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
课题论证与研究设计
1、课题选题目的、意义及价值(理论价值、实践价值、推广价值)
小学生学习诊断目的是让学生、家长和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提供依据,有助于教师在了解学生能力的条件下对学生的学习结果作出相应的、合理的评价,最后达到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效果。
小学生学习诊断意义及价值:
一、为学习指导提供依据
学习指导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了解并克服各种学习困难;改进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激发学习动机;增进效率,提高学习成绩。学习诊断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为学习指导提供参考依据:
(1)对影响学生学习活动的个性特征进行诊断、判别;
(2) 对影响学生学习活动的学习技术进行分析、判别;
(3) 对影响学生学习活动的学习动机进行测查、分析;
(4) 对影响学生学习活动的态度、情感、意志进行评估、判断;
(5)对学生各科的学习特点进行比较、判别;
(6)对学业不良学生进行筛选、指导。
二、为教育评价提供依据
学习诊断在以下几个方面为教育评价提供依据:
(1)学生的学业成绩评价;
(2)学生的能力评价(智力评价、特殊能力评价和创造能力评价);
(3) 学生的性格评价;
(4)学生的品德评价。
三、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学习诊断在以下几个方面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1) 增进教师备课的针对性;
(2) 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
(3)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要求和进度;
(4)配合教师进行个别教学;
(5)指导教师密切师生关系,改善教学环境。
小学生个性化教育策略研究倡导:个性化的教学、个性化的学习、个性化的成长。是在发现和尊重小学生现有个性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学校教育的优势,综合各方面的教育资源,从每个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使其个性潜能获得充分、全面、和谐发展,最终形成优良个性的教育。简言之,小学生个性化教育就是根据学生独有的个性因材施教。其终极目标就是培养个性化的人,使学生具有自主性、和谐性和全面性的特征。
小学生个性化教育策略研究的意义及价值:
(1)时代发展需要个性化教育;
(2)学校发展需要个性化教育;
(3)人的自身发展需要个性化教育;
(4)学生的未来需要个性化教育。
2、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研究的切入点、重点、难点、主要创新点等)
小学生学习诊断的主要内容
一、学习活动自身要素的诊断
(一) 学习动力的诊断(1.需要,2.兴趣,3.积极性)
(二) 学习方法的诊断(一般学习方法、具体学习方法、元认知学习策略)
二、学习环境因素诊断
下面将着重探讨家庭、班级和学校生活环境三大因素的诊断内容和要点:
(一) 家庭因素诊断(家庭成员的组成及其基本社会角社色;家庭生活条件;个体与家庭之间的人际关系;家庭对学生的基本态度、关心程度、教育要求、教育方式等;家庭学习条件)
(二)班级环境因素诊断(1.班级的物质条件,2.班级工作的管理水平,3.班级教学质量,4.个体与班级人际关系)
(三)学校环境因素诊断(1.学校的物质条件,2.学校工作的管理水平,3.学校教学质量,4.个体与学校人际关系)
三、人际关系因素诊断
人际关系因素诊断(1. 个体与老师,2个体与.同伴,3.个体与家长)
四、身心状态因素诊断
身心状态因素诊断(1. 焦虑,2.自责,3.躯体化,4.恐惧,5.抑郁)
小学生学习诊断的切入点有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了解小学生学习诊断的要点有助于我们了解测验量表或制定测验量表。
由于每个学段存在着不同的发展水平与教育条件,依据学习者的年龄特点可以把各学段分为低、中 、高三个层次。小学学段分为:一、二年级(低学段),三、四年级(中学段)和五、六年级(高学段)三个层次。
因此小学生学习诊断量表的编制分为低、中、高三个层次。共九维度三层次27个量表。
依据测量诊断结果制定有效的小学生个性化教育策略,小学生个性化教育策略主要内容:
(1)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个性需求,依据新教材,通过提炼改组、拓展延伸、综合渗透,使教学的内容得到优化组合,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在学习中尽可能地发展个性。
(2)学科实践活动中,学生选择怎样的学习内容则主要由他们自己决定,教师只是提供相关资料和相关设备,以及相关的理论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