,创立了共同备课制度,将现用教材合理分工,发挥外教的语言专长来攻克学生弱项(例在听力和写作方面),进行强化式训练,从面上整体提高实验班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

(3)借助外教,校本培训显特色

如35岁以下青年教师每周一次,进行培训,内容为英国文化,英国法律政务,英国民俗,英国教育,英国历史等,提高青年教师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的提高。如45岁以下中学高级教师通过培训,能更关注自身专业再发展,从“英语教学”和各类学科整合的角度出发,来研究教学问题,发现教学问题,解决教学问题,向建立“专家学者型”的教师队伍。

(4)充分发挥外教作用,带出一支英语竞赛队伍。

我们先选择英语学习中的有稍好基础,有发展潜力的苗子,成立集训队,利用兴趣拓展课,专门加强有关专业知识的训练,为他们全方位全过程培养,使他们不仅能在比赛中表现出色,更能把自己所学知识融入平时学习,并将学习成果带回班集体,在班中英语学习中起到示范榜样的作用。借助于外籍教师的力量带出了一支高质量的英文辩手队伍,参加一年一度的沪港高中生英语辩论赛,在更大的范围展示我校英语教学成果。(二)、高中数学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成果

新课标强调,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笔者教学实践发现,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

 1.提高数学教师素质

教师的素质水平极大地影响着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高中数学教师如果没有较高水平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就不能给学生以很好的引导。实践表明,要提高高中数学教师队伍素质,一方面要更新教学观念,深入学习素质教育的有关知识,认识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一方面要加强数学教师之间的交流,就一些数学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知识是永无止境的,高中数学教师更要认识到学生经常会就一些问题提出多角度的解决方法,其中有些方法是教师也没有想到的。因此,高中数学教师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2.提倡多样化的解题思路

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有发散性思维的充分运用,只有运用多角度的观察和实践,才能提出多样化的解题思路,才能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数学教学的最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学生在解决一个数学问题后,可以把所运用的解题思路和应用原理科学地运用到其他问题当中去,提高自我分析问题、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要提倡多样化的解题思路,教师就要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想法,要鼓励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另外,教师还要层层设疑。在数学教学中,要多运用一些疑问,并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提出不同的见解,教师要创设更加直观便捷的课堂教学情景,将所学的知识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乐趣,让学生由苦学变乐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实现创新。

  3.注重课堂与实践的结合

数学课是一门比较单调的学科,尤其是纯理论部分很难吸引所有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此,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选择一些与数学问题相关联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仔细观察,并从中寻找出相应的数学问题,鼓励学生采取独立或者合作等方式解决这些问题。此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恰当运用案例,促使学生在认识这些案例的基础上,产生解决问题的兴趣,进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此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发展自己的创新能力。

  4.培养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对策:

要使学生具有创新能力,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逐步启发诱导,完成知识储备,训练思维方式,最终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采取对策如下:

(1)、克服认识的偏差:

创新型教师须从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上,大胆地突破,大胆地创新,克服对数学创新认识上的偏差:认为搞小发明、小制作才是创新。教师把每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新颖的问题,最前沿的科学知识,与教材有机结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效果非常明显。

(2)、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数学学习氛围:学生的学习是学生自己积极主动探求知识,发挥自己主观能动作用。数学教师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尊重、关注学生,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形成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师生、生生合作交流、畅所欲言、敢于发表独立见解、提出新问题,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研究思路

1)研究框架:确定研究背景、文献综述、研究内容、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等。

2)确定研究对象:以南昌三中学生和国内知名学校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我国名校在人才培养及评价成功的共性,遴选多元人才评价的经验,构建人才评价的模型

3)研究过程:通过文献法、调查法、案例研究法、对比研究法,甄别、遴选多元化人才培养经验。

4)结论:待定(以论文或研究报告、文集等形式呈现)

