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践研究- 学科名师工作室集锦
实践研究

Practical research

联系方式
北京市东城区沙子口路78号院A座201 - 206
电话:010-67284012 67234737 67233432
邮编:100075

李雪梅 - 名师工作坊”的思与行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李雪梅 发布日期:2019-01-17

乘着四川省2014年“国培计划”名师高端研修项目和《乐山市教育名师培养工程实施方案(2014—2016)》的东风,2014年10月, “国培计划”示范性教师工作坊高端研修项目--“蒲公英在飞”乐山坊在乐山市夹江县外国语小学正式启动,坊员300人;2014年11月,“国培计划” 四川省“嘉州数苑”名师高端研修工作坊在乐山市实验小学正式启动,坊员30人。近一年的时间,两个工作坊(“蒲公英在飞”、“嘉州数苑”),两个导师(汤强、何鹏光),三个管理单位(西华师大、乐山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乐山市教科所)5个坊主(林宾、李雪梅、邓承平、张彦春、辜庆芬),330个坊员,4次集中研习,共上传近300节微课。一群志同道合的小数人,一个有思有行的团队,我们积淀数学素养、学会微课制作、实践翻转课堂……工作坊里,留下我们的欢声笑语,现与大家一起回顾“名师工作坊”的思与行。

一、名师的特征与素养?

名师的素养至少包含人文素养、理论素养、专业素养,教学技能、团队精神、科研能力。

人文素养:是教师对待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对待职业的敬业精神-人格魅力。理论素养:教师教学思想和理念。专业素养:教师在学科领域的深度和广度,以及独到的见解。教学技能: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各种能力。团队精神:教师在团队中的合作态度和助推他人发展的意识和能力。科研能力:教师运用研究的手段不断改进教学的能力。

我的思考:名师,是一个名词,是对一些老师专业发展的认可。顾名思义是在一定的范围内有名气的教师,名气的范围大小决定了名气的大小和影响力。比如有的老师在自己的学校有名,有的在其所在的县市有名。所以名教师由于影响的范围的大小,就决定名气的大小。而名气的范围往往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我更愿意把他作为动词,真正的名师,不是标签,而是永远行进在探究之路上的一些人,一些课、一些观点,一次次对话,甚至一次次失败后的挺进……,我们更愿意把他作为一个目标,一种信仰,从这个意义上讲,只要我们在行动,我们都是名师;只要我们在行动,我们都有可能成长为名师;只要我们还在成长,我们就都不是固话的名师,因为我们的明天比今天优秀,我们的后天比明天卓越!

二、名师的责任与担当?

三句话:走到今天不容易—更多人更不容易;学生渴望优质的教育—社会渴望优质的教师;我们今天的成功有很多人的帮助—很多老师需要我们的帮助。

三个面:做好自己,教好学生,带好团队。做好自己:无论什么时候,要检查你的行囊是否有三样东西:理想、信念、激情!学会时刻归零;学会主动归零。只有归零,才能腾出空间接纳新的东西。禅师说:装满水的杯子,是倒不进新东西的。当我们有了一些成就时,很容易自满,止步不前,那样就永远也不会提升。只有放低自己的心态,否认自我,用空的心去学习,才能使自己不断地进步,才能使自己持续地发展。带好团队:学校的、区县的、更大范围的。不要以为我们帮助了别人,是别人成就了我们!而工作坊是我们带好团队的主阵地,真正的名师要“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三、我“名”在哪里?我的教学主张?我的主持能力?

成尚荣老师认为:名师的重要特征是有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学风格的内核是教学主张,名师应当有也必须有自己的教学主张,是具有影响力的名师与一般名师的显著区别。教学风格来自自己的主张、追求。形成风格,首先要拷问信念和追求自己的主张,教学主张应当是教学风格的魂灵。

回顾活跃在教坛的各种名师,他们都有鲜明的教学主张,并且一生都在践行。特级教师李吉林老师:一生走在研究和主张“情境教学”,她认为“情景教学”是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它追求“形真”、“情切”、“意远”、“理蕴”;它强调以“美”为境界,以“情”为纽带,以“思”为核心,以“儿童活动”为途径,以“周围世界”为源泉。还有邱学华老师的“尝试教学” ,吴正宪老师“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黄爱华老师的“大问题教学”, 徐长青老师的“简约教学”,张齐华老师的“文化数学”

作为从事小学数学24年的小学数学老师,我一直在探寻和沉淀:我的教学主张?那就是:智慧数学、问题导学。

四、明确三个概念?

