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中心小学杨翠名校长工作室带动优秀团队建设沙龙分享活动
主持人(陈艳允):尊敬的领导,老师们,早上好。首先自报家门,我是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中心小学的陈艳允老师,今天我们一行人怀着感恩之心,欢聚在美丽的成都,敞开心扉,分享在杨翠名校长工作室引领下,我们在课改“弄潮”中的成长故事和收获的快乐。请先允许我介绍一下台上参与分享活动的我最亲最爱的的伙伴们,他们分别是——杨翠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杨翠校长、杨友欢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杨友欢老师、练小莹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练小莹老师,以及工作室的骨干成员谭月钻老师。
借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说的“不忘初心,继续前进。”问问杨校长,在您工作室引领下,全校师生在原有基础上又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请说说您工作室成立的“初心”是什么?
杨翠:名师名校长工作室是课改中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创新。为了应对优质教育资源的短缺和新课改的挑战,我校也和全国各地一样,成立了名师名校长工作室。所谓“初心”就是成立工作室的目的吧?!工作室由优秀校长、骨干教师领衔。旨在依托名师名校长昂扬的职业精神、精湛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充分发挥其引领、导向作用,带动中小学更多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育科研发展,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七年前建校时,我校只有我是名师。师资队伍状况与中心小学的定位极不相称。“山高人为峰”。我们深信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因素”。我们就是要通过名师工作室引领,让每一位教师自主成“峰”,让教师都有自己的方向感,都有成长的草根舞台,都能享受到专业成长的乐趣,加快成长并带动学校发展。
谭月钻:对这一点,我体会比较深,杨校长贯彻“初心”,不仅写在工作室章程上,更重要的是通过她的言传身教,让我们内化于心,外显于行。她的钻研精神、教改激情、专业水平等,都足以令我们见贤思齐。咱中国有句诗,叫做“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杨翠名校长工作室,激发了我勇做教育教学改革弄潮儿的激情。敢向“涛头立”是勇,是敢于磨练、敢于创新;“手把红旗旗不湿”则是从容,任凭风浪起,我自岿然不动,也是历练提高、艺高人胆大。课改中的“弄潮”需要敢为人先的勇气,又要在“弄潮”中会弄潮、善弄潮,这样才会成长不断。
主持人:好一个“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短短的几年间,老师们在课改浪潮中已经实现了“弄潮效应”,树立了学校的品牌。这样有成效,杨校长有什么“高招”?
杨翠:佛山是武术之乡,武术讲招数。现在是打个比方,工作室的首招是坚持实施“1+N”课题引领策略,在教改“弄潮”中共同成长。“1+N”即一个课题——“基于创建每一个适合学生发展的特色学校培育”;所谓“N”,即“多元研究”——让每个成员都以此课题为龙头,立足本校学生的基本生活经验和不同的成长需求,以及各自的发展现实,开展子课题实践研讨。随着研究的深入,呈现出了多元化的探索路径和研究成效。这不仅牵动了学校的发展,成员有效地实现了自身发展,也带动了教师群体专业水平的整体提升。
