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8日学校管理反思 监督促进规范 指导提升水平

作者: 宿强 发布时间: 2019-09-30 阅读:( 5022 )  

一、    成华小学简介

1991年建校,与区同龄、同名;规模为18个教学班。2003——2011年,合并3所不同基础、不同规模的小学;一度成为区内校点最多、教师队伍结构最复杂的小学。

2014年起,实施两校区分年段办学。目前规模:锦绣校区1—4年级,46个班,学生2134人;新华校区5、6年级,19个班,学生800人。

学校现任班子于2013年8月组建;2019年班子共6名成员,其中1名副校长在托管学校——大邑县董场镇龙凤小学担任校长。

建校至今,学校坚持“以美育人”,陆续开展七轮美育课题研究。

用国内美育研究学者赵伶俐教授的话来说,成华小学是国内研究美育早、行动坚持久的一所小学。“四回归”:回归本真、回归本位、回归本质、回归本色。“四个有”一是有厚度:三任校长接棒传承美育;二是有广度:课堂内外贯通浸润美育;三是有深度:传统现代联接创新美育;四是有口碑:佳绩人气汇聚凸显美育。

近年来,学校获得百余项荣誉称号。

二、以“责任督学进校园”工作为契机,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学校对“责任督学进校园”工作定位、任务的了解和认识

《成华小学责任督学黄光远、王蓉致家长的一封信》

案例一:开辟花园小径,缓解楼道通行压力

案例二:从文明午餐走向食育课程

案例三:教室光环境及课桌椅整改

案例四:后勤管理精细化

案例五:提高教学教研实效性的办法

定位:督促学校抓好常规、落实管理、注重细节、走内涵发展之路,全面落实新课改精神,切实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任务:审视学校的管理理念、制度、方式等。

认识:和学校的管理团队及老师们一起就发现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查明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引导学校不断走向成熟。

《成华小学责任督学黄光远、王蓉致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各位家长:

    您好!自2015年9月起我们担任成华小学的责任督学,为便于您了解“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特做以下沟通:

责任督学对学校的督导工作主要内容包括八个事项:1.校务管理和制度执行情况;2.招生、收费、择校情况;3.课程开设和课堂教学情况;4.学生学习、体育锻炼和课业负担情况;5.教师师德和专业发展情况;6.校园及周边安全情况、学生交通安全情况;7.食堂、食品、饮水及宿舍卫生情况;8.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情况。

   为方便与家长沟通,我们在学校门口挂有责任督学牌,上面有责任督学的姓名、电话和联系督学的“工作信箱”,如您有问题需要帮助可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反馈解决,感谢您对此项工作的支持与配合!

                                     责任督学:黄光远  王蓉

                                          2017年9月7日

.....................................................................................................................

 关于成华小学责任督学致家长的一封信回执


班级

   

姓名

   

家长是否收到责任督学的致信(填“是”或“否”)

   

家长签字

   

备注

   



    分享:榨汁机的故事

家里有一个自用的榨汁机,也赠送给老同事一个。我们都不怎么看说明书,但是情况不同:我拆卸和清洗很方便,同事却说很困难。她向我咨询技巧,我说我的经验就是试——“慢慢试,如果太费劲儿仍不能解决问题,那就说明方法没对。”

把这个道理运用到学校管理的实践中,如果我们感觉很吃力仍做不好,肯定就是方法不对,是我们没有抓住事物的本质和内核,没有顺应事物的发展规律。

对督学进校指导工作的反思:

导致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作为学校校长、中层、教师……我们没能及时发现?

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时间节点?

    在“督学进校”后,成华小学管理团队是这样做的:

1.厘清管理理念

办学理念:美浸生活 美润人生

办学目标:办一所“用科学启迪智慧,用情感润泽心灵,用艺术陶冶情操”的小学。

校风:求真  崇善  尚美

教风:严谨  务实  创新

学风:谦虚善思  尚美乐学

校训 :爱相伴 美相随

教师发展目标:成长为“有责任、有智慧、对爱和美有追求”的教师

学生培育目标:真的探索者,善的实践者,美的传播者

梳理《管理团队公约》和《团队文化》

2.反思保障条件

大部分校长的时间,投注于每日例行的巡视校园发现问题中,反而失去了洞悉原因的意识。有一些分管校长,熟悉职责范围内例行业务工作甚至全校每个老师的工作习惯,但往往对于能影响学校决策及决策是否合适,能否成功的情况,只有很模糊的概念,只重视了眼前的问题,忽略了背后的原因。

案例1:学生坐姿事件

案例2:教师餐后事件

3.关注执行过程

成熟的学校和有名的学校,在当下已经不是完全对等的概念内涵了。比如追求外显的口号和形式等。我们追求的首先应是具备内在的成熟,才能实现外显的优秀,最后可能达成社会的“有名”,但这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发生的。核心就在于做人做事的标准不一样。

案例1:不使用“小蜜蜂”

