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视界- 大课堂

用系列主题班会提升中小学生心理核心素养

作者:钟志农 发布时间: 2017-08-19 阅读:( 6939 )  

5ce76aaf8f1f6.png

2016年9月12日,教育部公布了由北师大主持进行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报告》。一年多来,对中国教育这一重大改革的研究热潮席卷全国。本文拟从中小学生心理核心素养的角度也做一些初探,以求教大方。

一、德育工作的根基在于“立德树人”

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这一方针,是对整个教育事业指导思想的一次重大变革,它明示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根本和基础。我们国家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政治、经济、军事、法制、社会、文化各个层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人有目共睹;但是在人的基本素养方面,虽然也有变,但变得不够,变得不大。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40年间应试教育“重知识、轻育人”的弊端根深蒂固。除了总体上大家熟知的“一重一轻”之外,在育人工作的内涵上,还有“两重两轻”:一是“重意识形态,轻传统道德”,即在许多情况下,学校德育工作仍习惯于跟着政治形势走,也就是“德育”没有真正突出“德”;二是“重外在灌输,轻内在教养”,即在育人问题上没有抓住待人、接物、处事的教养根本,也就是“育人”没有真正突出“人”。所以,十八大提出“立德树人”的方针,寥寥四个字,抓住了德育工作改革的根本方向,内涵极为丰富,意义极为深远,有助于我们克服部分学校存在的德育工作“泛政治化”倾向,将日常德育工作的重心真正转移到“立德”与“树人”这些基础性的问题上来。

其实,德育工作中很多重大的政治方向等问题,都已经通过教科书固化下来,自有课程作为保证。比如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法制教育、公民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等等,都已经在中小学思想品德课或思想政治课教材中形成了体系,在其他人文学科中也有所体现,并有课时和考试制度的保证。因此,学校日常的德育工作,特别是班主任工作,已经没有必要去重复政治课(思想品德课)已经确立体系的内容。学校德育工作真正需要研究的,应该是如何“立德树人”,把“立德”和“树人”这两件事情具体化、细则化、系列化、实操化。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是中小学德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契机和切入点。

二、“立德树人”的根基在于核心素养特别是心理核心素养

首先要明确什么是“素养”?笔者认为,素养是骨子里的东西、血液里的东西、灵魂里的东西,是至死不会改变的东西;素养不是表面上的东西,不是形式上的东西,不是做给人看的东西,不是时过境迁的东西。特别是心理核心素养,更是素养中的素养,核心中的核心。

那么,什么是“核心素养”呢?学者褚宏启(2017)指出,核心素养是“关键素养”,不是“全面素养”。核心素养之外,还应该有“非核心素养”。否则,所有的素养放在一起,就不是“核心”的素养了。核心素养不是面面俱到的素养“大杂烩”,而是全部素养清单中的“关键素养”。 学者石鸥(2017)则认为,核心素养指向人本身。知识本位的学生发展,是从小蝌蚪到大蝌蚪的变化,核心素养本位的学生发展,才是从小蝌蚪到青蛙的变化。

在正式公布的中国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中,核心素养的整体设计在“立德树人”方面表现为三大维度:“自主发展”(自主性)维度、“社会参与”(社会性)维度和“文化基础”(学科性)维度。三大维度浑然一体,不可分割,但却各有侧重点。其中,“文化基础”维度更多地指向课程改革层面,从“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角度提出了六项关键能力;“社会参与”维度更多地指向学生的社会实践层面,从“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角度提出了六项社会能力;而“自主发展”维度则更多地指向学生的个体发展层面,从“学会学习”和“健康生活”角度提出了三项关键能力和三项必备品格。

显而易见,在这个整体框架中,“自主发展”(自主性)维度处在一个中心地位,它连接并贯通学生发展的学科关键能力和社会实践必备品格两大维度,起着一种桥梁和中介的作用,它是整个“立德树人”架构中的核心、纽带和根基。其中,“学会学习”的三大基本要点直接为学科关键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智力保障;而“健康生活”的三大基本要点则为学生的社会发展奠定了人格基础。这样一个“自主发展”的维度,完全可以把它视为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内核”,即学生发展的內隐性“心理核心素养”,就像是一架战斗机的“动力系统”;而“文化基础”维度和“社会参与”维度则是学生发展的外显性“两翼”(如下图)。


