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践研究- 国家教育方针政策
实践研究

Practical research

联系方式
北京市东城区沙子口路78号院A座201 - 206
电话:010-67284012 67234737 67233432
邮编:100075

习近平讲话 - 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2017-12-2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只要每个基层党组织和每个共产党员都有强烈的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都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先锋模范作用,我们党就会很有力量,我们国家就会很有力量,我们人民就会很有力量,党的执政基础就能坚如磐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层党组织总的是战斗堡垒,它的政治功能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为党执政的根基,政治功能是其整体功能中最关键、最本质的部分。组织力是基层组织生命力的具体体现,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反映其引领协调、整合力量的能力,直接关系到党的工作的影响力、凝聚力、战斗力,也体现党员干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强弱。当前,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更加有力地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落地生根,是形势之需、执政之需。所以,要旗帜鲜明地强调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正确理解和处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关系,处理好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府、基层自治组织作用发挥的关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党的基层组织是开展党的活动的基本单位,担负着教育管理党员、发展新党员、执行党的纪律的重要责任。要担负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坚持把党员队伍教育管理作为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根本之策和抓基层打基础的核心任务,突出问题导向,破解党员队伍建设中的难题,推动党员教育管理经常化、系统化和长效化。发挥好党支部主体作用,关键在党支部全体党员都“动起来”。书记、支委一班人要以身作则,带头“做起来”,带头组织学习党章党规党纪,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时,注重切实调动支部普通党员的积极性。要增强党员教育管理针对性和有效性,在教育内容上紧贴实际、务求实效,在教育方法上突出主题、形式多样,在教育形式上灵活多样、注重实效。党的基层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党的基层组织要及时准确地向上级党组织反映群众愿望、要求和呼声,为领导机关作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向广大群众宣传解释党的主张,团结带领群众实现党的任务。

“三会一课”制度是我们党注重思想建党、严密党的组织、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制度安排。要完善制度让“三会一课”严起来,创新形式让“三会一课”活起来,立足实际让“三会一课”实起来。通过坚持和完善“三会一课”制度,不断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以党支部为基本单位,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为党员教育的基本内容,长期坚持、形成常态,推动党员干部增强党性观念,加强党性修养,不忘党员身份,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新形势新条件下,党的基层组织设置、活动开展遇到不少新情况,要积极探索优化组织设置的方法和途径,按照便于党员参加活动、有利于党组织发挥作用的要求,推进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着力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推动基层党组织设置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组织活动从“偏于形式”向“突出作用”转变,更贴近基层经济社会发展、更贴近基层群众需求。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员参与党内事务、行使民主权利的基本单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必须从发展党内基层民主做起。要坚持从基层做起,探索积累经验,自下而上逐步推进,及时总结提炼,自上而下地规范指导。要继续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为扩大和发展党内民主打下坚实基础,健全和完善基层党员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确保党员主体地位,对党的决策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对决议执行情况进行监督。重视党员主体作用,畅通党员参与党内事务、加强民主监督的渠道。

党组织要不断发展壮大。发展党员,就是输入新鲜血液,保持其组织的先进性和与时代发展的同步性。做好党员发展工作,才能保持队伍生机和活力。没有牢固的阶级基础,党就无法立足;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党就难以执政。我们党要为人民掌好权、执好政,就必须不断增强阶级基础,扩大群众基础,必须把社会各方面的优秀人才吸引到党内来,不断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尤其要注重从产业工人、青年农民、高知识群体中和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中发展党员,源源不断地把符合条件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不断为党的肌体补充新鲜血液。

党员来自社会各个层面,在文化知识、生活实践以及自身诉求上存在着很大差异。这就要求加强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实施有效的和具有针对性的激励措施,通过激励产生动力,通过关怀产生亲和力,通过帮扶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进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对党的感情,使党组织的凝聚力不断增强。同时,必须稳妥有序开展不合格党员组织处置工作,不断增强党组织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不断纯洁党员队伍,保证党的肌体健康。

抓好基层组织建设,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必须抓好基层组织建设,突出强化政治功能,把党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基层得到贯彻落实。

当好宣传党的主张的“扩音器”。一是要确保宣传方向不偏。党的基层组织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始终把准正确宣传方向,及时将党的主张传达到基层每个党员每名群众。二是要创新宣传工作方法。从基层群众需求出发,创新工作载体和宣传阵地,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群众广泛参与、相互提高、共同进步。三是要注重宣传工作效果。利用好各类媒体资源,在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导向作用的同时,注重利用新兴媒体和网络的宣传作用,灵活采取激励、鼓舞、引导、批判等方式,使宣传工作可亲可信、深入人心,切实实现宣传的目的和效果。

当好执行党的决策的“主力军”。一是要切实学懂弄通,增强执行能力。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文化,对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出台的各项政策进行认真学习研究,确保学懂弄通,在执行政策时就不会出现偏差,贯彻落实党的决策的执行力才能不断提升。二是要快速贯彻落实,提高执行时效。要让利好政策、惠民项目及时落地见效;在执行过程中,注重完善规范流程,防止推诿扯皮、繁冗低效。三是结合实际落实,提高执行效率。落实党的政策必须克服水土不服、脱离基层的倾向,要结合实际抓好落实。同时,要鼓励创新创造,在一些矛盾多发、困难积聚之处,发挥基层首创精神,尽快攻关破局。

当好领导基层治理的“主心骨”。一是要坚持党的基层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当前,基层治理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新挑战,必须始终坚持党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发挥好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二是要不断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针对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的变化和需求,不断改进工作作风,主动服务群众,扎扎实实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三是要压紧压实基层治理责任。健全权责约束体系,提高基层治理实效,分类别分领域建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逐一明确党的基层组织权利和责任;健全考核问责机制,建立更加严格规范的治理责任考评和追责机制。

当好团结联系群众的“吸铁石”。一是要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通过政策引导、解疑释惑、化解矛盾、办好实事,着力把广大群众团结和凝聚在党的周围,引导群众听党话、跟党走。二是要强化服务群众意识。要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核心出发点,把直接联系群众作为主要方式,坚持扎根群众,融入群众,不断提升团结服务群众的意识。三是要创新服务群众方法,结合实际探索新途径、新方法,深入参加社会实践锻炼,积极推动惠民富民政策的落实,用实际行动贏得群众对党的拥护。

当好推动改革发展的“助推器”。一是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理念。要把发展农村(社区)经济、改进农村(社区)服务、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民生条件,作为加强基层党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党的基层组织真正成为推动发展的“助推器”、深化改革的“排头兵”。二是要创新“党建+”模式。大力推广“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网户乡“党员联户”等特色做法,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是要创新组织生活方式。不断探索符合新时代特点和党员需求的活动形式,积极营造党内政治生活新常态,不断增强党的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陶毅)




微信

分享到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