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室学苑- 百家争鸣

执著的坚守,简约的呈现

作者: 管理员 发布时间: 2016-04-14 阅读:( 5536 )  

3月24—29日,我们一行五人参加了《全国中小学名师工作室特色课堂与教学风格展示交流现场会》,五天的学习,80岁的徐安德老教授(特级教师,北京中教市培教育研究院、全国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发展实践研究专家委员会常务顾问)五天自始至终学习、听课、主持、点评的坚守,特级教师徐长青教授十年如一日、终磨一剑的执着,吉林四平、吉林长春、贵州贵阳名师工作室追随北京市中教市培教育研究院,追随徐长青、吴正宪专家教授的不变信念的坚持,名家授课的简单约取之美,动感教学的二十四个策略,无不令我思绪万千,联系自己的工作,有感而发如下:

一、课题研究,由微入手

我们现在研究的课题大多是为课题而课题,为任务而研究,假、大、空的特色尤为突出,其实课题往往是教学一线问题的提炼,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科学研究,解决问题、应用成果的一个过程,层次越高,研究的越细越透。我们作为一线教师每天面临着各种形形色色的问题,我们置这些实际问题于不顾,去寻找专家为我们圈定的课题,不是量体裁衣,而往往是拿问题硬套,更有甚者平时不做研究,到结题时慌里慌张的在网上搜几篇有关论文,复制、粘贴、合成,有时连结题论文都没有读一遍就早早结题了事,中间没有调研、问卷、数据的收集、分析、科学的论断,失去了研究的意义,这样能解决问题吗?对教师专业发能有促进吗?

课题不在级别而在于实效,可以从我们的实际问题中、工作的困惑中、思维的纠结中,发现提炼形成问题,再由一群志同道合的人组成一个团队,为一个研究目标而明确分工。

比如:徐长青教授说的审题的研究,就是从学生不能有效的审题这个角度出发,学生不会做题首先缘于不会审题,审题是放在脑子里再次提取得过程,涉及到了医学知识的寻症研究,现象背后蕴藏着的科学原理、科学规律就是我们所挖掘的,更是指导我们解决问题的科学依据。徐教授现场做了一个例证,请志愿者到台上,让他看一遍会标并读出来,然后马上遮住其眼睛,问大会会标是什么,志愿者自然答不出,分析原因:每个人大脑与眼睛之间有个信息滤板,我们每天看许多无用信息都经过滤极筛选掉,挡在眼睛与大脑的通道外,有用信息由眼经过信息滤板到达脑,经过大脑处理,再用嘴表述,遮住眼或当学生审题30秒后,提问时(让被审题在屏幕上消失),学生却说不出来,就是因为学生认为所看到的信息不必经过脑处理,而是直接由眼反射到嘴,读出题目即可,审题成了地地道道的读题。所以老师让读题,学生都踊跃举手,而问题消失后学生却傻了眼,由此可见课堂上的踊跃的举手不一定是参与,而学生开动大脑,大脑的参与才是真正的参与,就是我们所说的入心入脑,不是坐马观花的看。应对策略:反复练习、学生复述问题,慢慢缩短审题到复述的时间,说出关键句、词的关系等等,教师积极的科学干预,学生的审题能力势必会大大提高。

再如:视域的研究和教师三动(即身体运动、眼睛转动、脖子扭动)、课堂教学的行走路线对教学的影响,笔画的书写,写多少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这些不以为然的教学中的小细节、实际中的小问题,细微之处越有研究的价值。

我们刚刚组织的优课评选中就遇到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比如:

1、学生不能完整的回答问题,表达能力差;

2、学生唱读的干预;

3、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评价的语言;

4、学生回答时,何种方式更有效,什么时候齐答、独答、讨论、抢答等等;

5、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更有效;

6、如何组织小组讨论更有效;

7、小学数学与学前大班识字教学的衔接;

8、大班额状态下的高效教学、管理的出路在哪里,现在大班额是造成老师职业倦怠、职业烦躁、管理质量低、教学水平差的直接原因,生多师少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尖锐问题,面对困难,是望难兴叹还是由难找路,想办法,从课堂组织形式上、管理方法上不断的突破瓶颈,走出一条开拓之路。

我们的教学研究必须聚焦于课堂实践,走进课堂,关注教学中发生的现象、关注教师的教、关注学生的学,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问题出发,然后组成课题团队,沉下身子,认真调研,开拓视野,寻找科学依据,解决应用,最后让我们的课堂、师生受益。