图: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示意图

5ce769584a754.png


上述对“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中隐含的“心理核心素养”的分析,也完全符合人的心理发展包括智力发展和人格发展两条主线的基本理论。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将这一心理核心素养的内容与内涵做进一步的研究、界定、细化和构建。

三、心理核心素养的根基在于“益智”与“修身”

蔡元培先生曾将人的心理发展过程用东方文化的语言方式表述为“益智”与“修身”,至今读来仍觉精到至极。因此本文就沿用蔡元培先生的这一本土化表述,来对人的心理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作进一步的研究。

(一)研究“心理核心素养”的五条基本原则

我们认为,对学生“心理核心素养”的研究思路可以遵循5条基本原则:

1、“心理核心素养”必须是符合人的智力发展规律和积极人格共性特征的;

2、“心理核心素养”必须是学生在智力和人格发展中应该达到而可能尚未完全达到、又是最为重要的“立德树人”的底线要求;

3、“心理核心素养”应体现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顾及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并呈现出一定的梯度;

4、“心理核心素养”的结构维度应该少而精,表述方式应该是通俗、简洁、便于记忆的;

5、“心理核心素养”的提炼应该是从学校教育的现实需求和普遍需求中归纳出来的。

上述5条研究思路中,最重要的是第一条。这一条就是发展心理学中所说的人的两大发展任务,也是蔡元培先生所说的“益智”与“修身”两大做人的根本;也同样就是钟启泉(2017)所反复强调的:“基础教育的使命就是奠定每一个儿童学力发展的基础和人格发展的基础,而人格发展的研究是首要的。”

(二)探讨中小学生心理核心素养的基本架构

根据上面这样一个研究思路和原则,在探索学生心理核心素养的架构与内涵时,有一个比较值得参考的研究成果,就是美国劳工部职场基本素养达成秘书委员会(简称SCANS)制订的学生基本素养指标体系,下面只节录其中相关的“思维素养”和“个人特质”两部分

5ce7691df24e0.png

上表中关于智力发展和人格发展的有关基本素养都不是泛泛而论,而是抓住了最为核心的一些本质要求,可以视为就是人的心理核心素养。参考国外的这一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基础教育的现实状况,我们提出以下中小学生心理核心素养的指标架构:

5ce7687a8b4ed.png

在上表中,心理核心素养二级指标的内涵界定,是整个心理核心素养指标架构合理性的关键。二级指标内涵界定必须符合发展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必须符合儿童青少年智力发展与人格发展的基本规律,否则就会动摇整个指标架构的科学性。因此,除了上表中的“内涵简述”之外,我们仍需对二级指标这一关键性要素的内涵做进一步的说明。

(三)中小学生心理核心素养二级指标的内涵说明

1、小学生智力发展(益智)核心素养二级指标的内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提出了著名的“终身学习五大支柱”及其内涵,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和“学会改变”。其中,在“学会求知”的内涵说明里,只提及了三项最重要的智力要素,就是“注意力、记忆力、思考力”。这足以说明在人的智力发展中,最为核心的能力和素养非此三项莫属了。而注意力、思维力和记忆力三大核心素养的发展关键期,就在小学6年期间。

(1)专注力强——高注意。专注力是一种优先处理某些重要信息的能力,它是思维活动和记忆活动的前提条件。注意集中而稳定即称之为“专注力”,它包括认知专注(渴望挑战)、情感专注(保持兴趣)、行为专注(全心投入)。必须培养小学生能够排除外部无关因素的干扰,将注意力有选择地集中指向学习任务,学会手、眼、口、心多官并用,并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延长其稳定的时间。

(2)思维敏捷——快反应。智力的核心是思维,思维的核心是概括。小学中年级是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必须高度重视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要促进思维过程的灵活性、敏捷性,使学生反应速度更快,思路更开阔更发散,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更强,并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形成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萌芽。

