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研科研- 教研科研培训
教研科研

SCIENTIFIC RESEARCH

联系方式
北京市东城区沙子口路78号院A座201 - 206
电话:010-67284012 67234737 67233432
邮编:100075

程红兵:把学校打开~明德课程改革之路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研究院 发布日期:2015-05-04

5d639ad9c609c.png


程红兵:教育学博士,北京中教市培教育研究院名誉院长、全国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发展实践研究专家委员会顾问。国培计划专家库首批入选专家,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特级校长,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华东师大特聘教授,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特聘教授;现任职于深圳明德实验学校校长。


各位同仁上午好。

非常高兴有机会来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我是语文老师出身,语文老师讲究的是扣题作文,这一次的主题是未来,基于未来的教育创新。我们谈不上教育创新,我们学校所做的所有的工作都不是创新,但是都是在这个土壤里面做的一点有益的尝试,如此而已。

未来学校到底应该有些什么样的变化呢?

比如说老师的队伍结构可不可以变革?中国的教师队伍主要来自师范院校,来自教师团队中,我们是不是可以把思路打开一点,老师是不是可以从工程师当中选拔?从警察当中选拔?从专业协会中选拔?

还有课程结构,我们都在搞课程改革。我们该从哪些方面变一变呢?

有体系的课程,是不是可以转化为谱系的课程?所谓的体系和谱系到底有什么差异?统一的课程是否可以转向差异课程?因为我们的服务对象是不一样的。要个别化的课程服务,就要有差异。差异课程怎么体现?单维课程是否可以转向立体课程?明德的课程,必修课程是四个层次。一个年级只有四个行政班,但是层次可以分成四个。选修课程不在于多少,而在于满足孩子的兴趣爱好的需求,我们给他特定的时间,给他特定的空间,给他配置特定的资源,给他提供比较适合他的教师。课程改革国家是改教材,换句话说,国家改来改去老师看到的好像就是改教材,单维的改革不能说没有作用,但是作用是有限的。

明德的课程改革从三个纬度来进行:

课程重构

实现课程内容上的重新构建,比如说科学课程,能不能更多地还原科学的原来的背景?能不能给孩子更多的微型的实验?比如说数学课程,我们叫做彩虹数学,在逻辑推导之外,还增加一些人文的数学。是不是还可以提供一些生活的数学?是不是还可以提供一些活动数学?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我们是不是能够基于学生未来发展的需求,在内容上有些新的变化?我们的课程改革,重新编制你的教材,重构课程,更重要的是价值取向,就是亲近儿童,站在儿童的立场上思考问题,要体现儿童的意识,儿童的视角,关注孩子心理,关注孩子的看事方式,顺应孩子的发展趋势。低龄段的孩子有什么特征,他看生活是怎么样的方式?他是由近及远的,他总是认识身边的人,再不断地延伸开去。

他的认识是由近及远的纵向,时间是如此,空间也是这样。他希望有一个比较亲近的环境,比如说我们的教材,把学校的老师放进去,学校的同学放进去,把校园的环境放进去。当孩子们上学的时候,拿着自己的教科书,发现我们的同伴在里面,我们的老师在里面,我们的校园在里面,他所生活的社区环境也在里面,那种亲近感可想而知。

我们的一年级教材有这样的主题:由我开始,我的所在,慢慢走向我的成长,快乐的我,甜蜜的家,我的乐园,身边的小动物等。春天到的时候就讲春天,冬天到了就讲冬天。最后一个主题是“一起成长”,这和二年级的教材又衔接起来。

二年级由我的概念逐渐的走向“我们”,我们和其他同伴的交往,我们的社区,秋天,生存的自然环境,我和他人之间的交往,动物朋友,和自然界的交往。我们的节日,我们的情感,我们的家园,我爱科学。

换句话说,我们课程的改革着眼于学生,基于学生,顺应学生,就体现了儿童本位的基本思想。

学科重组

学科和学科之间能不能重新加以组合?

比如说语文和历史原本就有很多密切的联系。语文老师说木兰诗,为什么那么大年纪的老头还要去当兵?为什么当兵还要自己去买武器装备?这和南北朝时期的府兵制有关系。语文老师和历史老师合上一堂课,可不可以?

克里米亚事情出来之后,是历史问题,地理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历史老师和地理老师合起来上一门课,可不可以?

把文科和理科组合起来,数学和美术联系起来,地理和生物联系起来,形式上非常多。

我们的小学一二年级搞了一个主题式的综合课程。在明德一二年级是没有单纯的语文课,没有单纯的数学课,也没有单纯的英语课,而是整合在一块儿。我们把这四门学科跨学科的组合起来,其意义在哪里?就是把学科通道架设起来,把学科之间的壁垒打通,把学科自治转化为让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资源。

当下的课程教学问题在哪里?就是教语文的只管语文,编教材的也是这样,上课的老师也是这样,那么问题就出现了。客观上,语文和数学其实是有联系的;客观上,所谓的思想品德,也不应该是纯粹灌输式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思想品德应该融合在各个学科的教学当中。

我们这样做的意义在哪里?就是培养完整的人,就是希望孩子们面向生活,而不仅是面向学科。我们希望孩子关注复杂的社会系统,不仅仅是知识系统。我们希望提高孩子们的问题解决能力,而不仅仅是解题能力,当然解题也是需要的。我们招着眼于提升孩子的综合素养,而不是学科本身的能力。着眼于孩子的未来学习,而不仅仅是未来分数的学习。

再比如说湿地研究课程,利用深圳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红树林,这样一个特定的资源,我们把地理、生物、化学、物理打通。红树林湿地,很显然和生物有关系,里面有很多的候鸟,有很多的植物;它又是一个地理问题,湿地是特殊的地理地貌;它和化学也有关系,又有降解的作用,有排毒的作用;还和物理还有关系。四门学科打通,构建了湿地研究的课程。

课堂重建

课堂在模式层面上做了很多的探索,老师讲多少时间、学生讲多少时间做了有益的尝试,我个人认为这些都是需要的。但是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上还是不够的,我们的课堂甚至能够进一步的开拓孩子的思维,让课堂充满着思维的流量,充满了文化的含量,真正成为智慧课堂。

在此之前,我们有很多的学校,有很多的老师研究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有意义吗?有意义的。我们也发现,很多老师不自觉的会把自己研究的教学模式固化下来,而且有些会不恰当地放大他的所谓的功效,好像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他这样一种静态模式,有他可贵的地方,有他有意义的地方,但是如果长此以往都是这样的话,可能也有问题,所以我们想能不能走向开放的时代。由过去的程序化的建构,程式化的模式,能不能逐渐走向模型、要素的提炼,要素的组合。有灵活性,有张力,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学生的情况,根据课堂教学实际情况,有不同的模型。有弹性,有张力,就有生命,有活力。

课堂模型不是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一定是要有理论支撑的,包括了批判性思维理论以及国际评估理论。今天所谓的绿色评价,其实源头就来自于国际的先进的教育评估理论,课堂模型的建构离不开这些理论的支撑。提炼了一些要素,这些要素不是固定不变的,老师在课堂中还可以生成很多新的要素,还可以不断的进行组合。让老师自己探索,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目标,用什么样的组合方式最佳?

谢谢大家。

来源:《新校长》杂志



微信

分享到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