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信心 遵循规律 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作者: 于海丰 发布时间: 2020-01-06 阅读:( 4646 )  

                                        坚定信心 遵循规律 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满洲里市第一中学政治课教师座谈会心得

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指明前行方向,对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殷切期望。3月28日上午,在宋振东校长和邢凤琴书记的带领下一中政治教研团队又进一步学习了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并结合一中的实践、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谈了教育教学中的见解。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持立德树人,先后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等重要会议,回答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重大问题,教育事业中国特色更加鲜明,教育现代化加速推进,教育方面人民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实践深刻表明,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高中阶段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把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是时代赋予我们一线教师的光荣责任和使命担当。

高中学生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高中阶段正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一线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习近平总书记就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提出了要求,就这些要求我们理解为: “思政课的内容创新至关重要。” “要创新话语体系,立足中国实践,及时把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我们整个课程,让这些理论生动地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只有打动学生,才能影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是飘在天上的教条,而是脚踏实地的践行。“我们要采用高中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通过身边的故事引导学生去思考理想、责任、人生和信念,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如:必修三文化生活:“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现在的高中生面对教师更加敢于表达、乐于沟通,这给了我们更多机会倾听学生在精神成长过程中不同的需求、期待及人生困惑,从而因事而化,因势利导,在不断思想启发和释疑解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启发性的引导比简单教条的输出更有效,我们要和学生在教学相长和坦诚探讨中,激发道德情感,启迪理想信念,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我们一线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我们教师情怀要深,保持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思维要新,学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创新课堂教学,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视野要广,有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把一些道理讲明白、讲清楚。自律要严,做到课上课下一致、网上网下一致,自觉弘扬主旋律,积极传递正能量。人格要正。有人格,才有吸引力。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要有堂堂正正的人格,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自觉作为学为人师的表率,做让学生喜爱的人。

通过此次座谈,校长和书记给与一中政治教研团队充分肯定,无论从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还是高考及平时的教育教学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和效果,同时也提出来殷切希望,望我们更加积极的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厚植爱国情怀,培养合格有担当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相信我们一中政治课教师团队定能不辱使命,帮助一中学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参与评论 共有0条评论


微信

分享到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