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践研究- 三名工作室新秀成果
实践研究

Practical research

联系方式
北京市东城区沙子口路78号院A座201 - 206
电话:010-67284012 67234737 67233432
邮编:100075

浴名师氛围 促专业成长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2017-01-16

尊敬的各位专家、领导,老师们,大家好!我是天津市武清区“张英明名师工作室”的成员教师——王莲莲。现在我区杨村第七小学从事美术教学工作。很荣幸有这样的机会和大家分享成长历程,交流工作成效,也期待得到各位专家老师的指正与帮助。我交流的内容是:“浴名师氛围 促专业成长”。

 “张英明名师工作室” 于2014年底建立,建室之初,我便融入工作室,成为其中一员。我们这个工作室不仅是一个团结奋进的集体,更像一个友爱互助的大家庭,导师张英明是天津市特级教师,业务精湛;工作室成员是市、区级名师,能力突出。在这样的集体里,我感觉是幸福的,因为这里是我专业梦想起飞的地方。在导师的引领下,在同伴的帮助下,我获得各种学习、研修的机会,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丰实理想,提升能力。下面我将自己在工作室中的成长与收获之路,从三个方面与大家共享。

一、 浴名师氛围 学众家之长

古有言:“居必择乡,游必就士。”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能在名师工作中成长历练,得专家指引,得名师相助,耳习目染,获益自然丰盈。工作室的领衔专家张英明老师的中国画,无论是在写意山水还是花鸟领域均有很高的造诣。工作室成员严瑞老师、王起鹏老师及年俊华老师擅长写意山水,黄文奇老师、王宝侠老师、及杨玉老师擅长写意花鸟,孟春燕、王书秀老师与张弛老师兼工带写、细致生动,郭丽娜老师的扎染蜡染手艺功力深厚,刁宇雄老师的油画创作技法娴熟高超等。这些都是我身边的榜样。面对优秀的工作室同伴,感到庆幸的同时又不免愧疚。庆幸的是学习的机会就在身边,愧疚的是自觉才疏学浅和大家有很大差距。于是,我格外珍惜每次学习的机会。无论是外出写生,还是送教导研时的现场挥毫,我都积极学习。各位同伴也对我不吝赐教。从用笔、用墨到画面布局构图的巧妙安排,无不彰显出传统绘画艺术的博大精深。常跟在大家身边,让我这中国画领域的“门外汉”也沾染上些许墨香。

除了绘画领域的收获之外,在教学技能方面我也收获颇丰。每次展示课、听评课活动中,工作室老师在教学上的认真态度、灵活高超的教学方法也让我受益匪浅。同伴们勤奋踏实的工作作风更是深深的感染着我,激励着我,让我对待教学工作不敢有一丝懈怠。在认真完成教学任务之余,我也勤学苦练,努力赶上大家的步伐。

二、研学生特点 定特色方向

工作室是促进教师成长的摇篮,身为工作室的一员,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导师的引导、启发对我思想的触动和实践的引领,导师张英明老师经常激励我们,选择一种教师专擅又适合学生操作的美术形式作为学校特色课程,开展教学实践。我在大学及读研期间研习版画专业,因为结缘于版画,所以自觉版画的学习过程对一个人成长过程所带来的深厚影响。因此希望学生也能在学习版画的过程中有所受益。经过向导师张老师汇报想法后,他耐心指导我要从实际出发,要研究:版画课程如何开展更适合小学生学习?学习版画能够给孩子们带来什么?

工作室的郭丽娜老师在杨村第十三小学做的扎染蜡染特色教学非常成功。也多次向郭老师求取真经。她告诉我,“无论是哪种特色教学,必须以生为本。要把我们成人学到的知识,转化为适合孩子的学习形式和内容,来开启孩子的想象力、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欣赏能力与交流能力。”

得到启发,我便开始了我校的版画教学之路。带着学生做版画最早接触的是吹塑纸版画和纸版画。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为了开发出更多能激发孩子兴趣且适合孩子表现的版画形式。我随着工作室的脚步到处调研,回来总结与研究。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我们又开展了三种不同的版画形式。分别是脱胶版画--以胶代墨,直白粗矿,适合一二年级孩子用简单的、象征性的大笔触进行表现;木刻版画--更适合在五六年级的学生中开展,除了对木刻刀的使用要求腕力和控制力,学生到了五六年级,观察能力和感受能力都提升了,能够概括表现物象特征与空间关系;有机玻璃版画--以有机玻璃为“版”,印刷分两版进行,彩版和线版。过程简单有趣,各年级均可尝试。

确定了孩子的学习形式,也就有了关于内容的思考。工作室的导师张老师经常教导我们,孩子作品的真实性就在于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的生活,对我们成人来讲,可能画面不太真实,但是那却是孩子最真的心象。

学生画出命题草稿,再通过版画的形式进行创作。在创作的中,让孩子去“看”、去“听”、去“感受”过程。美国教育家杜威就曾经说过,“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经验中学、从做中学。教育就是要给儿童提供保证生长或充分生活的条件。”那么,版画就是一个很好的锻炼途径。

三、修自身素养 促专业成长

美术教师的专业技能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基础和保障。为提高工作室成员的艺术素养,工作室多次驱车赴京。步入“中国美术馆”、“国家博物馆”等高雅艺术殿堂参观展览,感受名家作品的艺术魅力,体会大师的艺术追求,在感悟中提升艺术理解。

如果说观展可以拓宽艺术视野,那么实践便可提升专业能力。我是版画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工作室各成员专长之外,自身的专业技术更应得到夯实。工作之余,我或创作油画创作版画。每每创作出新作,我都会与导师及同伴交流研画,感受每位老师的不同创作理念,吸取建议,提高认识。

四年多来,无论是自己还是辅导的学生,无论是参展还是获奖,都是我在工作室中成长的见证。工作室的平台为我们青年教师提供了自由翱翔的天空,在这片天空里,我们磨砺羽翼。因为有梦,故筑梦飞翔。我的汇报结束,谢谢大家!



微信

分享到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