主持人:杨校长工作室实施“1+N”的课题引领策略,真是抓住了工作的牛鼻子了。在课题的引领下,教师开展“多元探究”,实现学校和师生的共同发展,相信通过以下的短片,大家会有更深的领会。
(视频介绍学校三级课程实施情况)
杨友欢:是的,在名校长工作室的引领下,全体成员都投身到校本特色课程的开发中,既完善了学校的课程体系,又历练了自己。看到孩子们在课改实践中茁壮成长,作为老师,可以说是无比幸福。作为工作室的主持人,为了引导工作室成员走上科研之路,我还着力组织数学课程校本化研究。工作室以《基于前置学习的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实践研究》为研究课题,坚持将理论熏陶与实践磨砺融为一体;坚持聚焦课堂教学,把基于前置学习的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课题研究作为工作室本阶段学习、研究和实践的重点。杨校长悉心指导我们工作室的项目研究,自己亲自上示范课,还为我们牵线,请市教研室数学教研员全程指导我们,使研究项目研究得以在高位上运作。
在每学期第一周,我们都组织课题成员布置本学期的课题研究工作,结合本学期的教材内容,确定好本学期的研究课。为了提高研究课的质量,我们组建了听课团和备课组,要求各听课团和备课组定期、采用打磨精品课、专题联教、同课异构等研究策略来提高课堂教学研究的有效性。看,这是我校数学骨干教师谭翠娇主任、辜红玉上课的一些镜头,(视频播放杨友欢名师工作室引领下数学老师开展课改探究情况)小莹,你是名班主任工作室的成员,你也来说说你的心里话吧。
练小莹:接过工作室的牌匾,我感受到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在思索工作室的意义和价值,为了更好引领班主任整体素质的提升,我主动开展班级文化建设方面的重点问题研究,加强区域班主任的团队建设,解决班级管理中难题,发挥先行研究、交流研讨、示范引领的作用,重点做好带队伍、抓研修、做展示、出成果等工作,使工作室真正成为促进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平台。
谭月钻:我是一名班主任老师,在练小莹名班主任工作室的带领下,我们每个学期都开展班级文化布置评比和观摩,同时,以练小莹老师为龙头,工作室成员每学期一次汇报活动展示,带动各年级组班主任开展班级文化建设研究和探讨。此外,我们还定时开展班主任的班级文化建设沙龙,分享和交流班级文化建设的好方法,促进各班更好地开展班级文化建设。两年多来来,我们可以骄傲地说,我们做得很成功。
(视频介绍练小莹名班主任对校内外教师的引领和取得的成效)
主持人:看大家笑得那么甜美,说得也云淡风轻似的,但我知道,你们弄潮中却历尽了不少的辛酸。谭老师,你现在已经是咱们中心的一个小品牌了,上了很多大型的公开课,代表中心把亮丽、新型的课堂展现在同行面前,课堂上你们挥洒自如,不过,我们都很想知道能你们上公开课之前的一些历练,能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吗?
谭月钻:好的,那就由我先说说。记得上一年,学校推举我代表中心小学参加市的青优课比赛,磨课的过程都是辛苦甚至是痛苦的。赛前,几乎每天都得试教、评课、修改教案。为了体验不同的效果,预测不同的课堂状况,张槎街道、祖庙街道、石湾街道的很多学校都留下了我们试教的身影。每当晚上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看见房间里熟睡的丈夫和女儿,一股强烈的愧疚感就会涌上心头。洗了个澡稍微清醒一点,我又开始埋首伏案,对新的教案消化熟悉。这样的日子已经记不清楚过了多少个了,让我能够坚持下来的,是学校智囊团队的支持。从我备战开始,我校语文科组的智囊团就陪伴着我一起战斗,每一次试教、评课,每一个加班的夜晚,智囊团们一个也不会缺席,也不知道他们陪着我啃了多少个饭盒,牺牲了多少个节假日的休息,不厌其烦地为我上好课出谋划策。我很幸运,学校组织这样一支强大的团队培养我。
练小莹:刚刚你是从学科专业上述说了自己的成长历程,而我作为一名班主任,有一段时间,是非常的困惑,从名师到工作室主持人,我到底要做什么?怎么做?到底工作室成员想要一个怎么样的工作室?
