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坚持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开口读,大声读,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 讲了这么多,是时候给大家分享几个朗读的小妙招,让不愿意读书的孩子开口读起来。
自由朗读法:这是读书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方法。 当你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朗读时,选这个方法,准没错。 朗读是语感形成的必经之路。随手拿起一本感兴趣的书,大声地朗读出来。经本人亲测,读书时,如果大声朗读出来,不但可以加深印象,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胆量以及语感。 课堂上,当我要求学生朗读时,我会跟着学生一起读,尽量用较大的音量,较浓的情感去读。 有些学生读完一小段本想停下,但是看到老师正跟着他们投入地朗读课文,眼睛也及时关注到自己时,这些同学也不好意思停下来了,只好继续跟着朗读了。
对比朗读法:这个方法应该也有不少班级会用到。做法是,两个人对比朗读,或是两个小组对比朗读,让其他同学点评并给出可改善的建议。再让原本朗读的同学或小组根据给出的建议再次阅读,改善。 这种朗读方法,效果较为显著。由于“小观众”“小评委”们点评得头头是道,朗读文章的同学,都很积极,希望得到进步的掌声,得到老师的肯定。 示范朗读法:教师示范朗读,这种情况在课堂上真的不常见了。 记得小时候,设备较为落后,没有PPT,没有音频,但是老师会经常示范朗读课文,我们坐在课桌前静静地听着,听得可入迷了,结束后都会情不自禁地鼓掌。 我试过在课堂上示范朗读,每次读完,学生都以很崇拜的眼光看着老师,并报以热烈的掌声。 其实我的朗读水平很低,音色不美,因广东母语的原因,平舌翘舌常读错,胜在感情表达到位,所以学生特别喜欢听我读。 当我读完段落,再让孩子们读,他们往往会学着我的样子,读得比平时更投入,更有激情。 而在国外,老师大声朗读书本内容给学生听,是每天学校学习的必备内容。放学回家后,国外的家长也会在睡前给孩子读故事或绘本。当孩子学会自主阅读时,可以让他/她每天读一点给你听,这也是家长与孩子培养感情的好时机。我们的家长也可以多多学习这个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表扬朗读法:喜欢受表扬,这应该是人们的“通病”了。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子,都喜欢得到别人的表扬。成人希望得到上司领导的表扬,孩子希望得到家长老师的表扬。每次学生朗读完,我会用 “了不起” “太棒了” “太美妙了,老师听得如醉如痴” 这样的语言来激励学生。有时甚至很夸张很崇拜的样子对学生说“你真是个天生的朗读者” 而受到表扬的孩子,从脸上的笑容来看,便可知道他们内心的满足了。 多用表扬,少用批评,孩子会越来越喜欢朗读的。 角色演绎法:把课堂当作一个舞台,课文内容就是剧本,找不同的同学进行演绎,分角色,分性别。这种方法,适用于有多个角色出现的课文或故事。 这个方法,通常是学生玩得最开心的。 我试过在课堂上为了让学生开口朗读,把课本内容里的文字,自创了情景剧,硬是搞出几个角色来,请学生上讲台来分角色演绎朗读,加上肢体语言,表情动作等。台上的同学演绎得热火朝天,台下的同学听得哈哈大笑。 如果一个演绎得不好,其他观看的同学有更好的演绎方法,也可上台来PK,课堂充满了乐趣。最后,再全班来齐声朗读,结束课程。 当然,这样的课堂,并不能常常实施,毕竟一节课40分钟,可真没有多少节课可以允许我这样做。 摘抄朗读法:跟大多数老师理解的摘抄好词好句是同一个意思,但多了一个步骤,那就是朗读。 不要求多,每日摘抄一句,并在第二天的上课前5分钟朗读出来,与同学分享自己摘抄的句子,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和积累,又让其他同学得到了拓展。 犹记得去年在读书训练营时,有句话让我印象最深刻:积微者速成! 这句话我一直很认同。看似细微的积累,每日一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便可大成。 慢就是快。这种快,是在不经意间的。越是不易被人察觉,越是有效果。 一如时间,悄无声息地,让人察觉不到它的流逝,方显无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