二、课堂组织,力求有效

真正的课堂,不必那么完美,只要我们教师的引导到位,提问到位,不要过多的干预学生的知识生成,力争做到以学生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推助,弱化教师的教,主动有意识的把学生推向前,教师有意识的推向后,只在需要的时候出现,只在适当的时候引导,只在困惑时点拨,课堂上要把握好“三教、三不教”: 1、教学生独立学习时最容易混淆的地方;教学生独立学习时最难的地方;教学生独立学习时无论怎样也想不到的地方。2、三教:三不教:学生已经会的不教(了解学生学情);学生可以独立学会的不教(互助学习,自主学习);教了也不会的不教(把握课标,掌握难度)。

学生是否能达到学习的目标、知识生成,关键在于教师组织要求:(1)课堂常规的要求,根据自己学科特点、本节课的要求,让学生提前准备好的物品,教师有教学常规,学生也应该有课堂学习常规,如:数学、演草本、错题本、学具的摆放,何时放,何时用,往往不是学生没做到而是老师没说到、没有强调,一个好习惯的养成需要90天,而教师往往缺少一个持久的强化要求而前功尽弃。(2)课堂组织要留足孩子们时间和空间,讨论要充分、合作探究要时间充足,不然讨论合作探究都是虚假的,没有实效的。(3)组织形式的要求:听过的观摩课都在进行分组学习,这应该是课堂组织形式中最有效的、最常用的公认的高效的组织形式。

在离京返校的路上,一行五人也进行了讨论,当前我校的大班额分组教学的阻力在哪里?

1、空间小,人数多,桌子的摆放是一个基础性前提困难。

2、各组的位置摆放是家长的关注,甚至于干涉。

3、分组后学生的管理,组成员之间的关系处理是贯穿始终的问题。

4、同班其他各科教师的积极参与度是一个现实的困难。

5、小组竞争机制管理制度、激励机制的制定是一个大困难。

6、各小组的成绩过程性评价的收集整理反馈是一个繁杂的困难。

找到问题所在我们就能有解决问题的目标,就有研究对象逐一解决。有问题比没有问题要强,有问题明确了困难所在,反而使人心中更加踏实,有的放矢,也可以当做课题一起研究,并且国内外、网上、书上都有许许多多的小组研究的好做法、好例子,可以做好参考加入实践。

三、 博观约取,厚积薄发

徐长青工作室的研究精髓就是简约教学,好的教学就是复杂性的思考、简单的呈现,好的教师就是把课上的深入浅出。而复杂性的思考就是教师的台下功夫、是课标的解读、教材的研究提炼、学情的掌握、是隐性的工作。

课标、教材的认识不一样,缘于解读者的角度、态度、经验、能力、精力,角度决定方向、态度决定深度、能力决定精度、经验决定高度、精力决定广度。一节课视角不一样呈现也不一样,尤其是语文教学,学文悟道,两者谁重?与教师的视角、经验有关,教师的追求钻研态度决定着教学的深度,你可以点到为止,也可以继续拓展,教师投入的精度决定了教学内容的广度,同一年级教材版本不一样,投入的精力越多研读不同的版本,旁征博引呈现学生的知识会使学生视野更广,经过教师博观,复杂性的思考理性取舍,摒弃发扬,各取精华,呈现给学生一个简单的知识,把复杂的事做简单了就是教师的奉献,每次备课都有自己复杂的思考,简约的呈现。课堂教学是显性的,同样一节课讲授的内容差不多,孰不知专家是博观后约取、是减肥后的精品,而一般教师是照猫画虎的知识搬家。每堂课备出精品,教学几年后经过不断地积累,你还是那个教学的工匠吗?还是不知不觉中你就成了权威和准教育专家?

