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研转型与创新高端研修班于2018年12月22日-24日在上海浦东新区圆满结束
北京中教市培教育研究院院长朱孝忠,银川市教科所所长、正高级、特级教师芦苇,成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沈明德,研究院副院长吕凤祥出席了开班仪式。
朱院长在开班仪式上讲到,教研组成为学校开展校本教研的核心组织,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如何使教研组成为教、研、训一体化的教学专业组织,提高教研组整体的内涵,这次把大家从全国各地请来,主要就学校教研工作如何开展,如何发挥教研组的作用进行针对性的探讨。
开班仪式上,为新的湖北省咸宁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汪永富,教育科研专家吴江林颁发了聘书。
为咸宁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汤标颁发聘书,为哈尔滨新区师范附属小学校校长石瑾娜颁发聘书,为吉林省四平市第三中学校副校长邵艳涛颁发聘书。
为咸宁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哈尔滨新区师范附属小学校、吉林省四平市第三中、尚志市逸夫学校以上四所学校颁发了会员单位牌匾。
22日上午,杭州余杭中学的吴江林老师与大家分享了主题为《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教学评一致性的策略与实践》 交流内容有理论有实践,涉及的是当前课程改革后中的核心问题和前沿问题,受到大家普遍欢迎。
吴江林老师作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教研专家,把自己多年来研究成果与学员进行分享。
参加研修的老师们精神饱满、认真聆听。不时举手提问。
银川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芦苇所长与大家分享了基于教育科研的教育教学论文写作因该注意的若干问题和提升写作技巧策略。
以梅花三弄贯穿整个交流过程。
现场学习氛围浓厚、秩序井然。
芦苇老师作为教育教学专家,对教研科研有独到的见解,有深度、厚度、高度。
研究院专家沈明德院长对教研组建设与发展作了详细的阐述与引领,丰富的案例,实践与理论结合。
把自己多年来学校教学、办学和管理经验融入,现身说法,具有可操作性。
语言生动幽默,沈明德院长善于讲教育故事,寓意与内涵结合,富有哲理。
深厚的文学功底,撰写的中篇小说即将与读者见面。
学习间隙,院长朱孝忠,银川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芦苇、研究院专家沈明德,与乐山市教科所所长许泽能所长就教育教研转型及科研课题工作的开展进行了交流。
全国小学语文名师,无锡市语文名师工作室导师,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国培班导师,无锡市南长街小学副校长诸向阳分享的主题是破译教师专业成长的密码,贴近教师工作实践,解决教学工作中的重要问题。
聚精会神,一丝不苟,生怕漏掉某个环节。
三天学习,现场始终是人员满满,没有开溜的,呵呵。
诸向阳在授课现场。
参会学员的求知欲望,更激发了授课老师传授知识的激情热情。
7整个授课过程,一首首诗句、词赋,不一样建构,引经据典,使人陶冶在博大精深的古代诗词的唯美之中。
8新颖、独到、寓意深刻,通过诸向阳老师的讲解,使大家认识到教师做教研的重要性,同时也感觉到用心做教学研究,其实很简单。
咸宁教育科学研究院汪永富院长学习期间参与互动。
乐山教科所所长许泽能学习期间参与互动。
南京心智文化研究院院长,思维可视化教学休系创建人,学科总维导图概念提出者及绘制标准制定者,心智发展模型创建者刘濯源教授带来的是基于思维可视化的教学效能提升策略课程。
丰富的案例,来自一线的江南的科研团队研究和实践成果,什么是学习,什么是思维,什么是思维可视化,为什么要运用思推可视化,思治可视化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应用。
刘教授的观点给大家带来新的启发。
研究院专家,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蒋守成校长带来的分享主题是漫谈核心素养与课程建设,是本次研修活动重要环节,蒋校长作为全国名师工作室发展建设引领示范奖的五位获得者之一,也是全国知名的小学数学教学专家,他所在的金坛朝阳小学在课程建设方面独具一格。
所讲内容具有可操作性,受到所有参加研修老师的欢迎,大家纷纷举起手机,拍下重要内容。
最后一个环节是由研究院副院长,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知名工作室主持人潘建明校长带来的核心主题,也是紧扣本次研修主题的教研转型与创新。
研修学习因该是快乐的,幸福的。
2015年教育部召开教研工作会议,提出教研工作要转型创新,那么,教研工作如何转型,如何创新,潘建明老师给大家详细分析了转型的思路与理念,精辟的分析,详细的案例,受到与会者高度赞扬。