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践研究- 年度“优秀成果”案例- 第三届年会 - 名师工作室发展建设优秀成果案例
实践研究

Practical research

联系方式
北京市东城区沙子口路78号院A座201 - 206
电话:010-67284012 67234737 67233432
邮编:100075

结构化模型让教师深层次成长成为可能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北京中教市培教育研究院 发布日期:2020-01-06

海南省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   陈素梅

陈素梅  海南省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副院长。海南省物理特级教师、海南省拔尖人才、海南省学术带头人、海南省培训专家组成员、广东省培训专家组主要成员、国培计划指导专家、海南师范大学物理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海口市人民政府重点联系专家,曾获得国家优秀教师指导、国家物理优秀奥林匹克指导教师等称号。

如何形成集体行走的健康态势,是海口市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希望突破的难关。构建学习共同体,激发团队成长力 ,向团队中的每一个人传递生命的气息是他们初心。从2013年12月到今天,他们用了五年时间,以结构化队伍行走的态势产生了成长的“黑洞效应”,从18个助推站324人到127个骨干教师工作坊逾4000人,这支队伍仍在不断壮大的过程中。

在这五年时间里,他们用结构化的队伍、结构化的课程、结构化的平台和结构化的目标设置,走出”浅层次成长“的误区,从以往如碎片一般断裂的、无逻辑的成长,走向可持续的富有逻辑性的深层次成长平台,由以往的行政指令转化为自我生命驱动,激活当下海口教师生命发展动力。

不论是在严寒的冬雨中,还是在酷热的烈日下,海口的这一支骨干教师队伍总是集体快乐地行走在成长的路上,他们以自己带着快乐的成长故事不断地影响着海口乃至于海南的教师队伍的成长。

结构借力  助推成长

全海口市各级各类学校共有一千余所,在岗教师共四万余人。在每年长达120天的全面、深入而系统的调研之后,海口市得出结论:”集体行走是铭刻在海南这块土地上的文化烙印!“为了让每一位教师成长受益,在大量的实践探索中,他们努力寻找适合海口教师队伍成长的最优发展结构。如今,他们走出了一条“以课程为载体,以塔式为结构,以成长为传输力”的结构化成长模型。

工作坊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载体单位。盘活每个工作坊的生命力,可以最大化释放出教师成长的动力。海口市的127个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工作坊,将海口1826名特级教师、省级学科带头人、省级骨干教师和市级骨干教师全体融合在“六级塔式结构”前五级里。“六级塔式结构”的第一层由特级教师领衔;第二层由省级骨干担任正、副坊主;第三层由省市骨干教师担任学科指导教师;第四层由若干优秀市级骨干教师组成工作坊骨干层级;第五层由市级科学骨干教师组成;第六层则是市级骨干教师的徒弟。“六级塔式结构”层层相扣、上下传输,打破校际壁垒、区域壁垒、师资壁垒,形成了一个多元化、异质性的文化交流时空成长平台。

课程是结构化教师队伍成长的载体和根本。从研究教师成长的状态为出发点,在形成了结构化的队伍之后,最为重要的是为结构化的队伍设置最有利于队伍可持续发展的结构化课程。海口为自己结构化的队伍进行了“3+3+N”课程结构化设计。第一个“3”包括三级成长课程,分别是基础性成长课程、指导性成长课程、区域联盟成长课程。第二个“3”则是每一层级成长课程,又分为三级子成长课程体系。每一级课程标准设置为“N”个成长维度。经过结构化课程循序渐进的导入,让每一位结构化队伍中的教师,“看见“别人的成长路径,从大杂烩走向逻辑发展性。

此外,结构化的基因渗透在了教师日常的教学课堂、校本课程和校本培训之中,通过“成长力传输带”“区域集群式管理””海口特级教师大讲堂“等系统平台,实现教师工作坊、教师个人乃至学校的有机整合、有效衔接。

项目策动  深层成长

共同体深层次的成长必然是一种可持续的富有逻辑性的成长,因此,教师队伍的成长首先需要加强对共同体的文化性格的研究,需要加强共同体可持续性成长路径的研究,只有可持续性的成长才会是一种富有逻辑性深层次的成长。

为了搭建结构化的平台更好地助推教师队伍的成长,在海口的各级各类研训项目的策划中,他们重点突出项目设计的团队性、区域性和成长指导性。

首先,突出项目的团队设计。通过活动项目的团体设计,加强对项目中人的成长起点、成长规律的研究,以形成团队行走的文化。针对成长中问题发现、状态分析,加强专家规划发展指导。突出成长共同体在活动主持、项目策划等方面的自主发展意识培养。

其次,突出项目的区域设计。如比海口区域化集群式基地研训项目,通过活动项目的区域设计,引领学习共同体加强对队伍结构优势的研究和对区域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调动一切可以促进成长的动力资源。海口市依托 69 所中小学幼儿园区域化集群式基地培训组长学校,在深入挖掘本校的优质研训资源基础之上,融合其它兄弟学校的优势,充分调动学校优秀骨干教师队伍的力量,构建全方位、全学科的培训课程体系。海口市每月5日、15日都会将各基地校研发的通识课程和学科实践课程及时挂网,让老师们根据个人需要选修,有效地满足老师们的个性化需求和“工学”矛盾。让深层次的学习随时可以依据个人情况开展。

再次,突出项目的成长设计。教会别人学习是最深层次的学习,因此,海口市骨干教师工作坊,在结构化的教师队伍的基础上,建立结构化的指导层次,每一成员都被要求,在加强成长理论学习的基础之上,定期梳理并相应的成长平台上展现自我成长,研究并指导别人成长。在骨干教师工作坊的基础之为,为更高优秀骨干教师更高层次的成长需求,开设的“海口市特级教师大讲堂”等。工作坊的个体结对帮扶,相互促进,共同参与谋划,共同搭建平台。市研训院为工作坊设计项目,按照“成长分析——规划发展——主持策划——梳理提升”的模式,各教师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自主发展、集体策划,并由专家指导,定期梳理。教师从具备参训资格到成为培养对象,再发展为市级骨干教师,在工作坊的共建平台上,进行深层次学习,把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学习效率大幅提升。

集体行走  成就精彩

结构化的发展、深层次的成长,打通了集体式行走的道路。据统计,2018年全市参训教师人次已突破52万,涵盖全市特级教师、省级学科带头人、省市级骨干教师、市区教研员和学校的学科组长,以及许多一线青年教师。

在过去的五年里,海口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形成了自己的思考:主体研究,研培结合;结构借力,专业引领;课程规划,长远思考;信息融合,综合管理; 文化浸润,自主提升。2016年,海口教师培训队伍走出了25位海南省特级教师、38位海南省学科带头人、198位省级骨干教师。2016-2019年,走出了26位海南正高级教师。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以教师为成长现状为起点,聚焦团队的结构发展,推动整个教育的不断进步,是振兴区域教育的重大战略举措。

 

 




微信

分享到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