(3)记忆归类——强记忆。能在理解识记材料意义的基础上展开记忆过程;能对识记材料进行归类、整理、概括、加工、信息重组。复习的本质是记忆,记忆的要诀是归类。必须 在理解材料意义的基础上展开记忆过程;特别是在12岁前后的记忆关键年龄段,要能对识记材料进行归类、整理、压缩、排序、组块、列表、加工和组信息,并采用适当的记忆方法巧记妙记。

2、中学生智力发展(益智)核心素养二级指标的内涵——

林崇德(2008)认为,智力开发的中心环节是个体的元认知训练。元认知就是对认知自身进行反思的一个知识系统,即对认知的认知。元认知过程实际上就是指导、调节认知过程,选择有效认知策略的控制执行过程,其实质是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认知过程的有效性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元认知过程的运转水平和效益。中学阶段发展学生智力核心素养最重要的指标,就是提升以下六大元认知能力:

(1)学法适应——变学法。能够在入学后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了解和把握各个学科不同的学习方法,及时完成学习模式的转型,改变过去某些不再适用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找到中学阶段学习的特点和规律,并尽快加以适应,以有效应对中学阶段繁重的学习任务。

(2)自我监控——控过程。自觉监控课前预习、课堂听课、课后复习、完成作业的效率;洞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情绪、情感、意志、责任心、参与度等非智力因素问题。

(3)反思调节——勤反馈。能够自我评估学习状态、形成正确归因、引导后续行动。重在反思自己的学习策略,调整学习方法,自觉运用学习的“任务-目标-动力-绩效-评估”机制,提高自己的反馈能力、纠错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时查漏补缺,提升自己的学习效能感。

(4)时效管理——提效率。懂得“与其抓紧每一分钟学习,不如抓紧学习的每一分钟”,并能科学规划、自主支配和管理好自己的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在充分放松一周紧张疲惫的身心之后,自觉坚守休息日的任务底线时间;同时,又能充分利用“任务时间”的每一分钟, 提高其使用效率。

(5)质疑探究——喜探究。具有好奇心、想象力、创造力和求异思维,因为探究源于好奇,终于创新。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质疑问题、分析问题,并能通搜集相关资料信息以及独立思考来尝试解决问题;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能够与人合作、交流、分享成果。

(6)系统整合——整结构。在学习上具有更强的自主性、创造性和系统性;知道如何使用自己的学习资源,通过分类、归纳、类比、总结,建立起整体性的学科知识体系,形成清晰的概念框架结构;能将新的学习材料整合为更大的类属,纳入已有的知识信息网络之中;能评估自己的学习效果,弥补学科知识的结构性残缺。

3、小学生社会化发展(修身)核心素养二级指标的内涵——

    小学阶段是一个学生在现实意义上接触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学习与社会和谐相处的重要时期,也是学习如何待人、接物、处事、修身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奠定良好个性基础的重要时期。因此,作为社会化发展的心理核心素养要突出以下六大基本的“修身”品质:

(1)守规——懂规矩。学校和班级就是一个小社会。小学生入学后首先要建立起规则意识,如同遵守“红灯停、绿灯行”的交规一般,做到“令行禁止,不逾底线”,方能尽快适应学校及班级中的各种制度、规则和纪律的要求,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  

(2)正习——正习惯。习惯决定个性,个性决定命运。在小学低年级学习期间,努力培养良好的习惯,包括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言语习惯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努力矫正那些在入学前已经习得的不良习惯。

(3)友善——顾他人。友善的基础是共情。共情是亲社会行为的主要决定因素,共情的背后是观点采择能力。有共情力的学生就有同情心,能感觉和分担别人的忧虑和困难,能逐渐懂得遇事要考虑他人的想法和感受;而有同情心的学生还会具有更多的爱心,会逐渐理解别人和关心别人,会逐渐改变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并尽可能不给别人添麻烦,尽可能帮助别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4)合群——广交友。无交往,不健康。进入小学中年级后,能够广交朋友,并在交往中知进退、识分寸,不说伤人的话,不做损人的事,逐步学会与别人合作共事、友好相处。