名师工作室:室内一般是名师个体,主持人是团队中的首席。如吴正宪工作室(72个工作站)

名师工作坊:“坊”就是土方。名师工作坊就是坊主带领匠人(教师)把本坊的土方(秘方)提炼出来传承下去。名师工作坊是在坊主的引领下,解决坊员普遍存在问题和总结坊员有效经验的高端研修共同体。

名师共同体:体内一般是名师群体,是名师工作室的集合。

共性:开展研究、开发资源,推广成果,培养教师—共同发展

1.示范辐射——名师工作室的基本要求

当今教师的职业倦怠感已成为影响教师工作态度和工作绩效的重要因素,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是教育发展的重大挑战。名师工作室的示范辐射,就是要通过名校的名师们带领农村地区、薄弱学校的教师提高教育教学业务能力水平,从而有效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更重要的是通过名师的成长和活动影响一批教师,带动一个以追求专业发展为基本目的的教师群体,以努力改变教师工作职业倦怠感,培育积极的职业热情。

2.专业引领——名师工作室的学科价值

一是对相关学科的教师传播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课程改革理论和教师必备的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素养内容;二是工作室应始终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高度,通过不同的形式,有计划、有步骤地介绍本学科的新研究成果和研究动态,引领教师关注学科的发展现状和未来;三是工作室的名师应不断总结自己丰富的职业技能经验,通过示范课、听课评课、微格教研等同伴互助式的活动,引领教师职业技能的专业发展。

3.成长探索——名师工作室的重要使命

探索名师的成长之道,是名师工作室的重要使命。探索的过程即是名师获得不断提升的过程,也是工作室成员成长为名师的学习实践过程。正如李希贵教授所说:“真正的教育家在一线”。名师工作室的名师成长探索,可以在不同工作室之间的交流中不断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从而不断完善名师的培养机制和丰富名师成长的阅历。引领工作室成员经历三段:现教学行为阶段(反思)-历练阶段(工作室的运转)—新教学行为阶段(展示)。

4.主题研究——名师工作室的发展依托

名师工作室的课题研究,在形式上应以校本教研为基本依托,研究者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由于工作室的成员可能来自不同区域和不同学校,因此课题研究者必然以校本教研为基本形式。在工作室的统一部署下,课题被分解为若干子课题,研究者间的交流往往需要定期的集中,但更多的是分散在各校独立开展研究。在课题研究的方法上,既要有教学实践总结、反思、再实践和理论归纳的基本方法,也要采用课程改革的新成果、新方法、新手段。 课题研究的成果推广,是名师工作室教育研究的最终目的。工作室的示范辐射可以有力地保证研究成果的推广和应用,而课题研究者在各自学校教学中的示范则是研究成果推广和应用的首要途径。只有将研究成果付诸于教学实践的检验才能证明教育研究的价值,也必将使研究成果直接地转化为教育发展的推动力。

总之,名师工作室的功能:拓展名师自我发展空间,搭建名师成长的各种平台,开展学科教学示范,进行主题教学研究,支撑学校(区县)学科发展,提升团队影响力。

五、创建名师工作室,我们该有哪些作为?

1.以建全组织为保障: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主持人:铿锵三人行模式 1+1+1

一个工作室主持人:最好是兼具教学和教研能力的教研员或者师训老师,主要是对工作坊作专业引领和整体策划,同时也可以是协调和开展活动时的发文、发证书等。而教研员在课堂诊断、听课评析、教师教研活动组织方面有很大优势,但缺少深厚的学科理论支撑,也需要进一步提升教研活动的理论基础。

一个一线骨干老师:最大的优势是课堂教学实践,在课堂教学设计及操作层面经验丰富,有一定的影响力,有主动发展的愿望,有大教育观,希望并愿意和团队一起发展。

一个导师:高校老师或者学科专业有建树有影响力的名师:如果是高校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理论与教学研究能力,但缺少实践层面的体验,他们需要积累课堂教学实践性的知识。如果是学科上的名师:可以为工作室的发展和运转提供更多更大更高的平台。

2.以主动发展为基点:聚集培养对象,种子教师(工作室成员)

核心成员、参与成员—现在可以不够优秀,但一定要有强烈自觉的发展愿望。

如何促进工作室成员的持续发展?

1)统一思想:改变自己

鸡蛋由外打破是食物,由内打破是生命。一切发展源自内需:内心需求成长,有成长的愿望。主持人要做的是:如何为大家的成长搭建更多更广的平台,如何让成员在平台中找到自己的价值,从而推进持续成长的动力。

21坚持学习:提升素养

我们要把学习作为自己的生存方式和生活习惯。当今社会的游戏规则:除了“大鱼吃小鱼,强鱼吃弱鱼”,更多的是什么?我想,是“快鱼吃慢鱼”吧。 教师自身的强大才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而强大的最佳方法就是不断学习。学会倒出水,才能装下更多的水。我们要有"归零"思维,向身边的同事学习,多进他们的课堂;向专家学习,多聆听他们的经验;向书本学习,多积累知识;向新闻媒体学习,多增长见闻。一个教师,知识的宽度将最终决定他所能达到的高度。坚持不懈地学习,终有一天,能够“腹有诗书气自华”,不经意间成为一本让学生百读不厌的书!我想起一句话:说得简单些,学得越多,方发现未学得更多。一个不断学习的教师,也许不是最优秀的,但一定是思想常青的老师!工作室要想方设法的激发成员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2015年1月,“嘉州数苑”开坊,工作坊为每个成员购买了两本书《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小学数学核心概念研究》。

3立足课堂:改变课堂

希望犹在:我,我们还在教育高地!真正的教育家在“课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唯有行动,能消除不安!

