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践研究- 学科名师工作室集锦
实践研究

Practical research

联系方式
北京市东城区沙子口路78号院A座201 - 206
电话:010-67284012 67234737 67233432
邮编:100075

徐世赟 - 以恒常的心态固守 用不息的激情钻研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徐世赟 发布日期:2019-01-17

兰州市徐世赟小学语文领衔名师是市委市政府命名的,其工作室是在兰州市教育局统一组织管理,依托兰州市东郊学校而成立的打造小学名师团队、培养名师后备梯队、促进区域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教科研学术组织。得益于市教育局的厚爱与信任,感怀于东郊学校和各界人士的关怀与支持,一个共同的目标——为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心手相牵,砥砺前行。

一个80后团队,热情而有朝气,求实而不恪守。一群衷情于语文教育的年青人,追寻教育的诗意与幸福,执着于自我价值的实现和生命境界的飞跃。他们,诗意地栖居在语文教育的大地上,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他们,携手同行,为造就孩子们阅读生活、文学生活的生动,为开辟语文教育的灿烂之途。相信他们,一路走,一路花开……

工作室宗旨:

为了文学与童年的欢聚      为了教师与教育的相契

兰州市徐世赟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标记释义

“X”为领衔名师徐世赟姓氏拼音首字母,两笔交叉意为工作室成员将在领衔名师的引领下,在思想交流和碰撞中创新,共同支撑起语文教育的新视界。“书”形元素表现了工作室将关注阅读,关注文学,关注儿童的言语生命成长的美好愿景;“灯”形元素寓意着我们愿做一名如《小王子》中的点灯人:点亮儿童的阅读生活和文学生活,让文学的光芒照进孩子的心灵;点亮语文教学的新境界,让探索的光芒照亮语文教育新途。并将之辐射、传播、弘大,引领更多的语文教育者们诗意地行走在繁花似锦的语文教育之路上。整个标记构成了语文的“文”、文学的“文”,昭示着我们将着力探索儿童本位下的文学教学的实践之路,做一名真诚的儿童阅读推广人,让文学拥有儿童,让儿童亲近母语。

2012年12月,兰州市徐世赟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正式启动。三年来,在市教育局的组织指导下,教育专家的关怀和引领下,学校大力的帮助和扶持下,工作室的全体成员,团结协作,勤奋工作,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走创新之路,求一流质量,努力做“理论学习的楷模、教学实践的典范”,以饱满的精神和真诚的态度展示了名师工作室的风采,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为我市的教育教学改革、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做出贡献。现将三年来的工作室的运行情况回顾总结:

一、工作室基础建设及制度管理

(一) 我工作室的建设一直得到市教育局、兰州市东郊学校的高度重视和有力支持。学校为我们开辟了专用教室,配备了电脑、文件柜、工作室研讨活动所需桌椅等硬件设施,为我们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使我们活动的开展得到了很好的保障。

(二)为了保证工作室工作的有效开展,依据《兰州市徐世赟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方案》,通过工作室全体成员共同商定,制定了《工作室名师职责》、《工作室成员职责》、《工作室成员主要任务》,以及《工作室成员发展综合考核细则》、《工作室“以学评教”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这些基础制度的建立保证了工作室地正常运转,使领衔人和成员进一步明确了个人职责和工作方向。

(三)经工作室领衔人、工作室成员两方协商制定了《工作室成员发展协议书》,由工作室领衔人与工作室成员分别签订协议,从而强化了工作室的运行机制,加强了领衔人和成员间的相互督促、相互监管的意识。

(四工作室成员根据《兰州市徐世赟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方案》,依据自身优势和不足,认真自我剖析,分别制定了《成员个人三年专业发展规划》,写下了自身三年研修周期内各阶段的发展目标和达成措施,并对工作室提出了建议。工作室也综合各方面的情况分解工作目标,细化工作计划,做到每一学年一计划,并在计划中明确个人发展量化指标,以督促工作的有效开展和落实。

(五)工作室为了加强工作室队伍的建设,促进工作室成员专业发展,记录研习过程中的精彩点滴,特别印制了工作室成员成长手册《我们一直在路上》,内容包括“个人年度发展计划”、“一堂示范课”、“一个教学案例”、“一本教学专著”、“一本经典童书”、“一次活动反思”“一篇专题论文”“成长过程评价”等内容。每位成员都能够认真总结填写,记录下自己的研修精彩片段。