(5)诚信——守诚信。诚实可靠、不说谎话,不欺人,不自欺;信守承诺,说话算话,言行一致;承认错误,不推责任,有错就改;作业不抄袭,考试不作弊。这应该是一个小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结构中最宝贵的内核,也是最重要的人格底线。

(6)进取——图上进。进取心是整个小学期间贯穿始终的人格发展主题。要引导学生有梦想,有自信,有上进心,能始终如一地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始终如一地积极进取,勤奋努力,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朝气蓬勃,充满活力。

4、中学生社会化发展(修身)核心素养二级指标的内涵——

中学的6年,是一个学生的自我概念经历种种矛盾和混乱,逐步走向统合与完善的重要阶段;也是他们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初步形成,并逐步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又可以包含两大“修身”任务:一是在初中要形成以分清“真、善、美”和“假、恶、丑”为核心的三大基本价值判断能力,即“求真”、“扬善”、“塑美”;二是在高中要基本建立起以“志远、尽责、坚毅”为三大支柱的正向价值体系。

(1)求真——辨真伪。首先是为人正直,处事公平公正,坚持讲真话不讲假话;即使是在充斥不正之风的社会环境中,也能坚持真理、抵制造假;即使强手如林,也能自觉坚持公平竞争,绝不弄虚作假。其次是探索真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当上下而求索。”一个中学生如果没有终身追求真理的决心,那么他面对当前的学习任务就不会具有一种刻苦钻研的求学态度,而将来进入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时也就不会具有一种热忱执着的探索精神。

(2)扬善——知善恶。 “扬善”是一种亲社会行为,是一种自发造福他人的行为,包括分享、关怀、安慰、合作、助人、利他、益群等等。一个懂得“扬善”、常做好事的中学生,就会受到别人正向的回馈,看到别人赞许的目光,就会建立起积极的自我概念,就会净化自己的心灵,就不会去做坏事。而一个心存善念、外显善行的中学生,就会从善如流、嫉恶似仇,就决不会在校内、校外出现以大欺小、以强欺弱、以暴称霸的恶行。

(3)塑美——识美丑。能分清“美事、美行、美言”与“丑事、丑行、丑言”的界限;对自己偶发的不美之事、之为、之言有羞耻心,深感良心不安,并能积极地重塑自己的美言、美事、美行。而只有知美丑、知羞耻的人,才能做到自爱、自尊、自律。

(4)志远——远志向。志当存高远。“志远”,就是人格特质理论中说的“有抱负”。志远者,必自强自立;志远者,必具备强烈的成就动机;志远者,必有刻骨铭心的家国情怀;志远者,必终身追求人生价值的自我实现。而中学生能否确立远大的志向,则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能否统整好自我概念,二是能否澄清时下社会上多元而混乱的价值观对自己的负面影响,并能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符合社会整体利益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5)尽责——重责任。责任心是一种人格特质,而且是一种核心特质。所谓“尽责”,就是在工作中能恪尽职守,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中学生要对自己、对父母、对他人、对家庭、对集体、对学校、对社区、对社会、对国家、对环境、对动物等等都怀有强烈的责任感,对国家、民族怀有强烈的使命感,能负责任地做好每一件细小的事情,负责任地完成每一项具体的任务。这样,未来才能在关键时刻担当重任,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6)坚韧——强意志。“坚韧”是“自强不息”品格的核心成分,是人格结构的核心素养。它反映的是一种坚强勇敢、不惧挫败、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所谓“有志者事竟成”,在“有志”与“事成” 之间的桥梁与纽带就是“坚韧”。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说,面对着生涯目标、成就动机与自身实力之间存在的差距和压力,能否坚持不懈、战胜各种困难与挫败,不退缩、不放弃,这不仅是他们求学路上绕不开的严峻考验,更是对他们能否形成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体系的一次重大挑战。