 研究途径

问卷、访谈;量化研究、质性分析;构建多元化人才评价模型

课题研究的组织与分工

组织:在南昌市第三中学教科处的领导下,主持人蒋玉清担任课题组长,负责课题总体规划;姜颖作为课题组副组长,负责协调各成员按步骤推进研究进度。

分工:蒋玉清、姜颖负责撰写开题报告;高彩凤、徐春云负责查阅文献、撰写中期报告; 李玉红负、姜颖责撰写中期成果;徐春云、蒋玉清负责数据分析,协调各成员工作;蒋玉清、陈立明负责撰写结题报告。

实施步骤

本课题研究约需二年左右,分为几个阶段。

1.筹备阶段(2017年1月——2017年2月)

根据课题《人才多元化培养的实践研究》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成立课题研究人员,联合不同学校参与课题研究,注意收集相关资料。

2.申报阶段(2017年3月——2017年4月)

对课题研究小组,提出问题进行论证,讨论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完成课题立项申报书,落实课题申报工作。

3.研究阶段:(2017年5月——2021年5月)

(1)召开课题“开题大会”

(2)制定阶段性实施计划,组织实施课题研究。

(3)根据阶段实施效果,及时调整研究方案。

(4)邀请总课题专家组成员来校指导研究工作。

(5)形成阶段性研究报告。

4.结题阶段(2021年6月——2021年9月) 

1)整理研究资料,进行典型案例分析,编写、出版论文集。

2)分析整理提炼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

3)组织准备课题的结题工作。

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1.研究能力:

课题主持人蒋玉清是江西省特级教师,享受南昌市人民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作为江西教育科学“十一五”、“十二五”立项课题主持人,圆满地完成课题研究工作。曾参与主持完成了多项国家级、省、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研究工作,负责管理、调控课题研究,其研究态度认真、研究资料翔实、研究成果丰厚,受到省、市专家的一致好评。课题组核心成员都有着比较坚实的研究基础,都主持、参与了各级各类课题的研究,每人均有多篇论文发表于省市级刊物或获奖。

2.组织保障:

成立以课题负责人蒋玉清(南昌三中科教处主任)为组长的课题组,全程参与、跟踪指导、把握方向,保证课题的顺利开展。

3.制度保障:

建立建全课题运作的常规管理制度。如计划管理制度、实施过程管理制度、检查制度、阶段总结评估制度和研究资料管理制度等;在各项制度保障的同时,创造性地研制相关研究内容的系统评估体系。

4.领导态度: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制定有规范的检查评估制度,定期检查督促课题的进展情况,有利于课题研究的落实到位。

5.资金保障:

该课题启动到终结预计需要课题经费五万左右。该项资金主要用于添置相关设备、软件,教育教学资源的购置、采集,各种教研活动经费等。

6.图书资料及实验设备:

学校图书馆、校园网、学术报告厅、实验设备等均可提供优质服务

预期成果

1、构建多元化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论文集)。2、创新人才评价的中期研究报告3、基于多元化创新人才评价机制的策略研究的研究报告

三、重要变更(侧重说明对照课题申请书、根据评议专家意见所作的研究计划调整,可加页) 

本课题研究约需三年左右,分为几个阶段。

1.筹备阶段(2017年1月——2017年2月)

根据课题《人才多元化培养的实践研究》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成立课题研究人员,联合不同学校参与课题研究,注意收集相关资料。

2.申报阶段(2017年3月——2017年4月)

对课题研究小组,提出问题进行论证,讨论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完成课题立项申报书,落实课题申报工作。

3.研究阶段:(2017年5月——2021年5月)

(1)2017年5月召开课题“开题大会”

(2)制定阶段性实施计划,组织实施课题研究。

(3)根据阶段实施效果,及时调整研究方案。

(4)邀请总课题专家组成员来校指导研究工作。

(5)形成阶段性研究报告。

4.结题阶段(2021年6月——2021年9月)(根据研究情况适当延期) 

1)整理研究资料,进行典型案例分析,编写、出版论文集。

2)分析整理提炼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

3)组织准备课题的结题工作。 


参与评论 共有0条评论


微信

分享到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