二、工作成效与收获

(一)开展教学专著阅读,扎实推进教学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教学理论素养

先进的教育理念,先进的学科教学思想,是一切教学改革的基本保障。名师工作室成员都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以及较为出色的教育教学技能。提高成员教师的教学理论素养,是促进其专业快速成长的关键。为此,我们规定了每学期必读书,把潘新和教授的《语文:表现与存在》定为工作室纲领性阅读文本,并要求做好读书笔记。为推动教学专著的学习,工作室还经常开展了专著阅读交流活动。通过研究性阅读,深刻了解名师教育教学思想,学习和借鉴他们的教学艺术。从研究学起,从模仿学起,这已经成为加速专业成长的一个捷径之一。

(二)开展课题研究,指导论文写作,深入进行教育教学理性反思,提高教育科研能力

课题研究是进行教育教学理性思考,提高教育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本年度,依据领衔名师的教学思想和研究方向,通过大量的前期调研和资料整理,我们确定了《以儿童本位下的小学语文文学教学的实践研究》的研究课题,2013年9月申报市教科所审核,被确立为市级和省级规划课题,已于2013年11月13日正式开题,研究工作正稳步推进。同时,工作室积极鼓励支持工作室成员申报个人小课题,在课题研究实践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学习课题研究的方法,锻炼自己的科研能力。三年来,我工作室成员主持或参与的4项省市级规划课题结题并通过鉴定,其中一项获市级教科研成果二等奖,有6项工作室成员主持的个人课题结题获奖。目前,我工作室有4项省、市级规划课题在研。

论文写作的辅导是名师工作室最重视的工作,每学期写出一篇高质量的教学论文,是工作室成员的最基本任务。为此,我们常常挤出时间展开论文写作的交流和探讨,针对交流的论文,大家各抒己见,从研究价值、观点提炼、论述表达等很多方面,都进行了评议。特别是徐世赟老师的逐个点评,让老师们掌握了论文要点提炼的方法与要求,同时,也就论文主旨的提升、内容的开掘,提出很多好的建议。这三年来,我们先后有3篇论文发表在国家级刊物上,有13篇论文发表在省级刊物上,有25篇论文(案例)在省市级论文评比中获奖。

(三)以开展丰富实效的教学教研活动为重点,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专业示范与引领作用

名师工作室的真正意义就在于其通过专业示范与引领,带动学科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在学科教学研究方面必须保持一定的领先地位,站在学科课程改革的潮头浪尖上,才能不断激发积极探究的热情,引领学科教学的新发展。为此,我们积极创造条件,利用机会,参加和举办各类活动,在活动中锻造成员的专业能力,提升学科教学水平和理论水平,同时,通过活动的开展,将我工作室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广泛宣传,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专业示范与引领作用,使区域内教师得到普遍受益。

1.我工作室先后应兰州城市学院、省实验小学、七里河小学、兰州市东郊学校等承担“国培”项目的学校邀请,参与了八次“国培计划”任务,领衔名师徐世赟老师和部分工作室成员参与其中,徐世赟老师先后做了《文本细读,徜徉在语言之途》、《精神三变,我的教学设计之途》、《走出写作认识误区 养护学生言说才情》、《新课标背景下阅读教学的三个侧重》等讲座或课例,使甘肃省藏区小学藏语文教师、农村骨干教师以及我工作室成员受益匪浅,从理论修养和教学实践认识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我工作室承办了全省习作教学研讨会,参加本次习作教学研讨会的教师近400人,兰州市徐世赟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王艳老师的习作指导课《末班车》、巢庆泉老师的习作指导课《我的同学》给现场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是他们在直观的观课中对习作教学有了更加真切的感受。工作室领衔名师徐世赟老师主持的研讨沙龙引领现场教师对当前作文教学进行了深度的反思。

3.我工作室在兰州市千名教师第二批进城集中培训活动中积极参与,在兰州市东郊学校培训点徐世赟老师为参训学员做了《追寻语文教育的诗意与幸福》的专题讲座,还组织成员和参训老师们围绕专题做了研讨交流,对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追寻快乐,感受自我实现的幸福体验有了深刻认识。

4.我工作室积极配合上级部门的培训任务,在兰州市千名教师第三批进城集中培训活动中,徐世赟老师以参训老师为学生,执教观摩课《穷人》,并与现场200多位教师互动研讨,对文本解读、教学设计、教学策略等话题和老师们交流,受到了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5.我工作室积极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先后7次赴七里河王官营、永登、皋兰、临洮、平凉等地开展观摩课展示和交流活动,徐世赟老师的《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巢庆泉老师的《临死前的严监生》、陈岩老师的《冬阳 童年 骆驼队》等多节不同类型的课例都受到了老师们的普遍好评和赞誉,更重要的是通过送教与当地老师展开研讨交流,将语文教学前沿性理念传达给乡村教师,真正落实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辐射的作用。