四、时时教育,处处育人

对学生来说40分钟教学不等于教育,教育不是某时某刻的事,是每时每刻的,也不仅仅是班主任老师的事,更是大家一起的事。语文、数学课时多对孩子比较了解,课堂也好组织。音体美教师的班数多,对各班学生了解比较少,如何有效的组织教学,可用教师的个人魅力和学科的吸引力来引领课堂。各科老师要做好班级管理有效补充,千万不要出现3+3<3的现象,出现问题最好不要推给班主任,学生会认为你很无能,那样就更加难管理了。

所以,管理要求的统一性、教育方向的一致性,各科室之间的协调性、各环节的相扣性,教育管理的效力的延续性,班级管理与班级教学的相容性,这些都是我们一线教育者应该注意的问题。如:班级教学中的分组教学,改变传统的座位习惯,可能要影响到班级的美观、整齐划一,从而增加打扫卫生难度,暂时增加了管理难度,难道好的做法就不进行了吗?这些都需要一个完整的制度引领、约束、协调,如:课间的嬉戏打闹除了安全隐患,还直接影响到下一节的教学,教师课前投入过多的时间组织教学,势必会影响一节的教学完整性,任务完不成,拖堂、学生不乐意,紧紧张张延迟了3分钟草草收场,学生满脑子的怨气堵住了知识输入大脑的通道,反映在了作业上,作业一踏糊涂,于是老师着急发火叫家长,判为差生进而转化为双差生(学习、纪律都不好)等恶性循环,在哪里解决?课间秩序的维持(涉及安全、德育教师),课堂组织教学实效高、知识衔接紧凑、知识呈现的简约有效,宁可少讲一个知识点不要拖堂(涉及教务、教研、教师),所以育人不是一个孤立的工作,时时、事事、处处育人决不能只停留在字里行间,必须有一个主动负责,敢于担当的和谐团队引领,才能使整个学校风清气正、事半功倍。

教师语言的亲和力、艺术感染也是对学生的教育达成的重要前提。吴正宪老师的语言总是那么娓娓动听,教的成分很少,和学生商量共同探讨的成分多,总能说进学生的心里,在孩子的心灵深处生根发芽,让孩子得到充分的尊重,也就激发了学生亲师信道的源动力,这也是每次仅通过一节课的共同学习、情感交流,孩子们对这位刚刚认识的新老师那么恋恋不舍、相拥不肯离去。由此可见情感的投入会使教师语言富含感染力、亲和力,使教师的语言有血有肉,使教师的语言具备了温柔中的号召力,潜移默化的教育力。

五、同课异构,明确意义

吴正宪老师讲座提到了“双师同堂”、“同谋异构”、“亲身体验”、“课后访谈”四个研究课堂的方法,提升教学能力的措施。上学期和本学期我校也开展了同课异构,开始的时候我仅认为几个老师同讲一节课,比不足、比差距,见贤思齐。听完吴老师的点拨,对同课异构有了新的认识,同课异构不在于比授课水平高低,而是引发异构背后的思考,触摸教师的核心素养(多关注是否读懂了教材、是否读懂了课堂、是否读懂了孩子),激发老师独特的思考。尊重教师的个性构思,始于同课、经历异构不止于一节课,形成思考,不是看齐而是引发新的思考,这就是其意义所在吧!今后的教研中,我们更要让教师放手去做,尊重个性课堂,营造简约、轻松、乐雅课堂的殊路同归。

六、化繁如简,用心做事

教育是什么?教研是什么?名师工作室是什么?用徐安德老人的一句简单的话“一群好人聚到一起,做一点好事”。

是呀,我们都很平凡,但都在做着同一件好事——教书育人,我们的目标也很简单成就课堂、成就学生、成就自己,目标的达到也很简单,用心做事。吴正宪老师的心系学生、情系教育,张思彤教授的《用心做教育,携手共成长》无不渗透着“用心”两字,有心人天不负。用心关注孩子的生理、关注孩子心理,关注孩子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走进学生心里,知道学生的需求,用心读懂教材、读懂课堂、读懂孩子,才能用理智与情感来教学授课。

用心做事还体现在善于谋事,身在其职,必谋其事,身为一校教育的管理者,必须为学校的师生发展提升而谋事。立足我校课堂,结合教师发展的期望“无中生有”的用心创新式谋事,要成事离不开用心。

七、真实上课,客观评课

现在我们听评课的活动,教师的课设计的太完美,主体变了,好多是讲给评委、听课老师的,哗众取宠,假假的感觉。我在指导新教师的讲课时经常提醒,把精力专注于课堂组织,学生活动、知识生成,不要关注谁在听课,能否成功上。力争真实的上课,上真课、常态课、有效课。

真实的课堂就要允许学生犯错误,没有学生犯错误的课堂绝不是好的课堂(学生的错误时犯在课堂上好呢,还是犯到作业上、试卷上、考试中好呢?不言而喻)课堂就是一个纠错、质疑、讨论、共识、生成的一个过程。