我忐忑了很长一段时间,看着其他的工作室都纷纷开始行动,而我却不知从何做起,后来,我翻阅了大量的书籍,也召集了工作室的成员商量工作室的发展思路,最终工作室定位为既要面向教师,助力教师成长,更要面向学生,力促学生发展,还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时间计划。
等这一切都准备好后,我们还欠东风。因为工作室的运作,必须要得到领导的支持,否则将如落枕似的,动弹不得。幸亏我们有一个站在教育前沿的校长,不但非常支持工作室的工作,还总在我们工作室遇到瓶颈时出手相助,为我们联系名师,排忧解难,我们的工作室可以说是在她温暖的光照下,一路前行的。
主持人:跟你们相比,不得不承认,我是一个“不负责任”的老师。身为学校的科研主任同时也是禅城区语文兼职教研员,我外出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很多,据不完全统计,在2015学年第二学期短短的18周中,我留在学校上课的时间不足12周。如何弥补自己的“不负责任”,让即将参加毕业统考的学生在课堂上吃得饱,吃得好,成为了我最重要的课题。在我的语文课上,大家可以经常看到的一幕幕:以大单元整合为学习模式,将几篇课文的主线归一,小组合作为主旋律,人人有相应的分工和任务。学生抓住我的问题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在学习任务卡上展示出来。交流汇报环节是同学们最喜爱的,每个孩子都争着代表小组发表意见,有不同看法的必须拿出充分的依据去反驳别人的观点。而我作为老师,只需在旁作出必要的引导。大单元整合每单元的学习时间从两周缩成一周,多出的时间可以给孩子读自己喜欢的书籍。带星号的略读文章,我尝试放手,让孩子当小老师。小老师上课时,我会坐在他的座位上,和大家一起当个小学生,一起参与学习任务。《我心飞扬》是我班的月刊,同学们的优秀作文都能在上面发表,供全班同学传阅,这样一来,孩子们写作的热情高涨,作文水平不断提高。六月,孩子们迎来了他们人生第一次重要的考试,我班取得了平均分90.8的好成绩,在区内名列前茅。我最可亲可爱的孩子,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原谅了我的“不负责任”。记得5月13日星期五,我的生日,一回到班上,除了学生亲手做的蛋糕,就是铺天盖地的祝福。连上下课的常规用语也变成了 :“老师您好!老师生日快乐!”“谢谢老师!老师生日快乐!” 课改把我和学生的心拉得更近了!你说,有这样一群暖心的学生,我能不满足,能不快乐吗?
杨友欢:陈老师,我看到你已经甜到心里去啦!其实在我们张槎中心小学,这温情的一幕幕每天都在上演,每位老师都在享受着 “弄潮”中带来的成功喜悦。其实,不单我们学校,在杨翠名校长工作室的领衔下,通过以点带面,同时也带动了区域内外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杨校长,这方面您是最有心得的,能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吗?
杨翠: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两年多来我带领着名师工作室的骨干成员,多次走向外区,展示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在清远、罗定、南海、高明、郁南、河源、韶关等地,均留下了送课教师的足迹。同时,我们和高明、河源、韶关、郁南、罗定等地的小学等建立联动机制,这些地区的学校经常派出骨干教师到我校进行跟岗学习,通过听课、参与教研活动等,学习我校优秀的教育教学经验,并将学到的带回各自的学校实践推广,收到了可喜的成效。我们还定期面向张槎街道四校可持续发展共同体教师提供指导性的工作,名师工作室便承担起“研”和“训”的双重任务,通过合作互助,集聚智慧,使四校可持续发展共同体走向共赢的局面。工作室为了在区内充分发挥示范效应和辐射作用,经常组织骨干教师在区内的研讨活动中进行课例展示、先进科组建设经验交流、写字以及诗歌教学优秀经验分享等,为区内学校的教育教学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意见,发挥了充分发挥了名师工作室的示范效应和辐射作用。(背景视频出示①送课照片;②跟岗交流;③与四校共同体的研训;④区域内的分享展示。)
谭月钻:其实,杨校长以及她的名师工作室不单只在专业上引领我们发展,更让人暖心的是对教师们的人文关怀。教师节收到杨校送的鲜花,我体会到了领导对老师们关怀,工会每个月为老师们准备的生日礼物,教师的生日会等,都让我觉得在中心工作特别的幸福。
主持人:是啊!身为中心人,我们都是幸福的!每天漫步在美丽的校园,感受着课改的春风吹绿了一株株幼小的生命,聆听着竹子拔节生长的旋律,轻抚着孩子们如花绽放的笑脸,为师的快乐和满足溢满心田。我们一起来听听老师和孩子们的心声把。(视频播放师生课改实践的收获)
主持人:刚才,我们从“初心”、“ 策略”两大方面来梳理了名校长杨翠工作室的工作。我们工作在充满机遇的中心小学,我们生活在充满温情的集体,在杨翠名校长工作室引领下,每一位老师、学生都茁壮成长!我们愿继续做课改的弄潮儿,为教育事业书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