6.我工作室始终倡导推动儿童的课外阅读,并将儿童阅读作为我们工作室的特色研究项目,为此,我们也积极开展活动和实践研究,比如,班级读书会、绘本讲述、群文阅读等,结合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进校园、香港中文大学师生来校交流的机会,带领孩子们和作家亲切交流,分享读书和写作的快乐,和香港来访师生探讨班级读书会开展的好经验。这些活动的开展都对我们的研究和实践有很大的帮助。

7.我工作室组织甘肃省农村骨干教师、城关区市级骨干教师以及市属第十片区学校教师120多位,观摩兰州市徐世赟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课题《儿童本位下的小学语文文学教学的实践研究》开题仪式,学习开展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有效途径。为了让参训教师获得真切的领悟,名师工作室特别安排由金城名师徐世赟和工作室成员金瓶老师同课异构,他们执教的《小草》一课传达着小学语文文学教育的新理念,展现了文学教育的价值和意义,使参训教师受益匪浅。而且,我们还邀请了兰州市教科所罗钟伟所长、课题室姜竹青主任、教研员张成东老师结合课题组的实施方案的陈述进行了点评交流,使参训老师们对课题的确定、实施方案的撰写、课题研究方法的选择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收获。

8.我工作室积极配合主持了兰州市东郊学校承担的甘肃省农村骨干教师“影子”培训和城关区市级骨干教师培训活动。2013年11月3日—11月16日,来自省内各地的50名农村骨干教师、31名城关区市级骨干教师、4名夏河县慕林杉帐篷学校的教师、两名联扶学校的教师,共计87名教师走进我校参加了跟班培训。我们通过设计新颖务实的培训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培训活动,提供较多的互动交流的机会,为这些来自不同学校的参训教师搭建了更为宽广的交流、合作、提高的平台。参训教师们纷纷反映,在交流和碰撞中看到了彼此间在教育教学方面的长处与不足,在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过程中,大家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增添了许多虽不成熟但却十分实用的想法和思想。

9. 为引领推动我省小学语文教师对儿童文学阅读的关注和实践,着重探索小学语文从“单篇”到“群文”教学的意义和策略,2015年5月22日至23日,工作室依托甘肃省小语会、兰州市东郊学校在甘肃省省政府礼堂举办了甘肃省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与儿童的文学教育”论坛活动,来自全省各地的900余名小学语文工作者参加了本次小学语文教研的盛会。论坛活动特别邀请了亲近母语创始人,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徐冬梅、大陆班级读书会最早的实践者之一岳乃红、全国知名儿童文学阅读推广人蒋军晶、四川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李海容等名师与工作室领衔名师徐世赟及工作室成员代表同台上课,以研讨课、示范课、专题讲座的形式为老师们带来了一场精神的盛宴。

10.我工作室尽其所能,争取外出学习、交流、听课的机会,组织工作室成员外出考察,丰富前沿资讯。我工作室代表先后赴南京亲近母语研究院、南京小西湖小学、北师大附小、重庆教科院等地参加教学研讨或交流活动,还邀请南京亲近母语研究院徐冬梅老师一行来兰调研,组织专题研讨活动,通过考察、交流、听课,拓宽视野,丰富资讯,结交志趣相投的同行,了解小语教坛最新动态。

11.我工作室与我市多所小学共同开展教学交流研讨活动,三年来,我们到福利一校、福利二校、兰化一校、新滩小学、七里河小学、张掖路小学等多所小学开展专题教学活动近二十次,工作室教研成果、经验以及影响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同时,这些活动也为工作室成员的成长提供了较好的平台和机会,为区域乃至全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以及教师专业成长引领做出贡献。

(四)以课堂教学研磨为平台,不断提升成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与艺术水平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主体内容。名师工作室成员的专业成长及其引领示范作用,在很大程度上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上。因此,精心打磨成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与艺术,成为学期中间重要的工作。由于本工作室人员多,我们采取分学期轮流磨课的办法,争取让每个人每学期能够打磨一堂精品课。比如王艳老师的习作指导课《末班车》、巢庆泉老师的《我的同学》《临死前的严监生》、金瓶老师的作文课《小足球赛》、张雅萱老师的《假如我会变》、陈岩老师的《冬阳 童年 骆驼队》、范超老师的课外阅读课内教《走进神话》等等,都在领衔名师的指导、工作室团队的研讨下,从文本细读、目标设定、内容认定、教学策略、课堂组织等方面,进行了反复研磨。研磨课的过程就是研磨教师的过程,精品课例的研磨,让教师们在理解与处理教材、选择教学方式方法、驾驭课堂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与启发。三年中,在我工作室成员参加的各级各类教学比赛中先后有28人次获奖,其中金瓶、张雅萱老师的作文指导课获得第三届小学语文教师习作教学比赛一等奖,陈岩老师执教的《冬阳 童年 骆驼队》在第三十八届“创新杯”全国教学艺术大赛中获得二等奖。