真实的课堂就要珍惜孩子的错误:一种是预设的错误,一种是突发性的错误。预设的错误像是教师设定的圈套,教师很容易驾驭,一切在掌控之中。我感觉我们更应该重视突发性的错误,尤其是若干个孩子犯的同一个错误往往极具代表性,教师要抓住这一契机,及时的分析错误原因、教学分析和改正错误的方法,教的原因、学的原因还是知识的呈现的原因、学材的原因,深挖细析,让错误更有价值,千万不要无视孩子的错误或者掩饰孩子的错误,课下利用反思的时间也应好好分析,有必要反馈的也要及时给学生一个交代。

真实的课堂就要组织好课堂一连串的问题,问题丛生的课堂才是一个活力课堂,巧设问题、环环相扣,突发问题,共同处理及时解决。传统的教学,老师始终讲,学生始终听,看似顺利圆满的课堂,组织教学、复习旧知、评授新课、练习巩固、布置作业,也是五步教学,但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没有问题的生成谈何有效的课堂呢?老师的确准备了满满的一桶水,但是找不到学生的杯子口,如何把水分到学生的杯子里呢?所以教师的教不等于学生的学,教得好不等于学得好,真实课堂更应该关注学生的活动而不是看老师的表演。

听课后的评得很关键,教师真正的提升三分讲七分评,讲课是授课教师的讲,评课是听课教师评,怎么评,吴老师也指出:客观地评,既要指出优点,又要戳到软肋,受此启发。

评课我觉得以下几方面:

(1)知识点的把握(课标的研读);

(2)组织教学(学生的有效听课);

(3)知识点的呈现(循序学生的认知规律);

(4)突发问题的处理(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更能显示教师的教功);

(5)教学艺术的表现(亲切的语言,优雅的教态,板书的展现,娴熟的技术能力);

(6)教学方式的运用(小组合作,先学后教,指导自学等)(7)学生的行为(专注于课堂的人数多,参与活动的态度,认真积极);

(8)学习效果的展示(突出表现在当堂达标的程度)。

这就要求听课教师的有效分工,有专注于知识的,有专注于学生学的,有专注于教师教的,有专注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根据当堂内容,及时出几个小题目,当堂或课下,随机抽取几个学生进行小检测,以评价本节是否有效。

八、团队组合,碰撞生成

我们教师的现状,除了流于形式的集体备课,就是浮于表面的教研活动,还有应付了事的听评课,没有团队之间的真正合作。一个人走得很快,但一个团队会走的更远,名师工作室是把优秀的教师组合在一起,集大家的智慧于一室,互相补充、互相激励、互相学习,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共同提高。一个优良的团队具备:较高的专业发展需求(积极进教主动),较高的专业品格(诚信友善、服务意识),较高的专业技能(教学能力,写作能力,反思能力等),较高的专业合作能力(团队的合作意识)。我们的名师成长俱乐部,教师们基本没有交集,各自奋战,单打独斗,38名教师组成,用“四高”衡量,再次筛选组成一个学习型,实践型,反思型,服务型,专业型的团队,只有一群这样的教师,才能主动形成一支先优秀起来的教师队伍,才能发挥出榜样的力量、引领的作用。

一个团队组成了,活动是生命。在教学活动中挑战自我,知己不足;在活动中知他人所长,相互学习;在实践中发展能力,互为目标;在研究中沉淀资源,形成特色。活动中有了交流研讨的思维碰撞,才能达到技能的生成:每一次外出培训、研修都必须有一个的思维碰撞,生成改变的种子。成员之间的思维碰撞甚至允许有火花,引发改变的原动力,真理往往从争论中来,方案因分歧而更加完善。

在学习回来的路上,五位同行在车上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我校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瓶颈在哪、怎么克服、如何操作,学生学习习惯如何养成,如何让学生完整的表达,从哪里入手等等。分歧,碰撞,辩论讨论激烈,而充满着和谐的正能量。虽然没有答案,但是有了问题,就有了方向。

