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问书生路何方? ——《滕王阁序》教学札记

作者: 王满英 发布时间: 2019-03-14 阅读:( 5761 )  

敢问书生路何方?

——《滕王阁序》教学札记

                                                  王满英

“三尺微命,一介书生”。古往今来,多少意气风发如王勃者,以鹃愁多思之躯面对“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的时空矛盾冲突,面对奔涌变化的社会竞争洪流,或许也有像李白一样“我辈岂是蓬蒿人,仰天大笑出门去”的孤傲与洒脱,但更多的是举目问苍天,“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怀才难用,壮志难酬,弦断谁听,知音难求。

就在这样的一个时节,也是“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的深秋九月。因不识时务,被弃置川野江湖的王勃,胸装浩浩江流,举觞醉饮,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孤独的灵魂发出了怅惘的呐喊,“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一介书生,面对广袤洪荒而永恒的宇宙,个体的生命又是多么渺小,这充满哲理的玄思,一方面体悟天地之大,宇宙无穷,另一方面又分明是在意识到生命之短促之后,才发出的对实现人生价值的急切追问。

古往今来,无数骚人墨客也发出过同样的感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携飞仙以遨游,抱明月以长终”。这一切的一切,他们仿佛都明白,但又都如眼前的运途一般混沌——敢问书生路在何方?

“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希望在哪里?远方有多远?“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此刻孤身一人,远离朝廷,何日才能梦回朝廷,敢问路在何方?唯见夕阳西沉,白云悠悠,四顾茫然,怅然若失。生活在别处,生活总在别处,总在尚未到达的地方,你想去哪里?你有能力到达那里吗?长安很远,吴会也很远,南溟很幽深还有大风浪,昆仑很高很险还很冷,这么多的远和险,远得险得让人有些绝望,那谁又是你的引路人呢?

世人常常只向成功者微笑。“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可是,见帝阍又能怎样?见到了就意味着机遇可及成功在望吗?宣室待召又怎样?宣室待召就暗示着一鸣惊人,一飞冲天吗?当年汉文帝竟也“不问苍天问鬼神”,贾谊尚且如此,子安们又能指望怎样?无路可走,无路可逃,梁鸿不是一逃再逃吗?汉章帝不是一追再追吗?请问命途又在何方?“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这不是很多封建士大夫的生存环境吗?我们也知道,子安们也明白。于是,将傲气压在心里,而怨气仍流于笔端。“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是书生们常常感怀的共同话题,好像是在说自己,又好像是在思考读书人共通的生存状态。诚然,子安们眷念君王,渴望见用,但命运偃蹇,自怨自叹,这并不仅仅与个人功名富贵观念相联系,也包含着报国济世的雄心壮志。然而,可爱的子安啊!有能力未必有机遇,有机遇未必有能力,有机遇有能力却未必有运气,这就是天命!“时运不齐,命途多舛”。许多的不确定,太多的虚幻,这是子安们的无奈,也是人生的无奈——更是人生的魅力之所在!

所以,你还是在等待,等待人生的机遇,等待的命运转机,等待惊喜的笑脸。“知其不可而为之”、“经世致用,以儒辅仁”的崇儒尚道的精神皈依指向,让你再次热血沸腾,“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北海虽赊,扶摇可接”。 这凌云之志,昂扬之气,千百年来,鞭策着多少志士仁人历尽艰险,勇往直前,奋发有为,报效家国。作为一位封建知识分子,能有如此博大的情怀和高尚的情操,的确难能可贵;一个涉世不深却又十年内饱尝社会人生两次政治劫难的少年才俊,能有如此的感悟思考,的确闪烁着理性的思想光芒。同时我们更明白,你在痛心而无奈地看着时光飞逝,像奔涌的激流一样投奔生命竞争的长河大海。

我惊羡雅士文人们的绚丽文才,触摸到了孤独灵魂下的贲张血脉和永恒亘古的人性魅力。嗟乎!读其文能知其心,并能痛其处境之不幸,是文之大幸,还是读者之大幸?

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当霞光夕阳,满座高朋,人间至美向你们涌来时,“渔舟唱晚”、“雁阵惊寒”。子安们啊,内心热寒交互、忽远忽近。举起酒杯,想了很多,“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自信遮饰了心中暂时的伤感,开始不吝赞美。“胜友如云,高明满座”、“腾蛟起风”、“邺水朱华”,不亢不卑的赞美也许能换来大家的回赠,然而内心的悲凉总是“剪不断、理还乱”。即使是看到“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这样民生富庶的祥和太平盛景,即使是在“落霞与孤鹜齐飞,秋飞共长天一色”的千古奇句中,仍然流露出难以释怀的孤独无奈之情,无限的悲悯与悲怆隐藏在华丽的文采表象之下,让读者感悟一种博大的复杂与深远,一种无奈的孤独与凛然豪气。这种浩大的宇宙观和强烈的生命意识回响在彭蠡上空,这是书生们生命的热度和人性光芒的诗性回归。

宴会的热烈,美酒的醇香,赞叹的纷繁,一切让你更加清醒,“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人的成功还需要“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趁借“今兹捧袂,喜托龙门”的机缘,即是杨意不逢,也仍要抚凌云而自惜,登高纵目,高山流水,心曲定要弹奏!

我们多么希望,老天不曾嫉妒英才。然而,多少英雄豪杰却被雨打风吹去,总被浪淘尽、雪卷走。滚滚长江东逝水,辉煌转眼都成空。面对浩浩汤汤的东逝水,巍巍峨峨的夕照青山,子安孤独的身影真的能与落霞齐飞,能与秋水长天融为一色吗?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敢问书生路何方?

路在脚下!

而我们又理解,在王勃的眼中看到的虽是良辰、美景、赏心、乐事,是四美俱,二难并,激荡在灵魂深处的却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压抑和感伤,抑或是天意还是宿命,是元气已耗尽,还是海水和秋风的无情,这只折翼的孤鹜从此再也没有机缘与落霞齐飞了,再也没有机缘欣赏秋水与长天一色之美景,呜呼哀哉,岂不惜哉痛哉!惜则惜矣,痛则痛矣。斯人已去矣,斯文却不朽!

读罢此序文,情不能已,遂竭鄙怀,草创了以下短句:

▲《浪淘沙  滕王阁》

赤岸烟水濛,稍淡眉峰,群儒把酒祝东风,潘江各洒愁转浓,身处楼中。

青崖寒沙丛,轻漫桥阁,骚人弃笔意从戎,风流帘卷误鸣钟,酒醒楼空。

• ▲“故郡新府胜友会,寒潭紫云秋风凉。

•     落霞孤鹜怎一色?北辰高远关山伤。

•     凌云壮志扶摇上,欲借芳邻成栋梁。

•     临别赠言疏短赋,敢问书生路何方?

只要心中有海天,何妨命途多坎坷?

“海天无远近,心中有清风。”

“明月清风,谋有则有;高山流水,随缘即缘。”



参与评论 共有0条评论


微信

分享到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