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锤炼了我工作室成员的专业能力,提升了学科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三年来,领衔名师徐世赟与工作室成员按照三年成长规划不断成长,实现了各自的成长目标,徐世赟老师被评为甘肃省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甘肃省特级教师,张红霞、白玉权老师被评为“金城名班主任”,白玉权老师被评为兰州市骨干教师,陈岩老师被评为兰州市中小学优秀班主任,金瓶、郭自东老师被评为城关区优秀教师,郭自东、巢庆泉、范超、金瓶被评为市、区级教学新秀,范超老师还被评为区级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

这些活动的开展,也使我工作室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得到了广泛宣传,发挥了名师工作室的专业示范与引领作用。此外,我们还通过媒体、刊物进行广泛宣传和积极推广,如,我工作室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实践经验被《小学语文教学(人物)》(2013年第2期)刊发介绍,主办的“省小学语文习作研讨会”被《甘肃日报》(2012年4月)报道,主办的“甘肃省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与儿童的文学教育论坛”活动被《甘肃日报》(2015年6月)报道,领衔名师徐世赟还受到了《未来导报》记者的专访,并在2013年第23期专栏报道了他的“成长秘笈”。为了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我工作室整理刻录了10余张课例、讲座等教学研讨光盘,还创办了工作室专刊《蓦然回首》,已刊印了四期,并向区域内学校发放,或是在各类活动中向观摩交流的教师发放,将我工作室阶段性成果和实践经验传递给教师们,和他们分享、交流,共同收获。

三、工作室运行中存在问题

(一)工作室的制度建设和运行机制还有待完善加强。本工作室运行以来,也是边研修实践,边探索工作室运行的有效方式。这当中就会发现许多在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如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成员档案的规划建设、工作室发展的精细规划、研修方式的丰富设置等,我们将针对问题为工作室的建设和发展积极探索,发挥创造,积累经验。

(二)名师和成员的研修时间得不到保证和统一,所在学校的重视和支持情况参差不齐,还需落到实处。工作室成员分布市区各地,工作室的很多研修活动往往都因为很难集中而滞后拖延,时常占用成员大量的周末休息时间,给工作带来很多不便。另外,各成员又都承担着主要教学任务,很多时候为参与研修活动需请假常因工作原因得不到所属学校的领导支持而作罢,对工作室的运行带来了很多困扰。为此,我们也在积极探索有效合理的研修方式,调整合理的研修时间,同时也希望上级部门也能在这一方面寻求办法,提供有力支持。

(三)工作室开展活动的方式还不够丰富、灵活,主题还不够鲜明,最受成员欢迎的专题讨论由于组织准备耗时较长,难度较大,反而开展得较少,活动实效性还需加强。一般性活动能够坚持,但专题性研究尚需加强,一是对相关研究专题的确定,二是对确定后的专题进行艰苦求索、深入研究,三是对研究过程的跟踪分析,抽象概括,上升到理论而后再反作用于实践。

(四)工作室开展活动的范围还比较狭窄,请进来,走出去的范围和层次都相对较低,不利于名师和成员眼界的开阔,也不利于发挥名师工作室引领、示范、辐射的作用。一些有影响力的全国性教学特色活动,我们往往因各方面原因不能以工作室为单位外出学习研讨。

(五)我工作室与其他各工作室之间的交流尚需加大,与外省市相关组织的交流基本没有。工作室间的交流有利于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协同开展活动更有利于促进交流,提高研修水平,扩大示范辐射的影响。在这方面还有待探索和实践。

这些不足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改进。

“不为浮华遮望眼,愿作春泥化落红。”我们将把这份沉甸甸的使命捧在手心,担在肩上,放在心里,全身心投入到火热的工作去,今后的日子里,我们一定还会:以饱满的热情投入,用不息的激情钻研,以恒常的心态固守,用真诚的情感热爱……相信,前方一定是个云蒸霞蔚的灿烂明天!

 




微信

分享到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