九、调查问卷,走进师生

从北京回来,给女儿带回了礼物还有许多学习方面的书,看到她拿着礼物很兴奋。当我把书介绍给她的时候,她的兴致立刻降了下来,转身间,嘀咕了一句,“还不如不去北京呢!”我的心一沉。回想自己平时的教育方法:本来去旅游放松,却要求孩子回来写游览记;给孩子买本书,还要求孩子看完书写读后感;本来有朋友来玩,却要求孩子注意这、注意那;本来带着孩子去串亲访友,却要求孩子喊这喊那,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每次应该是轻松点的事情,我却总是不想放弃教育她的机会,竟变成了孩子的累赘。孩子对旅游不再热情,不再愿意读书,厌倦了走亲访友见生人。反思这些,是因为自己太急了,太想让孩子抓住一切机会成长了,没有给孩子一个慢慢成长的空间和时间。我们的安排是出于一个成人,一个教育者的角度,和孩子的出发点不同,所以我们的教育往往事与愿违。

联系今天的教育,我们的步伐是不是也太急了。李克强总理说过:教育走的太快,请等等落下的灵魂。面对新的教育模式,北京的整个教育模式,从幼儿园到高中,有了一个统筹协调的要求:幼儿低,小学慢,初中宽,高中活。这就充分遵循了教育的规律。小学就应该放慢脚步,不要让孩子掉队。

所以在教学中,尽量不要武断的做出差生的评判。科学冷静的看待到班内学生的分层,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低要求、慢节奏中,爱上学习、养成习惯。孩子到底喜欢什么?到底需要什么?我们在备课、安排教学活动的时候,有没有考虑过,有没有调查、研究、汇总、结论的过;还是凭我们的经验,个人臆断,照本宣科的去强加给孩子们,不要也得要,硬装、硬填。有人说教师的神圣之处在于他能游走于成人精神世界和未成年人精神世界,未成年人的精神世界是什么样的?我们是不是用自己的未成年或者用前几届学生的标准来推测呢?得出的答案有多少可参照的价值呢?

另外教师需要什么?需要什么样的发展提高,想的什么?有没有职业倦怠,对学校发展有没有热情,学校发展与个人的关系,对校领导工作的认可度,哪些不理解、不明白,哪些需要沟通等等,都不能由一方来推断。毛泽东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走进师生,我们可以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来了解师生的想法,以做出更加接地气、更加可操作的决案。

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参加了很多培训,听得时候踌躇满志,心情澎湃,跃跃欲试,回到单位满目的现实,一切照旧。每次的培训很有激动,就缺行动,周而复始,就失去了培训学习的意义。认真梳理审视我校的现状,教师的工作状态,我感觉给有强烈发展欲望的老师一个发展提高的平台(名师俱乐部的有效活动),给甘于默默奉献的老师一个评价上的认可(评价的公平、公正、公开),给热心于帮助青年教师发展的老教师一个帮扶的环境(青蓝工程),给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老师一个学习的榜样(培养身边的名师)。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逐一落实:

(1)小课题研究,付诸于行动

针对前边提到的诸多小课题,都在我们身边且每天都在发生着。我们要鼓励教师们积极参于研究。首先政策的引领:对于教师来说没有校级课题的研究经历,不能参与县级及以上课题的研究。其次名师的带动:名师成员每人必须参与一个校级课题的研究,这样势必会形成一个遍地开花的科研氛围。

(2)开展调查问卷,了解师生心声

针对不同调查对象,不同学段学生,不同班级学生,拟定问卷内容,进行定向的研究调查问卷,可以普查,可以抽样。引导学生说真话,表心声,调查才有效,否则只会流于形式。收齐问卷,统计是一个繁杂的工作,也是关键的工作。统计完科学分析,问卷小组做出决策。这样我们了解到的才是极具参考价值的材料,比如班内我们要制定班级公约,大家一起遵守的,势必要共同约定,可以开展调查问卷,了解孩子对班级公约的认识、内容等方面,大家都参与了公约也势必会是大家所自觉认真遵守的。再比如体育课我们要开展哪些活动,需要哪些器材,分哪些兴趣小组,都需要一个前期的调查问卷,才能真正的做到以学生为本,一切围绕学生。