四、搭载“心理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是系列主题班会

    建立起一个完整的中小学生心理核心素养的基本框架之后,还要从操作层面找到一个载体来加以落实。根据对学校德育工作体制的研究和考量,我们认为,用系列主题班会作为“发送”这颗“育人探测器”的“运载火箭”是比较合适的。其理由和操作注意事项包括:

1、心理核心素养是整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又居于整体架构的核心地位,它与学科教学和德育工作紧密相连,可谓是“一芯两翼”、“左右逢源”。所以,这项工作不能从学校“立德树人”工作整体中“计划单列”出去,而需要班主任的积极参与和协调,仅靠心理教师的努力肯定是不够的。班主任全面履行“立德树人”职责的主阵地就是主题班会课。主题班会课在我国中小学已积累了近70年的实践经验,既有课程计划作保证,又有学校德育体制的传承,是一种稳固性、可靠性很强、“发射成功概率”较高的“助推器”载体;现在只需要对它注入“新燃料”、开发“新功能”、形成“新系列”,就可以帮助它“升级换代”到新的“主题班会+”型号。 

2、那么,该如何处理“心理核心素养主题班会课”与“心理辅导课”的关系呢?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理解:

(1)心理辅导课重在解决发展和预防的问题,主要依据是儿童青少年发展心理学;而心理核心素养主题班会课重在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为整体性提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服务,主要依据是教育心理学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标体系》,它兼顾了学生身心发展需要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整体需要。显而易见,心理核心素养主题班会是对心理辅导课发展、预防功能的补充、充实和提高。

(2)心理辅导课所依据的发展心理学理论,主要体现了当代西方的价值观;而心理核心素养主题班会则要兼顾西方价值观(人本主义)和中华文化传统价值体系(集体主义)的精华,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贯通。

(3)如果说心理辅导课更强调团体动力、成员互动、活动参与、体验感悟、价值中立等团体辅导要素的话,那么心理核心素养主题班会可能会有更多的价值干预、认知辨析、典型引领、正向植入、情感熏陶和行为迁移等德育要素融入其中。所以,完全可以认为,心理核心素养主题班会是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融合起来的一条有效路径和大胆尝试。

(4)心理核心素养系列班会是从心理学的视角解读德育工作“立德树人”的内涵,是班主任积极介入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益智修身”、主动发展的有效载体,也是学校心理教师走出“单打独斗”的专业困境、与班主任队伍建立心理教育同盟、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学校全面工作的有效途径。它既是一种“大德育”(学校德育工作涵盖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一种“大心育”(心理学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无处不在)。

3、要设计好心理核心素养系列主题班会,当前要做的事情首先是,必须仔细推敲每一个心理核心素养二级指标的下位子概念及其操作定义。前述心理核心素养的二级指标有21项,每一项二级指标都可以分解为若干个子概念,即三级指标(如表2所举的例子那样);而每一个三级指标就是一节主题班会课的课题。从班级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每个学期开设6节系列主题班会课是一个较为合适的密度,即小学低段、小学高段、初中、高中各开设36节。这样,整个中小学阶段需要开设的“心理核心素养”主题班会课共计144节。如果这个设想付诸实践并获得成功,将是学校“立德树人”工作的一种操作性的突破。

4、班主任实施心理核心素养系列主题班会时,可能感到较为生疏的内容并非“修身”,而是“益智”。所以这里有必要强调:“益智”的要求重在“益”,也就是对学习“有益”、对智力“增益”即可,并非要求班主任达到心理学专家的水准。当然,组织力量编写好心理核心素养系列主题班会的教案,为班主任提供便捷的“益智”操作路径,也是当务之急。

5、要设计好心理核心素养系列主题班会,功夫首先要下在博览群书上,同时要认真搜集和积累各种文字资料、经典案例、音频视频、名人轶事以及心理学的有关著作等等;当然更需要组织一批骨干团队,对教案设计进行分工合作、攻坚克难。只要前期准备工作到位,教案设计就会水到渠成。至于教案的设计体例,则可以提倡百花齐放,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编写自己的校本教材。

                            (本文发表于上海《现代教学》杂志2018年第3B期)


参与评论 共有0条评论


微信

分享到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