案例2: 10分钟立正式反思

【改进管理】案例一:从“开辟小径缓解楼道压力”到重构“空间课程”

背景:成都市成华小学(锦绣校区)有46个教学班,学生超过2000人。学校是内廊设计,学生年龄小,均为一到四年级学生。为了学生的安全,学校需要想办法缓解学生集中通行时楼道过于拥挤的问题。

描述:2016年6月,两位督学到学校调研,发现成华小学锦绣校区由于学生小、人数多,廊道过于拥挤的问题,必须立即整改。责任督学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学校。

学校班子高度重视,积极想办法进行整改,学校立即召开校级办公会和全体行政会,决定将一楼五间靠近花园的教室开辟通往操场的小路,缓解一楼走廊的通行压力。

2016年7月,学校得到教育局的经费支持,将一楼五件教室从阳台处铺设了通往操场的小路,2016年8月底竣工并投入使用。

反思:学校根据督导的意见进行了及时整改,从根本上缓解了走廊的通行压力,减少安全隐患,受到教师、学生及家长的好评。

   延伸:完善成华小学“空间课程”,不能是简单为了好看,而是要站在学生成长的视角来思考、设计、建设、使用和管理。(真实学习的空间、善行养成的空间、美感习得的空间)

【改进管理】案例二:从“文明午餐”走向“食育课程”

上学期,督学在常规巡查后,给我们提出:成华小学的文明午餐习惯养成教育已经做得非常好。比如学校结合午餐的实际情况引导全体教师、孩子共同探讨、修改,形成了《成华小学文明就餐公约》;推行了自带餐具……但在学校优化“尚美课程”的阶段,是否能以课程的眼光重新审视这个工作,进一步系统构建,让师生有更多的获得感、成长感。此后,执行校长和德育处反复讨论、不断学习,重新梳理和构建了“尚美食育课程”。

课程涵盖饮食知识、饮食文化、饮食习惯的培养教育,内容划分为三类:食与健康、食与文化、食与关系。

食与健康:为了保障师生的食品安全,学校采取“三制结合”:校长巡餐制、校级干部及教师陪餐制、家长驻校制。“食育课程”筹备会上,全体大队委作为“食育课程代表”,在各班进行宣讲。

食与文化:《成华小学文明就餐公约》规范了全校同学的就餐行为。学校大队部也组织各班大队委进班宣讲文明就餐流程,共同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就餐环境。

食与关系:主要指饮食与人之间的关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旨在让同学们在劳动中去感受劳动者的辛劳,去体会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从此懂得感恩,学会环保的生活理念。这不仅是一次职业体验,也是同学们用劳动来回馈母校,感恩母校的行为。通过和食堂叔叔阿姨一起送餐、分餐和收餐,了解叔叔阿姨们平常工作的辛劳和不易,从而更加珍惜粮食,做到每餐饭尽量不剩菜剩饭,更加珍惜和尊重叔叔阿姨们的劳动成果,对为大家服务的人们,应该心怀感恩的。

【改进管理】案例三:教室光环境及学生课桌椅的整改情况

     多年来,成华小学一直坚持站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角度,想方设法改善办学条件,努力营造让全校学生快乐成长的环境。督学进校后,作为监管和督促,又进一步推动学校工作从经验性向规范性转变。

2018年5月,督学在巡视中提出:党委和政府、社会及媒体对中小学生的视力高度关注,教室光照和课桌椅高度一定要依据上级标准,科学监测,及时调整。

督学提出建议后,学校高度重视,立即组织校内多部门负责人开会研究。校长明确提出:全体行政要认真学习相关文件内容,明确具体指标,由分管卫生的校级干部牵头,分管后勤的校级干部配合,一周之内拿出整改思路,列出具体的措施和流程,一要尽快完成问题教室的整改,二要形成工作常态,保障每间教室的光环境和学生课桌椅规范达标。

6月,学校确定了整改思路,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整改工作。

一是改善教室光环境。

及时整改问题教室。因学校不具备专业资质,特委托第三方机构“四川中坚环境监测服务有限公司”到校实施二次检测,通过增加光源的方式,改善问题教室的光环境条件。

普测保障其余教室。8月底,学校各年级教室位置确定,再次请“中坚环境公司”到校普测各个教室,同时抽调教师、家长、学生代表到场,共同参与检测过程,共同增强意识、加强家校沟通、落实工作要求。通过检测,学校各教室光环境均达标。

二是保障学生课桌椅高度,严格依据文件指标。

综合考虑学生实际

考虑到学生放暑假的因素,两个月后部分学生身高将发生变化,教室也将调整,学校的具体做法是:(1)开学前,全校普调。暑假中,学校依据学生新学年的所在年级,组织职工严格按照《学校课桌椅功能尺寸及技术要求》标准,统一调配全校桌椅,并对教室内的桌椅高度进行普遍调整。(2)报到时,个别微调。报到之前,德育处召开班主任会,提高全体班主任对此项工作的认识;班主任在家长群宣传告知,家长在家测量学生身高;报到当天,以班级为单位,登记每个学生的身高数据上交分管校长,随后由后勤职工逐个班进行个别桌椅的调整。经过此次整改工作,学校加强反思,一如既往地把全校学生的身心健康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从管理制度到工作执行层面,不断完善,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好后期工作。严格执行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要求,加强家校沟通,积极面对媒体和社会监督,全力保障教室光环境有良好的照度和均匀度,在照亮教室的同时,定期关注学生身高变化,及时调整课桌椅,切实保障学生健康成长。