(3)开展海量阅读,降低要求

去年我们教研室提出了3个三千万的说法,即小学六年的阅读量达到一千万字、初中三年达到一千万字、高中三年达到一千万字。我校积极响应,每个年级根据课程安排特点,每周拿出两节课的时间做阅读课。开始的时候,就考虑怎么评价阅读课,评价哪个班做的好,哪些同学做的好,要求读的时候“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边圈点勾画,读完写读后感,也树了一些班级为书香班级,评了一些学生为读书小明星,能起多大的带动作用呢?读后感有多少出自孩子们的原创,毛主席的读书习惯是我们每个人学习的榜样,而不能做为刚刚捧起书的孩子们的要求,要求太高会使孩子们逃避、惧怕读书的。我们怎么忍心把孩子们也变成阅读课上的好、中、差生呀?现在想来我们不妨不设目标,降低要求,先让孩子们慢下来,静静的读,先爱上读书,大量阅读,当他有了一定的阅读量的积累,夯实他们的文化底蕴,丰富他们的阅读生活,建议不做写观后感的要求,降低学生圈点勾画的要求。适当引导,适时点拨,不做硬性要求。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通过点评优秀的的阅读习惯,正方向引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替代学生的阅读实践(引自语文课程标准23页)。通过鼓励一般学生的读书热情,小步子实现:先让学生爱上读书。爱上了,注意力就专一了,思想也就活跃了,也会不由自主开始思考了。再教学生方法,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名人故事的引导,学生的良好读书习惯一定会养成。阅读的结果不等于展示,孩子带着任务去读书,他能读的轻松吗,能读出快乐吗?先让孩子爱上阅读吧。爱不释手,手不释卷,海量阅读。

(4))教研活动,从研读课标开始

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学生接受一定教育阶段后的结果所作出的具体描述,是国家教育质量在特定阶段应达到的具体指标,它是教育管理、教材编写、教师教、学生学的直接依据,评估与考试的依据,必须按照课程标准进行教学改革,它具有法定的性质。

我们教学的管理者只有熟悉了课程标准,才能对老师们的教学有一个很好的引领,才能完成教材的整合;我们老师只有掌握了课程标准,才能更好的把握教材,教什么、教多少都必须以课标为依据。教材就是课程标准的解读,但不是唯一的解读。课标为教材的多样性(各种版本的教材,如:数学人教版、苏教版、青岛版、北师大版、华东师大版等等)和教师的创造性实施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尊重的学生的差异,注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2016年3月30日正式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了核心素养,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国家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构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是素质教育再出发的起点,随之而来的会带来课标的变化,但是我们好多老师没有研读过现行的课标,又怎么能跟上改革的步伐,所以我们仍然要好好的研读课标,补上这一课,更好的适应和接受核心素养引领下的新一轮改革。

(5)追随名师,执着的坚持

吉林四平、吉林长春、贵州贵阳等等名师工作室的老师们一路走来,一路追随北京市中教市培教育研究院,追随徐长青、吴正宪专家教授,名师指路会成长的更加迅速。而我们现在的教师培养多是断点化的,今天学这个,明天学那个,学来的都是皮毛,而真正的内涵包括:管理学生、组织教学、评价引领,我们仅凭一两节课,是真的学不来的。没有与名师的对话和指导(视野),没有一个长久的坚持和持续的支持(坚持),没有一个自我发展的坚定信念(责任和勤奋),我们的名师成长只能是一直在路上摸索、步履维艰。我们能不能找准一个发展的方向,找准一个名师团队,与之合作,“借鸡下蛋”也好,“借梯登高”也罢,引进来,做下去,从而形成自己的特色,打造自己名师。让老师们实实在在的感受名师的冲击,新的教学模式的冲击。所以我感觉视野、责任、勤奋、坚持是名师成长的基石。

(6)立足课堂,研究模式。名师的成长、高效课堂的打造,无一不是发生在课堂,也终将发生在课堂,所以我们必须立足于课堂(大课堂),围绕课堂做文章。模式是通往高效的路径,不为模式而模式化,模式的前提必须遵循教育规律,符合课程标准和要求,以达到核心素养的要求为目标。做为一个教育管理者必须立足课堂,进入课堂,和老师、学生一起去探索、发现自己的实际问题,共同研究解决,总结提炼,力争形成自己的特色,形成可复制、可模仿的课堂,这就是好的模式。

总之,路在脚下,需要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先去探索。教育是执著的坚守。当遇到教学困惑时,我们需要坚守;当思索在变革路上时,我们需要坚守;当历经风雨绽放美丽时,我们需要坚守。让我们在困顿中突破,在突破中坚守。一路轻歌,一路收获,在坚守中寻找那最真的、简约的教育!

作者:张新博 (夏津县第二实验小学)

参与评论 共有0条评论


微信

分享到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