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课堂提问三法

作者: 苗艳 发布时间: 2020-01-12 阅读:( 5327 )  

       一节好的语文课,要开放而有活力。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应该是学生的课堂,是学生充分施展和表现才能、取得学习成果的时空。在课堂上不管老师表现了多么高超的语文才华,如果学生没有充分活跃起来,没有思维、想象、情感的迸发,就不能算一节好课。因此,学生自主地、生动活泼的、具有生命活力的学习,应该是一节好课的主要标志。

      那么,怎样才能让中职的每一节语文课都成为好课呢?这个关键取决于学生的参与。如果想让学生动起来,必须要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这就涉及到提问的艺术。如果提问过于枯燥或者深奥,学生感觉太难而无从下手。那么,课堂就会陷入尴尬的境地,老师一问再问,学生干启不发,课堂变得沉闷,逐渐演变成老师的一言堂,或者是无数次的提示。因此,提出一个简单又恰当的问题,对于学习程度参差不齐,学生个性千差万别的中职学生来说,变得尤为重要。

        那么,怎么提问呢?笔者根据自己在中职任教多年的经验,总结了三点方法,跟大家一起探讨。

        一、   扣住题目提问,问题简单化。

        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它是研究文意的突破口,特别重要。因此,提问时可以扣住题目提问。例如,《我的空中楼阁》一文,老师可以在初读课文时提出问题:文中我的空中楼阁指的是什么?在学生读过一遍课文以后,答案自然明了,原来我的空中楼阁指的是作者的山上的小屋。第一步把握了,然后,顺势提问:作者的小屋是怎样的一间小屋?于是,带着这个简单的问题,学生自由地查找段落,找出小屋的特点。如果改成问“课文描写了小屋周围的什么景物或者环境呢?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呢?”学生就会迷茫,不如之前的那个提问开放和易于把握,课堂效果自然不同。再比如《我的母亲》一文,教师可以提问:你认为“我”的母亲是个怎样的人?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回答。学生一听,我认为的,这太容易了,每个人的想法不同,评价自然不一样,不必考虑是不是标准答案。就是这样一个宽泛、易操作的问题,让学生放下了重担,信心满满地找起来,在学生七嘴八舌的评价中,母亲的形象自然丰满了起来。课堂气氛活跃了,教学任务也完成了。

        二、抓住文体提问,问题清晰化。

        文体不同,课文内容侧重点不同,根据文体提问,也是一种可行且简单的提问方法。比如,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以知识的文章。那么在提问时可以这样做,以《奇妙的人体》一文为例,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人体的知识,那么,老师可以这样提问:本文介绍了人体的奇妙,读过课文,你知道了哪些知识?学生觉得问题很清晰,很快就能从文中找出相关的知识,然后,老师可以就学生找到的知识进行顺势提问,“你知道了这个知识后,有什么感受?”“这个知识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告诉我们的?”我们就可以进而分析本文的说明方法了,然后,再进一层,“用了这种说明方法,好处是什么?”学生积极思考,专注力强,效果肯定事半功倍。本文学习的重点就一点点地突破了。

        再比如,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那么,在学习小说这种文体的课文时,老师就可以紧扣小说的三要素进行提问,如《项链》一文,老师在分析课文时,可以抓住小说的三要素,先梳理情节,可以提问“本文讲了怎样的一个故事?”,然后,可以提问“本文的人物有哪些?他们分别是怎样的一个人?找出给你印象最深的那个人物,谈谈你对他的评价。”这样的问题,学生感觉清晰明了,有抓手,他们就愿意完成,也会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就比从文中的某一部分提一个问题,让人无从下手,要好的多。整体的纵观剖析,强过片段的割裂理解。

        三、根据兴趣提问,问题主观化。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卢梭说: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因此,教学时,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进行提问,这样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学习《再别康桥》一文时,可以这样提问:本文你最喜欢的句子是什么?请有感情地读出来,并说说喜欢的原因。这样,学生就不会茫然,会很从容地从文中选择喜欢的语句。在学生读句子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朗读,同时,可以顺势引导学生品字,品情感,课堂生成的东西就多了,并且易于把握。

        再比如,《写给生命》一文,教师可以提问:本文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句子是什么?有感情地朗读出来,并说明理由。学生可以自由勾画语句,朗读后进行感受阐述,以此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又强化了重点,老师还可以做德育渗透,课堂上肯定是非常热烈的场面。可以说,一个问题多个收获。

        以此类推,我们还可以提问“你认为最有哲理的句子是什么?”“你认为作者写得最美的句子是什么?”“你认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句子是什么?”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去提问,带着强烈的主观色彩,学生会放下戒备,敞开心扉,自由地去发挥,以致达到一种思维活跃,情感迸发的状态。

        综上所述,为了打造优质的中职语文课堂,我们必须注意提问的方法,讲求提问的艺术。课堂上充分做到以学生为本,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老师为学生服务,以出色的教学艺术充分让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活动,使中职的语文课堂像一件艺术珍品,让人津津乐道,回味无穷。


参与评论 共有0条评论


微信

分享到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