不做团队的短板,引领同伴二次成长:以“个性化的教学主张”为根基-以“鲜活的课堂实践”为载体—以“共同愿景的专业团队”为支点。

3.以团队发展为目标:独行快,众行远

定位要准:不是个人荣誉,应是团队首席

领导给了钱要放心:成果意识(及时总结,可促进教师在整理、回顾过程中深化理解、完善认知,提升能力。“嘉州数苑”工作坊在引领教师参与研修的过程中,把学、思、议、行、结有机融合起来,及时把研修感悟、反思、认知、案例、经验用文字表达出来,固化为研修成果,形成成果集子。促进教师静下心来,驻足凝思,低首回望,深入思考“当初为什么出发,要到哪里去,为什么要这样跟进”,从专业视角审视、表达的过程中,实现专业素养的提升。)要有看得见的数据(考试成绩纵比要提高,教师赛课要能得奖,课题研究要有获奖证书,研究成果要能公开出版);成员加入了要开心:人本意识。每个成员要有成绩和荣誉,要有价值和平台;同行见了您要动心:责任意识。作为工作室主持人理该完成至少10项职责(制定研修计划、确定研修主题、发布研修任务、组织研修活动、提供研修资源、开拓研修平台、组织研修简报、解答学员疑问、全面协调管理、撰写研修总结)。

分工要明:不是参加而已,而是主动建构。

4.以坊室文化为导向:品悟.品味

嘉州数苑----成长乐园

名称:嘉州数苑

嘉州:乐山又称古嘉州,有鲜明的地域特征。

数:顾名思义,数学,学习数学,研究数学,应用数学,有鲜明的学科领域。

苑:

1.草根化:出发点-草根,基层、地气。  

2.阵地化:我们的工作坊,我们来做主

3.成长化:自主生长、发展 

4.生态化:健康的发展方式,内驱力!

5.团队化:团队成长,示范辐射,星星之火,希望燎原。 

目标:成长乐园

成为一个百草园:30个名师+2个坊主+2个导师:各有千秋,各有所获,各有所长,各有所长。倡导:有个性、有特色、不盲从。期待:繁花盛开!

5.以系列活动为载体:在活动中积累,在活动中提升

集中研习,引领方向。集中研习是工作坊重要的线下实践研讨形式之一。通过集中研习,着力解决个人研修实践中遇到的困惑、问题,明晰研修的关键行为,交流研修成果,引领研修方向。为此,“嘉州数苑”开展了三次集中研习活动,第一次着重方案解读,明确研修目标,引领行走的方向;第二次集中研习着重进行前期总结、小组交流研讨,聚焦研修主题,关注研修实效、解决研修困惑;第三次集中研习着重坊主课堂展示,引领教师基于基本活动经验,基于儿童研究,构建生本课堂教学策略,促进教师研究学生、研究课堂教学,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6.以主题研究为核心:发现成果,提炼成果,物化成果

“嘉州数苑”从三个方面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引导教师按需学习。一是专家课程资源,这部分课程源主要是聚焦课堂教学前沿问题、核心问题,能够回应和解决一线教师的实际困惑,具备较强的引领性、针对性;其二是坊主课堂,是坊主自主开发或推荐,围绕教师教育教学的重难点问题提供的研修资源,主要表现为课堂教学实录、微课等;三是学员上传的资源,是教师在研修过程实践反思的成果,富有个性化特色,主要表现了研修日志、课例、教学案例等。通过这些丰富的课程学习,从不同层面促进教师不断完善专业思想、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

工作坊开展一年来,我们物化并共享了以下成果:

上传近300节微课,300节课件,150节课堂视频,刻录两个光盘:课件资源库,微课资源库。

编撰了7本成果集:

《好课多磨----“嘉州数苑”优秀教案集》,

《数苑寻踪--“嘉州数苑”读书体会集》,

《数苑荟萃--“嘉州数苑”简报集》,

《数苑拾贝--“嘉州数苑”案例集》,

《数苑撷英--“嘉州数苑”论文集》,

《蒲公英在飞之数苑历程--“蒲公英在飞”、“嘉州数苑”工作坊资料汇编》,

《研修与成长---“蒲公英在飞”峨眉组资料汇编》。

编辑并上传网站15分钟的视频:《研在路上—“嘉州数苑”研修历程》。

 




微信

分享到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