【改进管理】案例四:后勤管理精细化

为使美的校园环境始终如一,我们的后勤管理工作思路是:确定目标(净化、绿化、美化),建立标准(无垃圾、积尘、水渍、蛛网、脱落、破损等),设计流程(先后顺序)。

“两会”树立意识:通过每周“教师例会”,每日“后勤晨会”,让全体教职工真实参与学校管理(参与是最大的尊重),高度认同学校办学理念,每个人都树立起“与爱相伴、与美相随”的意识,将学校的事当成自家的事(在学校的时间比在家里还长),“家”中成员齐心协力营造和维护美的校园。(每日下午各班级由最后一节课的任课教师负责组织管理学生的岗位清洁和集队放学,德育处和值周行政、老师点对点地沟通反馈)

“流程”规范行为:为优化方式、统一标准、节省成本,我们梳理“后勤责任区工作流程”,缩短新上岗职工成长周期,两校区实行全覆盖报修,每日“一报告”,分管行政巡视,发现问题不过夜,第一时间反馈到责任人。

   “激励”催生动力:一是让员工“自主”,让教职工树立主人翁意识,如选择团队工作服面料、款式,打造颇具特色的成华小学后勤团队;二是组织后勤职工  “以培代学”“以赛代学”,每月表彰,及时反馈,积极评价。从生活上、待遇上尽量关切,配备休息室、空调、饮水机、早中晚加班晚餐同教师标准(由公用经费列支)。

“反思”强化示范:言传不如身教,学校倡导在工作结束时“回头看”,每次接待展示等重大活动结束之后,分管行政立即召集职工开会,及时反思,反馈评价,并延伸到对教师的培训、对学生的教育。

【改进管理】案例五:提高教学教研实效性的办法

案例1:尚美学堂观课记录

一线教师需要的课程领导力专业支持,不是空泛的,而是具体可操作的。我们依据“未来课堂”的理念,制定出《成华小学尚美学堂观课记录》,旨在引导教师每节课都不要停留在“教的关注”层面,要转到“学的追问”上来;不要成为“知者的阐释”,而应变作“智者的对话”;不要看见学生“被动地依赖”,而要看见学生“主动地生成”;并以“观课记录”作为每节课的指南:从“学生学习”“学习指导”“课程性质”和“课堂文化”四个维度进行观察,将现代信息技术使用的交互性置于学生学习指导维度中。其中,权重占60%的“学生学习”维度,特别关注学生学习的时间、学生课堂学习的方式、学生学习的参与面、学生深层次思维情况等,意在引领老师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支持者。比如我们要求为学生提供20分钟以上的自主、合作学习时间;每节课根据学科特点,学生们要有5种以上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习的参与面应达95%以上;能看见学生的思维水平渐进提高。在“课堂文化”维度,我们十分关注师生地位平等、公平对待学生和开放学习环境三个指标,意在引领老师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这些指标,都指向了“学习新空间”,指向了“学习者”,具有现代性,有学校特色在新时期的新特征;是学生学习的现代性与主体性的有机交融。

案例2:上课五法、观课五要

“上课五法”(目标确立、活动实施、适时调整、评价反馈、总结拓展)和“观课五要”(观、听、思、测、获),以常态课为载体,聚焦课堂学习评价,关注日常教研活动,提高学科课堂有效性。(详见图)

案例3: 教研组“角色轮值”,深化小专题研究

依照《成华小学提高课堂教学、教研活动实效性的基本思路及办法》,教研活动分工、明责、定人,明确教科组长侧重学术指导与落实,教研组长侧重活动安排与管理。全体成员参与的项目包括:1文本(教材)解读、2教学设计、3磨课指导、4课堂观察、5实录整理、6效果监测、7研究反思、8组内发言;单人负责项目包括:1整理建议、2活动主持、3活动记录、4资料收集、5影像管理、6档案建设、7简报撰稿。

以体育教研组为例:两年来,两校区已分别进行了《对非主动学习学生的教学策略》《体育“课前活动”促进课中体能训练的实效性研究》《体育课准备活动的内容及形式》《体育分层教学》《体育课堂过程性评价》《校本教材编写中的问题》《阳光体育大课间整改》等小专题研究。

在这样的研究过程中,老师们逐渐明确:学校的课程改革和教研,就是要引导老师们解决自己当前的教学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经验,寻找相应的理论支撑,最后形成自己的研究成果,不断促进专业成长。

 


参与评论 共有0条评论


微信

分享到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